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字体: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

202012

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促进区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电子商务创新产业集群,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大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191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示范引领、重点突破的原则,引导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努力建设应用广泛、体系完整、主体集聚和发展规范的电子商务新兴城市。

(二)发展目标。2022年,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0亿元,网络零售额突破30亿元。培育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基地)1家,市级电子商务龙头企业1家,建成特色农产品网货生产加工基地1个。

主要任务

(一)壮大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按照电子商务集聚、服务集中、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加强电子商务孵化园改建指导,建立政府推动和企业主导的体系,提升电子商务众创空间和创新创业基地服务水平,重塑集创客孵化、商品贸易、快递物流、融资支持、技术支持等多要素、多功能、多业态的电子商务产业园。突出潜力电子商务企业引进,主攻带动作用大、商业模式新、技术含量高的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应用企业、服务企业和产业基地开发企业,大力引进和承接知名电子商务企业来开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殖基地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建设集产品交易、质量追溯于一体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联动。重点培育开街网等10余个本土平台做大做强,盘活本土电子商务市场支持本土实力传统企业与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开设“旗舰店”或“特色馆”,拓宽原地产品外销渠道。鼓励商业模式新、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和重大电子商务项目实现集聚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支持创建国家和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培育年销售额1000以上的网商(微商)10家以上。(牵头单位:区商务委;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招商投资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供销联社、各镇乡街道、乾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二)加强电子商务产品生产培育。提高网络消费品工业发展水平,加大消费工业品、竹编等旅游产品和传统工艺产品规模生产和网络销售。加强轻工生产企业引进和产品培育,按需组织生产、定制生产。深化与国内知名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开展招商对接活动,推动电子商务企业“东西协作、产业扶贫”。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及深加工,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和电子溯源系统建设,促进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改造,推动“三品一标”“一村一品”等农产品网上销售。鼓励开州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农产品销售企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申请获取“开味开州”品牌使用授权。推广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提升企业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的应用水平,依托电子商务消费大数据,以销定产。(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区扶贫办、区供销联社、各镇乡街道、乾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三)引导商贸服务业提质升级。推动传统商贸行业转型升级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开发特色产品,打造一批网络爆款商品。鼓励开展农事体验、农家餐饮、民宿预定等线上营销、线下体验,加快乡村旅游区等资源服务在线化。开发民俗文化电子商务产品,创新发展民间传统手工艺电子商务制品,加快培育农村新型电子商务化匠人,促进水竹凉席、香绸扇、竹编等传统工艺产品网络销售。扶持发展移动端电子商务、个性化定制、体验式营销模式,生活服务业开展O2O模式,零售商超企业开展“网订店提”“网订店送”模式,鼓励餐饮、家政、婚庆、家装等社区服务业电子商务化发展。(牵头单位:区商务委;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委、各镇乡街道

(四)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大力推动农产品上行,继续稳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升级,培育壮大特色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在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开设开州特色馆或扶贫馆,优化“基地+城市社区”的直配模式,力促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卖得掉、卖得快、卖得好、卖得远。着力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能力,激发区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镇村服务站点市场活力及造血功能,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降本增效,实现有条件、有需求的镇乡和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能力及物流配送能力全覆盖。加快开味开州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在全区梳理出网货“拳头”产品,分类进行产业培育和品牌推广。深化实施电子商务扶贫行动,总结梳理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经验,通过电子商务探索发展集团采购、订单农业,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进社区、进学校、进食堂等,大力推进电子商务消费带动产业扶贫,畅通城市要素、资源、人才、技术流通渠道,建立电子商务站点与农户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融入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牵头单位:区商务委;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扶贫办、区供销联社、各镇乡街道

(五)加快探索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业务,推进内外贸融合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外贸,鼓励有条件的电子商务企业在海外设立批发展示中心、专卖店、“海外仓”等国际营销网络。支持跨境商品、物流及投融资对接综合金融服务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外贸发展转型新业态。(牵头单位:区商务委;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招商投资局、各镇乡街道)

(六)大力发展数字商务经济。打造智慧商务大数据平台,集成整合商务领域数据信息,进行跨领域、跨业务关联分析,为商务领域的精细管理、智能发展、服务支撑和转型升级提供平台支撑。推进数字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创意经济,推进智慧商圈、智慧会展、智慧物流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消费场景、特定社群建立跨界融合新主体,积极发展数字服务新业态,支持发展餐饮外卖等数字化餐饮住宿新业态,积极发展一站式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本地生活服务O2O等数字生活服务新业态,探索发展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数字化教育医疗新业态和创意众包、视频直播等数字文化新业态。(牵头单位:区商务委;责任单位:区医保局、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区大数据发展局、各镇乡街道)

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开州区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电子商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形成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工作合力,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各镇乡街道要对应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将电子商务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落实专人负责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将各镇乡街道电子商务发展工作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考评内容。

二)健全人才体系。整合干部教育、人力社保、扶贫、商务、农业、移民等培训资源,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加强实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培养电子商务职业技术人才大军。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与区外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建立实训式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与培养模式,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三)健全物流体系。促进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加快健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完善电子商务物流分拨中心功能,整合完善城乡快递物流网络,建设以快递实体门店、智能快件箱等为载体的城市末端公共取送点。发展城乡一体化共同配送等集约化配送模式,鼓励快递、物流企业整合往返干线运输,开展农村支线集中配送,强化镇乡快递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支持有条件的镇乡建设电子商务产地集配中心。

(四)健全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软件开发、网店建设、数据分析、仓储管理、营销推广、视频美工、售后服务、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和代运营等电子商务服务业,提升电子商务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支付、结算业务,促进电子商务与金融融合发展,创新电子商务金融模式,鼓励电子钱包、移动支付等新兴金融模式应用。加快推进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电子印章的推广、应用和管理。

(五)健全监管体系。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探索建立适应电子商务市场规律的治理机制与监管体系。推进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查处电子商务领域违法行为。加强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强化电子商务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信用信息互联共享,充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强政企合作,掌握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状况,探索建立电子商务网上治理体系。落实国家互联网经济统计调查制度,加强电子商务统计监测,做好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数据监控,提高电子商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加强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管理,保障电子合同、电子支付等重点环节安全。

(六)健全政策体系。加强对电子商务发展的融资信贷支持,强化对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的信贷投入,切实解决中小电子商务企业融资难题。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积极引导和推动社会资金、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资本投向电子商务领域。加大对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物流基础的设施建设规划、用地支持力度,研究制定电子商务招商引资、企业培育、人才引进、示范创建等政策。积极参与各类电子商务峰会、论坛及网络促销等节庆展会活动。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电子商务发展先进典型,推广复制成功经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