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州区深化交通精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的通知
开州府办发〔2017〕194号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开州区深化交通精准脱贫攻坚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相关部门,有关单位:
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开州区深化交通精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9月30日
开州区深化交通精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全面深化交通脱贫攻坚工作,助推全区如期、高质、稳定脱贫,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加大事关开州全局重大交通项目的争取及建设推进力度,大力实施国省道改造,积极构建外联内畅的交通网络体系。以通组公路、贫困村产业路、乡村旅游路、环线路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农村公路养护投入,优化农村公路管养机制,提升管养水平,为贫困村、贫困户形成有效的致富增收长效机制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服务。
到2017年底,每一个贫困村 “有一条硬(油)化村级公路”;符合条件的行政村客运通达率达到100%;提前启动2018年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重点实施交通失衡区域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完成全区农村公路的集中、重点修缮维护。
到2020年底,建设30户以上(或者100人以上)集中居住地通组公路。全区撤并村通畅率达到100%,村民小组通达率达到100%、通畅率达到80%;实现每一个行政村通客运。
二、重点任务
(一)全力推进大通道建设。
加大高铁、高速项目的争取及建设力度,分批分期推进全区国省县道等主干线升级改造,建设片区与片区、乡镇与乡镇之间的联网公路,加快构建外联内畅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二)精准实施农村公路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度,以深度贫困乡镇、深度贫困村和交通失衡的非贫困村为重点,大力实施通组公路、乡村旅游公路、产业公路、环线公路改造建设。
1. 建设原则。
——精心筹划、脱贫为要。按照“精准脱贫”要求,结合全区公路规划体系和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统筹编制全区农村“组组通”计划项目库,为贫困地区筑牢交通基础,让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抓住重点、统筹推进。将“组组通”公路建设重心放在贫困地区贫困村和交通失衡区域;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统筹推进非贫困“组组通”公路建设。同时综合考虑群众积极性、工程质量、资金筹集等情况,安排计划指标。
——制定标准、强化质量。因地制宜合理确定“组组通”建设标准,在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建设资金。加强质量监督检查,不断提高建设质量水平。
2. 建设时序。
2017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2015—2017年三年交通脱贫攻坚村级公路改造建设计划。2017年底前完成第一批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融资资金项目和2017年下达的村级公路改造项目建设,2018年1月底前完成第二批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融资资金项目主体工程。提前实施2018年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2017年9月底前提前下达第一批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项目计划500公里,重点解决交通失衡区域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公路建设问题,11月20日前在调查核实建立项目库的基础上提前下达2018年第二批农村“组组通”建设计划500公里,确保2018年项目提前推进、及早实施。
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2017年提前下达的1000公里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任务,全区撤并村通畅率达到85%,村民小组通达率达到92%、通畅率达到60%。提前下达2019年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计划600公里。
2019—2020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200公里。到2020年底前,累计建设完成农村公路2200公里,实现撤并村通畅率100%,村民小组通达率100%、通畅率80%。
3. 建设要求。
(1)技术要求。通组公路通达工程路基宽度原则上不小于4.5米,局部受限路段路基宽度可适当降低,但不得小于3.5米,需修建硬路肩,路基表面应加铺8至12厘米厚的级配碎石或泥结碎石;通组公路通畅工程路基宽度不得小于4.5米、路面宽度不得小于3.5米,路面优先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不得小于20厘米,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5。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面厚度不得小于4厘米,基层厚度不小于18厘米。具体实施过程中可结合人口、生态、地形地质条件、产业发展需要、资金筹措能力,按照“宜宽则宽、宜窄则窄”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技术标准,灵活设置错车道。在陡坡、急弯、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同步规划建设安防设施,提高行车安全性。
(2)程序要求。通组公路建设程序按《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区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的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开州府办发〔2017〕155)号)相关规定执行。
(3)补助标准。脱贫攻坚通畅公路(硬化改造)按60万/公里予以补助,通组通达公路按35万/公里(以需做硬路肩为标准)予以补助。此补助标准只适用于脱贫攻坚“三年会战”2200公里中新下达的新(改)建项目计划,已下达的建设项目计划和已实施补计划的遗留项目,仍执行原补助标准。镇乡街道作为项目主体,补助资金实行按计划、按比例、分年度拨付原则,由区交委统一拨付给镇乡街道。
(三)全面解决群众出行问题。
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切实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2017年,完成11个行政村通客运任务,实现全区行政村100%通客运。每年安装防护栏200公里,不断提高农村公路安全通行水平,同步提升农村客运通达深度。
(四)全面强化农村公路管养。
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加大养护投入力度,提升管养水平。2017年11月底前,集中修缮维护一批通行困难的农村公路(重点泥结路)。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区政府分管交通的副区长为组长,区交委、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扶贫办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交通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思路谋划、资源统筹、政策制定、督促检查、考核问责等。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交委,由区交委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推进日常工作,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强资金保障。区交委及相关区级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市级项目投入和资金支持,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投资政策,尽量将脱贫攻坚交通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市级事权管理范围。区财政要做好资金拼盘,整合交通、移民、对口支援、扶贫、旅游、林业等政策性资金,确保脱贫攻坚资金需要。
(三)层层压实责任。区交委要加快推进全区大通道建设,特别要加强贫困地区的主干道建设,打造通畅便捷的联网公路。要加强对镇乡街道的业务指导和农村公路基本建设程序、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各镇乡街道要按照建设程序快速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工程管理和安全质量管控,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区级各相关建设服务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加快前期审批、审价等,确保项目快速推进。
(四)严防廉政风险。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所有含国有投资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必须按照《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资金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管理的通知》(开州府发〔2017〕7号)规定进行招投标。对依法可以不采取公开招投标的项目,必须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做到阳光透明。要加强工程建设的公示力度和监督力度,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实施监督。
(五)强化督查考核。各镇乡街道脱贫攻坚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实行“月报告”制度,每月5日前将工作进度、典型做法、存在的问题等报区交委,区交委每月15日前汇总情况进行通报。区交委会同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区扶贫办等有关部门组成督查组,每季度对脱贫攻坚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开展1次督查,督查结果作为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