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文备〔2017〕1247号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开州区“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渝文备〔2017〕1247号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开州区“互联网+”
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开州府办发〔2017〕32号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开州区“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3月5日
重庆市开州区“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渝府办发〔2015〕210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互联网+”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促进开州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1365”发展思路,主动把握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抓住国家、重庆市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坚持理念更新与政策激励、开放共享与融合创新、统筹协调与示范引领相结合,促进互联网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产业升级、服务民生等全方位融合,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使互联网经济成为我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为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开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到2018年,全区初步建立互联网创业创新体系,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在政务服务、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得到普及应用。全区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率达到90%以上。通信网络明显加强,建成以3G、4G网络为主,WLAN为补充的无线高速宽带网,实现40个镇乡街道、所有村社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培育开发特色农副产品500款,打造5个以上开州网络热销农副特产品,实现销售额8000万元,培养电子商务从业人员10000人,培育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含网店)2000家;其中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100家。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0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突破5亿元。构建“消费品进村入户、农产品进城出区”的双向商贸流通物流配送体系。
到2020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全区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进入渝东北前列。
二、主要任务
(一)“互联网+”创业创新(牵头单位:区科委)
强化创业创新支撑,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要素整合、资源共享、模式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大力推进开放式创新,配合建设一批新型互联网创业服务平台,配合建立一批“互联网+双创”示范基地。引进市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和检测认证、软硬件等资源,支持企业开展技术产品研发。支持各类“互联网+”领域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广众包、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等新型研发组织模式,推动跨区域、跨领域技术成果转移和协同创新。
(二)“互联网+”协同制造(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
以建设智能制造单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为发展方向,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运用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技术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配合打造重庆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开展制造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促进互联网与设计、制造过程融合,大力推广应用基于云计算服务模式的网络协同设计、众包、虚拟仿真、在线3D打印等新技术新模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联合互联网企业构建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网络协同制造、柔性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支持发展用户需求导向型制造新模式,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先进资源共享、网络精准营销和故障预警、远程维护等在线增值服务,实现由产品制造向“制造+服务”升级。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企业智能化水平。
(三)“互联网+”现代农业(牵头单位:区农委)
深入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积极发展智能农业、感知农业、精准农业,开展农业物联网生产智能化应用试点示范,实施智能节水灌溉、精准施肥、庄稼医院等智慧农资工程和精准生产、智能控制、农机定位耕种等信息化工程。配合建设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农副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程溯源信息透明化。整合“12316”“12121”“12582”“12396”等涉农信息数据资源,统一打造跨平台的农村互联网门户网站及APP应用体系,形成整体联动的一体化服务窗口。配合打造重庆农村信息化数据资源云计算平台,建设集农业自然资源、生产经营、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内容于一体的基础数据资源库,建设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各部门涉农信息的无缝对接。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及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培育互联网引领的休闲农庄、绿色农庄、观光农业新业态。
