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医疗救助的保障对象是哪些?医疗救助对象由哪些部门认定?如何做到精准识别医疗救助对象?如何做好医疗救助对象的综合保障?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病种有哪些?较之前的医疗救助政策有什么优化?对未按规定转诊的救助对象是否救助?参保群众如何更方便快捷获得医疗救助?

日期: 2023-06-06
字体:

、医疗救助的保障对象是哪些?

答:医疗救助公平覆盖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困难职工和城乡居民,根据救助对象类别实施分类救助。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和纳入监测范围的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按规定给予救助。对不符合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或低保边缘家庭条件,但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大病患者(以下称因病致贫重病患者),根据实际给予一定救助。

对于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其他救助对象,按照既往政策规定继续实施救助。

、医疗救助对象由哪些部门认定?如何做到精准识别医疗救助对象?

答: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由民政部门认定;返贫致贫人口、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由乡村振兴部门认定。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由民政部门会同区级相关部门做好认定工作。其他特殊困难人员,按上述救助对象类别给予相应救助。救助对象身份自被认定后,相关信息由认定部门及时上传报送至区医保部门,为新增人员及时办理参保登记并添加享受待遇标识,确保及时纳入医疗救助保障。

、如何做好医疗救助对象的综合保障?

答:发挥基本医保主体保障功能,参保人员享受同等的基本医保待遇;大病保险对参加居民医保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员,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取消封顶线;医疗救助对困难群众实施托底保障。具体为:

一是分类资助参保。救助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一档的,特困人员给予全额资助,低保对象按照90%给予定额资助,返贫致贫人口、纳入监测范围的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和低保边缘家庭成员按照70%给予定额资助;救助对象自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二档的,统一按照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一档个人缴费标准的100%给予资助。

二是实施医疗费用救助。救助对象患特殊疾病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或门诊治疗的费用,以及救助对象患特殊疾病以外的其他疾病,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一次性住院发生医保政策范围内费用超过3万元的费用,纳入医疗救助保障。

三是协同救助。开展职工医疗互助,鼓励职工参加医疗互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加强产品创新,在产品定价、赔付条件、保障范围等方面对困难群众适当倾斜。

四是健全高额医疗费用支出预警监测机制和救助帮扶机制。综合考虑经济状况和医疗费用支出情况,动态做好监测人员与分类救助政策的衔接。

、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病种有哪些?

答: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病种有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严重多器官衰竭(心、肝、肺、脑、肾)、再生障碍性贫血、终末期肾病(尿毒症)、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重性精神病、血友病、肝肾移植前透析和手术后抗排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重症甲型H1N1、1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地中海贫血、白血病、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焦虑症等26个病种。

、较之前的医疗救助政策有什么优化?

答:一是统一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支付比例。对特困人员80%的比例救助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按70%的比例救助,其他救助对象60%的比例救助

二是明确了封顶线。救助对象患特殊疾病和患特殊疾病以外的其他疾病的年度救助限额分别10万元、6万元。

三是新增了倾斜救助。对规范转诊且在全市范围内就医的救助对象,经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单次费用达到5000元及以上,按60%-70%的比例按对象类别给予倾斜救助,年度救助限额3万元。

、对未按规定转诊的救助对象是否救助?

答:未按规定转诊的救助对象,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原则上不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目的是为规范救助对象的诊疗行为,倡导基层首诊,规范转诊,合理就医。

、参保群众如何更方便快捷获得医疗救助?

答:一是简化申请、审核、救助资金给付流程,身份明确的救助对象,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未获得一站式即时结算的,到乡镇(街道)社保所窗口申请即可获得医疗救助。二是经基层首诊转诊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在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无需缴纳住院押金。


政策原文: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州区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州区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政策解读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州区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政策访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