• 一图读懂《重庆市开州区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突发环境事件的定义是什么?二、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有哪些?三、突发环境事件分为几个等级?四、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五、出现突发环境事件时,可通过什么途径报告?

    一、突发环境事件的定义是什么?答: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者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者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者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二、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有哪些?答:本预案适用于开州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以及开州区行政区域外发生的、可能影响开州区环境安全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按照《重庆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重庆市开州区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开展。长江三峡库区开州流域发生的水上溢油事件、船舶污染事件及水上交通事故的应对工作,按照《重庆市水上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按照《重庆市开州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3年修订版)》等有关规定开展。三、突发环境事件分为几个等级?答: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重庆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按照事件严重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四、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答:(一)总则。明确了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预案衔接、工作原则、事件分级等内容。(二)组织指挥体系。明确并规范了重庆市开州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主要成员、有关单位职能职责。(三)预防预警和信息报告。明确监测、预防、预警和信息报告相关内容。(四)应急响应。包括响应分级、先期处置、应急处置程序、响应措施和响应终止。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四个等级;响应措施包括现场污染处置、转移安置人员、医学救援、应急监测、市场监管和调控、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维护社会稳定等;响应终止包括应急终止条件、应急终止程序。(五)善后工作。包括损害评估、保险理赔、事件调查、善后处置和情况通报相关工作。(六)应急保障。明确队伍保障、物资保障、装备与资金保障、通信保障、交通与运输保障、技术保障等相关内容。(七)宣传培训和演练。包含了环境安全宣传、培训以及演练等内容。(八)附则。包含预案管理、预案解释、实施时间等内容。五、出现突发环境事件时,可通过什么途径报告?答:可以通过023-52226422向区生态环境局报告,也可通过023-52012345向区政府报告,或通过“023-12345”服务热线报告。 
  • 一图读懂《重庆市开州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应急预案修订的目的是什么?二、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三、突发水环境事件预警等级有几个?四、发现可能或已经引起水污染事件的现象,信息报告的途径有哪些?

    一、应急预案修订的目的是什么?答:2019年11月18日,区政府办公室印发《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长江三峡库区开州流域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开州府办发〔2019〕100号)。随着机构改革工作深入实施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开州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面临的环境风险、环境应急资源等不同程度发生调整或者变化。为适应新形势下长江三峡库区开州流域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应对工作需要,健全长江三峡库区开州流域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应对工作机制,科学有序高效应对长江三峡库区开州流域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长江三峡库区开州流域水环境安全,修订本预案。二、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答: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长江三峡库区开州流域内的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的应对工作,以及在开州行政区域外发生的可能影响长江三峡库区开州流域水环境安全的污染事件应对工作。核设施及有关核活动发生的核事故所造成的辐射污染事件、江上溢油事件、船舶污染事件的应对工作按照其他相关应急预案规定执行。三、突发水环境事件预警等级有几个?答:根据《重庆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流域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按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紧急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预警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等级。四、发现可能或已经引起水污染事件的现象,信息报告的途径有哪些?答:信息报告可以通过(023)52226422向区生态环境局报告,也可通过(023)52012345向区政府报告,或通过“12345”服务热线报告。
  • 《长江三峡库区开州流域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图片解读

  • 一、什么是辐射事故?二、应急预案有哪些编制依据?三、如何预防辐射事故?四、发生事故后,通过什么渠道向监管单位报告事故信息?五、发生辐射事故后可以采取哪些处置措施?

    一、什么是辐射事故?答:指除核设施事故以外,放射性物质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失控造成人员受到异常照射或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事故,主要包括:①核技术利用中发生的辐射事故;②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发生的辐射事故;③铀矿冶及伴生矿开发利用中发生的环境辐射污染事故;④放射性物质运输中发生的辐射事故;⑤国内外航天器在我区境内坠落造成的环境辐射污染事故;⑥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辐射事故。二、应急预案有哪些编制依据?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重庆市安全生产条例》《重庆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重庆市辐射污染防治办法》《重庆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重庆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三、如何预防辐射事故?答:从事核技术利用、放射性物品运输等的企事业单位要严格落实辐射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监测监控设施设备,做好辐射事故风险识别、登记、评估、防控和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要加强放射源在生产、运输、贮存与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定期排查并及时整改安全隐患。要配备相应的辐射防护设施、设备,并定期做好检测、维护工作。发现可能引发事故的情况,要立即报告属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生态环境局。四、发生事故后,通过什么渠道向监管单位报告事故信息?答:事故发生单位应采取应对措施,并立即向区政府、区生态环境局、区公安局及区级有关部门报告;公众可通过110公安报警电话、023-12345便民热线、023-52226422区生态环境局值班电话报告。五、发生辐射事故后可以采取哪些处置措施?答:辐射事故发生后,区政府、区级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事故诱因及发展态势,采取人员搜救、应急监测、隔离疏散、医学救援、危害控制、舆论引导、维护稳定、安全防护等措施。 
  • 《重庆市开州区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一图读懂