(四)“互联网+”智慧能源(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
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提高输配电能力和自动化控制水平。推进分布式能源建设,做好并网接入服务,开展基于分布式能源的智慧能源园区、楼宇、用户示范试点。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建立智能化电力运行监测、管理技术平台。统筹推进电网和通信网络深度融合,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型业务。配合建设能源利用监测平台,逐步实现重点用能行业、企业能源消费在线监控和管理。推广应用电、燃气等智能计量仪器,鼓励企业开发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能源管理APP,实现用智能控制和能源消费智能化管理。探索推进集智能化储能、输能、用能为一体,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融合物联网、储能用能设施等硬件及碳交易、互联网金融等衍生服务于一体的绿色能源网络建设,实现绿色电力的点到点交易、实时配送和补贴结算。
(五)“互联网+”普惠金融(牵头单位:区金融服务中心)
支持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联合参与搭建重庆金融云服务平台,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金融产品和信用、认证、接口等公共服务,促进基于金融大数据基础上的信息消费和信用惠民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网上综合性金融服务,发展互联网支付、供应链金融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支持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规范发展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互联网金融新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善传统金融运营模式。探索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维护公平竞争、安全有序的互联网金融市场秩序。
(六)“互联网+”益民服务(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
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将区级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上网公布。依托市电子政务云平台,积极配合建立重庆政务大数据库和政务大数据分析系统,整合有关部门数据,为政府部门、企业和公民网上办事提供数据支撑。大力发展互联网社区经济、体验经济、共享经济等便民服务新业态。
推广在线医疗保健。配合建设重庆医疗健康服务和人口健康信息云平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广应用电子处方、电子病历、智慧药房,探索推进医疗资源、医疗数据联网共享。支持智能健康终端产品的研制和应用。配合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和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提升老年人、残疾人等的健康保健服务水平。
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全力推进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联网共享,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多层次、多品种网上教育资源。鼓励开展个性化教学、在线答疑、师生互动、学生交互式学习等网络教育服务。探索推进偏远地区农村师资欠缺学校异地同堂上课等网上教学新模式,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促进互联网文体发展。推动可穿戴运动设备、智能运动器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配合搭建“重庆体育”云平台,推动体育健身大数据开发运用。支持体育用品和服务电商平台建设,整合各类体育资源,创新生产营销模式,推动线上线下共同运营。
促进互联网旅游发展。支持旅游企业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打造在线旅游企业第三方支付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市场监管和游客服务工作,发展旅游乡村、旅游地产、养老地产,促进线上和线下旅游的良性互动。逐步实现传统旅游向“互联网+”旅游升级,推进开州智慧旅游发展。
(七)“互联网+”高效物流(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加快推进竹溪生活物流园、渠口临港物流园和长沙综合物流园建设。加强无线射频识别、多维条码、卫星定位等技术在我区物流仓储企业、物流监管部门和物流(枢纽)基地中的应用,提高我区物流行业信息化数据采集与交换共享水平。探索实现公路、港口、园区基地等多样式联运的数据共享和一站式服务。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设区域性现代化电商物流中心和公共仓储配送中心;探索发展体验服务、聚合服务和物流保险、物流配送等物流新模式和新服务。打造制造业、商贸业、服务业高度融合的智慧物流产业链。
(八)“互联网+”电子商务(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开展代购、代销,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建设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区级公共配送中心、片区分拨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三级配送体系,切实解决产品进村“最后一公里”、出村“最初一公里”问题。与全国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联合实验室、重庆市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淘宝大学等机构合作,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实施万名电商人才培养计划,引进一批电子商务行业精英团队。引导成立“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三类电商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对网上商品和服务的监管,促进网络交易主体守法经营。推进新世纪百货、地一国际等商圈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智慧商圈和网上商业街。充分利用“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作用,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加强电子商务应用和模式创新,推动电子商务进商场、超市、社区、农村,支持企业发展C2B、O2O、移动电子商务等电商新业态,鼓励企业发展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等网络营销新模式。
