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一、实施方案出台的依据是什么?二、实施方案要实现什么目标?三、采取什么样的防治策略?四、实施方案有哪些措施?五、疫情地区分类标准和防治策略?
答
一、实施方案出台的依据是什么?答: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结核病防治行动方案(2024—2035年)的通知》(渝府办发〔2024〕84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二、实施方案要实现什么目标?答:总体目标是到2030年,全区结核病发病率较2023年下降55%;到2035年,全区结核病发病率降至15/10万以下。具体目标是到2035年,报告结核病患者登记率达到95%以上,可疑症状者或疑似患者的病原学检查率达到95%以上,入学新生、高二学生结核病检查率达到95%以上,教职员工结核病检查率达到100%,65岁以上老年人结核病检查率达到95%以上,传染期结核病患者定点住院治疗率达到90%以上,结核病患者成功治疗率达到90%以上,利福平敏感结核病患者标准治疗方案使用率达到90%以上,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成功治疗率达到75%以上,密切接触者预防性治疗接受率达到80%以上。三、采取什么样的防治策略?答:围绕“2035年终结结核病流行”目标,按照“区、镇街、村社”三级管理权限层层压实责任,动态划分高中低疫情地区,实施“一地一策”,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四、实施方案有哪些措施?答:实施七大行动、共计22项具体措施:一是扩大筛查行动。包括强化患者发现,开展重点人群主动筛查,落实重点场所主动筛查。二是规范治疗行动。包括实施定点收治,实施传染期结核病患者定点住院治疗,实施规范化诊疗,加强随访管理,提高诊疗服务可及性。三是遏制耐药结核行动。包括加大筛查、转诊及监测力度,落实耐药结核病患者管理。四是患者关爱行动。包括加强医药保障,开展其他救助,实施既往患者关怀计划。五是预防阻断行动。包括做好卡介苗预防接种,开展预防性治疗,强化感染控制。六是宣传普及行动。包括增强大众健康意识,开展志愿者宣传。七是能力提升行动。包括提升检测能力,强化队伍建设,推进智能化服务,推动科研创新。五、疫情地区分类标准和防治策略?答:以2023年全区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为基线,参考全国、全市平均水平划分,2024—2027年的划分标准如下:报告发病率大于70/10万的乡镇街道为高疫情乡镇街道。策略为落实“四早”措施和规范患者管理,开展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结核病普查、传染期患者规范化隔离治疗、高风险人群预防性治疗干预等,控制结核病流行,促进疫情快速下降。报告发病率大于30/10万且小于70/10万的乡镇街道为中疫情乡镇街道。策略为做好重点村(社区)/场所和重点人群防控,开展重点人群主动筛查、高风险人群预防性治疗干预等,控制结核病传播,逐步过渡为低疫情地区。报告发病率小于30/10万的乡镇街道为低疫情乡镇街道。策略为开展患者个案流调和密切接触者追踪,扩大结核感染筛查和预防性治疗干预的人群范围,创建无结核社区等,防止疫情反弹,逐步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