  • 一、实施方案出台的依据是什么?二、实施方案要实现什么目标?三、采取什么样的防治策略?四、实施方案有哪些措施?五、疫情地区分类标准和防治策略?

    一、实施方案出台的依据是什么?答: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结核病防治行动方案(2024—2035年)的通知》(渝府办发〔2024〕84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二、实施方案要实现什么目标?答:总体目标是到2030年,全区结核病发病率较2023年下降55%;到2035年,全区结核病发病率降至15/10万以下。具体目标是到2035年,报告结核病患者登记率达到95%以上,可疑症状者或疑似患者的病原学检查率达到95%以上,入学新生、高二学生结核病检查率达到95%以上,教职员工结核病检查率达到100%,65岁以上老年人结核病检查率达到95%以上,传染期结核病患者定点住院治疗率达到90%以上,结核病患者成功治疗率达到90%以上,利福平敏感结核病患者标准治疗方案使用率达到90%以上,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成功治疗率达到75%以上,密切接触者预防性治疗接受率达到80%以上。三、采取什么样的防治策略?答:围绕“2035年终结结核病流行”目标,按照“区、镇街、村社”三级管理权限层层压实责任,动态划分高中低疫情地区,实施“一地一策”,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四、实施方案有哪些措施?答:实施七大行动、共计22项具体措施:一是扩大筛查行动。包括强化患者发现,开展重点人群主动筛查,落实重点场所主动筛查。二是规范治疗行动。包括实施定点收治,实施传染期结核病患者定点住院治疗,实施规范化诊疗,加强随访管理,提高诊疗服务可及性。三是遏制耐药结核行动。包括加大筛查、转诊及监测力度,落实耐药结核病患者管理。四是患者关爱行动。包括加强医药保障,开展其他救助,实施既往患者关怀计划。五是预防阻断行动。包括做好卡介苗预防接种,开展预防性治疗,强化感染控制。六是宣传普及行动。包括增强大众健康意识,开展志愿者宣传。七是能力提升行动。包括提升检测能力,强化队伍建设,推进智能化服务,推动科研创新。五、疫情地区分类标准和防治策略?答:以2023年全区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为基线,参考全国、全市平均水平划分,2024—2027年的划分标准如下:报告发病率大于70/10万的乡镇街道为高疫情乡镇街道。策略为落实“四早”措施和规范患者管理,开展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结核病普查、传染期患者规范化隔离治疗、高风险人群预防性治疗干预等,控制结核病流行,促进疫情快速下降。报告发病率大于30/10万且小于70/10万的乡镇街道为中疫情乡镇街道。策略为做好重点村(社区)/场所和重点人群防控,开展重点人群主动筛查、高风险人群预防性治疗干预等,控制结核病传播,逐步过渡为低疫情地区。报告发病率小于30/10万的乡镇街道为低疫情乡镇街道。策略为开展患者个案流调和密切接触者追踪,扩大结核感染筛查和预防性治疗干预的人群范围,创建无结核社区等,防止疫情反弹,逐步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 
  • 《开州区结核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5年)》一图读懂

  • 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前使用预售监管资金的频次和金额是什么?

    同一建档项目提前使用预售监管资金的次数在一个自然年度内不得超过3次,每次使用金额不得超过监管账户余额的1/3(监管账户余额大于应监管金额的,则每次使用金额不得超过应监管金额的1/3)。
  • 微博

    微信

    部门街镇

    无障碍

    安全生产举报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开州区部门镇街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