(九)“互联网+”便捷交通(牵头单位:区交委)
加强对公路、港口、公交等交通运输网络关键设施的卫星定位、智能检测和无线覆盖,提高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等要素资源的在线化水平,推动全区公交、出租车、船舶等交通运输数据的互联互通。配合建设重庆城市交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开放共享城市道路状况信息、高速公路状况信息、停车场车位信息等服务性数据资源。探索发展基于车载终端通信技术、交通LTE应用技术、电子标识技术和大数据平台运营等的智慧交通新业态,提供在线交通信息、出行路径规划、远程保险理赔等便捷化、个性化服务。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交通行政许可办理、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安全应急处置等智能化交通监管新模式。加强交通运输信息共享,利用交通大数据挖掘信息,提升交通运输设施规划建设、安全运行控制、交通运输管理决策智能化水平。
(十)“互联网+”绿色生态(牵头单位:区环保局)
积极参与全市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生态环境数据基础框架和共享平台建设,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分析,优化监测站点布局,加强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在线实时监控,配合建成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在线查询和定制推送。配合建立重点行业能耗监测评估信息系统,构建节能减排技术支撑体系。构建完善开州区水利数据服务平台、水资源管理系统和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配合完善市、区、乡镇三级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加强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及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智慧化管理。支持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展废旧资源的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建设区域废弃物(危险废物除外)回收信息平台,创新再生资源回收模式。
(十一)“互联网+”人工智能(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
鼓励企业与市内外大中专院校合作,加强对企业关键环节的技术研发,充分运用物联技术进行企业升级改造,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活服务、智能产品、工业制造等领域的规模商用。引导企业与人工智能互联网企业协同创新。针对有条件的企业打造一批智能制造工厂、车间试点示范。积极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搭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园区信息化服务能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集成应用和融合创新。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
成立以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委组织部、区政府办公室、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教委、区科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公安局、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国土房管局、区环保局、区城乡建委、区规划局、区交委、区水务局、区农委、区商务局、区文化委、区卫生计生委、区林业局、区政府法制办、区残联、区畜牧兽医局、区旅游局、区市政园林局、区国资管理中心、区供销联社、浦里工业新区管委会、区食药监分局、区质监局、区工商分局、区气象局、区网信办、区金融服务中心、区银监办、区委党校;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电信开州分公司、移动开州分公司、联通开州分公司、国网开州区供电公司、区燃气公司、人行开州区支行、乾开电子商务公司等单位为成员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信息化工作,下设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经济信息委)。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具体落实方案,科学组织实施。开展“互联网+”试点示范,发展一批“互联网+”示范企业。配合建立“互联网+”重大项目库。
(二)夯实基础建设
积极推进“智慧开州·光网开州”建设,实施通信网络升级,到2018年底,实现全区光纤宽带、4G网络全覆盖。配合实施“I―chongqing”工程,搭建全区公共区域免费WiFi网络,打造 “无线开州”,促进网络资源共享。配合完善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推动国际数据大通道建设。加强“互联网+”关键领域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立完善网络安全监测通报、监督管理、标准认定、应急处理和创新能力体系。开展互联网应用服务安全评估,提升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能力。
(三)优化发展环境
推进工商登记便民化进程,互联网企业登记注册可实行“先照后证”,允许“一址多照”。支持以知识产权等非货币出资设立互联网企业。鼓励各部门、各行业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适应“互联网+”新兴业态的行业管理、市场监管、数据开发等创新举措。加强可信交易保障环境建设,规范电子认证服务。配合建设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平台。加强网络知识产权和专利执法维权工作。鼓励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建立信息咨询、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建设一批跨专业、跨区域的企业实训、实习、就业基地等联合培养平台。健全引才、留才、用才和服务人才的工作机制,大力引进并支持互联网领域高层次人才来开创新创业。为“互联网+”在开州各领域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四)加大扶持力度
吸引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来开落户。积极争取市级财政支持,区级财政统筹安排一定资金,灵活采用无偿支持、风险投资、贷款贴息、科技金融相结合的方式,专项用于支持“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以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企业对公共服务平台、公共信息资源进行本地化运营服务,催生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政府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的作用,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后补助、投资入股等多种方式支持 “互联网+”行动。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互联网创新发展领域。探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等方式,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大对互联网企业的担保力度。
附件:重点任务分工及时间进度安排表
附件
重点任务分工及时间安排表
序号 | 主要任务及项目 | 牵头单位 | 配合单位 | 时间进度 | ||
一、“互联网+”创业创新(牵头单位:区科委) | ||||||
1 | 配合建设一批新型互联网创业服务平台 。 | 区科委 | 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等 | 2017年底前有成效 | ||
2 | 配合建立一批“互联网+双创”示范基地。 | 区科委 | 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等 | 2017年底前有成效 | ||
3 | 引进市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所实验室和检测认证、软硬件等资源,支持企业开展技术产品研发。 | 区教委 | 区科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等 | 持续实施 | ||
4 | 支持各类“互联网+”领域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 | 区科委 | 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等 | 持续实施 | ||
5 | 推广众包、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等新型研发组织模式。 | 区科委 | 区经济信息委、各有关单位 | 持续实施 | ||
二、“互联网+”协同制造(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 | ||||||
6 | 建设智能制造单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 区经济信息委 | 区发展改革委、区科委、区国资管理中心等 | 持续实施 | ||
7 | 开展制造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 | 区经济信息委 | 有关单位 | 持续实施 | ||
8 |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联合互联网企业构建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 区经济信息委 | 区科委、区国资管理中心等 | 2020年底前完成 | ||
9 | 发展用户需求导向型制造新模式,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 | 区经济信息委 | 区科委等 | 持续实施 | ||
三、“互联网+”现代农业(牵头单位:区农委) | ||||||
10 | 开展农业物联网生产智能化应用试点示范 | 区农委、区经济信息委 | 区科委、区气象局等,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持续实施 | ||
11 | 实施智能节水灌溉、精准施肥、庄稼医院等智慧农资工程和精准生产、智能控制、农机定位耕种等信息工程。 | 区农委、区供销联社 | 区经济信息委、区科委、区水务局等,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持续实施 | ||
12 | 配合建设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服务平台。 | 区农委 | 区食药监分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局等,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2017年底前完成 | ||
13 | 打造跨平台的农村互联网门户网站。 | 区经济信息委 | 区委组织部、区网信办、区发展改革委、区农委、区科委、区教委、区商务局、各基础电信运营商 | 2017年底前完成 | ||
14 | 配合打造重庆农村信息化数据资源云计算平台,建设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 区供销联社 | 区农委、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交委、区科委、区委组织部、区文化委、区气象局等,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2017年底前完成 | ||
15 | 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及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 区农委、区经济信息委 | 区供销联社、区气象局、通信运营商、区畜牧兽医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等,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持续实施 | ||
四、“互联网+”智慧能源(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 | ||||||
16 | 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提高输配电能力和自动化控制水平。 | 区经济信息委 | 区发展改革委、国网开州区供电公司等 | 持续实施 | ||
17 | 开展基于分布式能源的智慧能源园区、楼宇、用户示范试点。 | 区发展改革委 | 区经济信息委、区城乡建委等 | 持续实施 | ||
18 | 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型业务。 | 区发展改革委 | 区经济信息委、国网开州区供电公司等 | 持续实施 | ||
19 | 配合建设能源利用监测平台。 | 区经济信息委 | 区发展改革委、区质监局等 | 2017年底前完成 | ||
20 | 推广应用电、燃气等智能计量仪器,鼓励开发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能源管理APP。 | 区质监局 | 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国网开州区供电公司、开州区燃气公司等 | 持续实施 | ||
21 | 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建立智能化电力运行监测,管理技术平台。 | 区经济信息委 | 区发展改革委、国网开州区供电公司等 | 2017年底前完成 | ||
22 | 推进绿色能源网络建设。 | 区发展改革委 | 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局、区金融服务中心等 | 2018年底前完成 | ||
五、“互联网+”普惠金融(牵头单位:区金融服务中心) | ||||||
23 | 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网上综合性金融服务,发展互联网金融新业态、新模式。 | 区金融服务中心 | 区经济信息委、人行开州区支行、区银监办等 | 持续实施 | ||
24 | 探索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 区金融服务中心 | 人行开州区支行、区银监办等 | 持续实施 | ||
六、“互联网+”益民服务(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 | ||||||
25 | 将区级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上网公布。 | 区政府办公室 | 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政府法制办等,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持续实施 | ||
26 | 积极配合建立重庆政务大数据库和政务大数据分析系统。 | 区政府办公室 | 区经济信息委等 | 2017年底前完成 | ||
27 | 大力发展互联网社区经济、体验经济、共享经济等便民服务新业态。 | 区商务局 | 区发展改革委、区城乡建委、区经济信息委等 | 持续实施 | ||
28 | 配合建设重庆医疗健康服务和人口健康信息云平台 | 区卫生计生委 | 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等 | 2017年底前完成 | ||
29 | 推广应用电子处方、电子病历、智慧药房。支持智能健康终端产品研制和应用。 | 区卫生计生委 | 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经济信息委等 | 2017年底前完成 | ||
30 | 配合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和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 区民政局 | 区财政局、区残联等 | 2017年底前完成 | ||
31 | 推进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联网共享。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多层次、多品种网上教育资源和网络教育服务。 | 区教委 | 区经济信息委 | 2017年底前完成 | ||
32 | 推进学校异地同堂上课等网上教学模式。 | 区教委 | 区经济信息委 | 2017年底前有成效 | ||
33 | 推动可穿戴运动设备、智能运动器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配合搭建“重庆体育”云平台,推动体育健身大数据开发应用。 | 区文化委 | 区经济信息委等 | 持续实施 | ||
34 | 推进智慧旅游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市场监管和游客服务,发展旅游乡村、旅游地产、养老地产。 | 区旅游局 | 区国土房管局、区商务局、区经济信息委等,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持续实施 | ||
七、“互联网+”高效物流(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 ||||||
35 | 加强物联网等技术在仓储物流企业、物流(枢纽)基地和物流监管部门中的应用。 | 区发展改革委 | 区经济信息委、区交委、区科委、区商务局等 | 持续实施 | ||
36 | 探索实现多样式联运的数据共享和一站式服务。 | 区交委 | 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等 | 持续实施 | ||
37 | 建设区域性现代化电商物流中心和公共仓储配送中心。 | 区商务局 | 区发展改革委、区交委等 | 持续实施 | ||
38 | 探索发展物流新模式和新服务。打造高度融合的智慧物流产业链。 | 区发展改革委 | 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局、区交委等 | 持续实施 | ||
八、“互联网+”电子商务(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 ||||||
39 | 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开展代购、代销,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 | 区商务局 | 重庆乾开电子商务公司、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持续实施 | ||
40 | 建设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区级公共配送中心、片区分拨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三级配送体系,切实解决产品进村“最后一公里”、出村“最初一公里”问题。 | 区商务局 | 区发展改革委、区国土房管局、区规划局、重庆乾开电子商务公司 | 持续实施 | ||
41 | 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实施万名电商人才培养计划,引进一批电子商务行业精英团队。 | 区商务局 | 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区委党校、重庆乾开电子商务公司 | 持续实施 | ||
42 | 引导成立“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三类电商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对网上商品和服务的监管,促进网络交易主体守法经营。 | 区商务局 | 重庆乾开电子商务公司 | 持续实施 | ||
43 | 支持网上商城建设和大型专业市场线上转型,鼓励实体服务企业和生产制造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打造智慧商圈和网上商业街。 | 区商务局 | 区工商分局、区经济信息委等 | 持续实施 | ||
44 | 充分利用“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作用,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 | 区商务局 | 区经济信息委等 | 持续实施 | ||
45 | 加强电子商务应用和模式创新。 | 区商务局 | 区经济信息委等 | 持续实施 | ||
九、“互联网+”便捷交通(牵头单位:区交委) | ||||||
46 | 提高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等要素资源的在线化水平。 | 区交委 | 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公安局、区市政园林局等 | 持续实施 | ||
47 | 配合建设重庆城市交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 区公安局 | 区交委、区市政园林局等 | 2018年底前完成 | ||
48 | 探索发展智慧交通新业态,提供便捷化、个性化服务。 | 区交委 | 区经济信息委、区公安局等 | 持续实施 | ||
49 | 推进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交通监管新模式。 | 区交委 | 区发展改革委、区市政园林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公安局等 | 持续实施 | ||
50 | 加强交通运输信息共享,提升交通运输设施规划建设、安全运行控制、交通运输管理决策智能化水平。 | 区交委、区公安局 | 区发展改革委、区市政园林局等 | 持续实施 | ||
十、“互联网+”绿色生态(牵头单位:区环保局) | ||||||
51 | 配合建立和完善全区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生态环境数据基础框架和共享平台。 | 区环保局 | 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国土房管局、区规划局、区交委等 | 2017年底前完成 | ||
52 | 配合建立环境质量、主要污染物排放等在线实时监测信息平台。 | 区环保局 | 有关单位 | 持续实施 | ||
53 | 配合完善市、区县、乡镇三级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 区气象局 | 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等,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2017年底前完成 | ||
54 | 配合建立重庆重点行业能耗监测评估信息系统。 | 区发展改革委 | 区环保局、区经济信息委、区气象局等 | 2017年底前完成 | ||
55 | 构建完善开州区水利数据服务平台、水资源管理系统和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 区水务局 | 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等,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2017年底前完成 | ||
56 | 加强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及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 区林业局 | 区公安局、区经济信息委等,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2017年底前完成 | ||
57 | 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智慧化管理。 | 区城乡建委 | 有关单位 | 持续实施 | ||
58 | 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建设区域废弃物(危险废物除外)回收信息平台。 | 区经济信息委、区环保局 | 有关单位 | 2017年底前完成 | ||
十一、“互联网+”人工智能(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 | ||||||
59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活服务、智能产品、工业制造等领域的规模商用 | 区经济信息委 | 区发展改革委、浦里工业新区管委会、区科委等 | 持续实施 | ||
60 | 打造一批智能制造工厂、车间试点示范 | 区经济信息委 | 区发展改革委、浦里工业新区管委会、区科委等 | 持续实施 | ||
61 | 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搭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园区信息化服务能力。 | 浦里工业新区管委会 | 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科委等 | 2017年底前有成效 | ||
十二、加强组织实施 | ||||||
62 | 启动实施“互联网+”试点示范,发展一批“互联网+”示范企业 | 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 | 区科委、区财政局等 | 持续实施 | ||
63 | 配合建立“互联网+”重大项目库。 | 区经济信息委 | 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等 | 持续实施 | ||
十三、夯实发展基础 | ||||||
64 | 实施通信网络升级,实现全区光纤宽带、4G网络全覆盖。 | 区经济信息委 | 区发展改革委、移动开州区分公司、电信开州区分公司、联通开州区分公司等 | 2018年底前完成 | ||
65 | 配合实施“I―chongqing”工程,搭建全区公共区域免费WiFi网络。配合完善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推动国际数据大通道建设。 | 区经济信息委 | 区财政局、移动开州区分公司、电信开州区分公司、联通开州区分公司等 | 持续实施 | ||
66 | 加强“互联网+”关键领域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 | 区网信办 | 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公安局等 | 持续实施 | ||
十四、优化发展环境 | ||||||
67 | 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进程。支持以知识产权等非货币资产出资设立互联网企业。 | 区工商分局 | 区科委、区经济信息委等 | 持续实施 | ||
68 | 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适应“互联网+”新兴业态特点的创新举措。 | 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 | 有关单位 | 持续实施 | ||
69 | 加强可信交易保障环境建设,规范电子认证服务。 | 区经济信息委 | 区网信办、区发展改革委等 | 持续实施 | ||
70 | 配合建设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平台。 | 区发展改革委 | 区经济信息委、人行开州区支行、区工商分局等 | 2017年底前完成 | ||
71 | 加强网络知识产权和专利执法维权工作。 | 区工商分局、区知识产权局 | 区文化委、区质监局、区经济信息委等, | 持续实施 | ||
72 | 配合建设一批跨专业、跨区域的企业实训、实习、就业基地等联合培养平台。 | 区人力社保局 | 区教委、区经济信息委、区科委等 | 持续实施 | ||
73 | 健全引才、留才、用才和服务人才的工作机制,大力引进并支持互联网领域高层次人才来开创业。 | 区委组织部 | 区人力社保局、区财政局等 | 持续实施 | ||
十五、加大扶持力度 | ||||||
74 | 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来开落户。 | 区经济信息委 | 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科委等 | 持续实施 | ||
75 | 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以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企业对公共服务平台、公共信息资源进行本地化运营服务。 | 区经济信息委、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 | 有关单位 | 持续实施 | ||
76 | 发挥政府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的作用,采取多种方式支持 “互联网+”行动。 | 区财政局 | 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区科委等 | 持续实施 | ||
77 | 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互联网创新发展领域。 | 区财政局 | 区发展改革委、区金融服务中心、区科委、区经济信息委等 | 持续实施 | ||
78 | 探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等方式,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大对互联网企业的担保力度。 | 区财政局、区金融服务中心 | 有关单位 | 持续实施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