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市开州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解读
日前,我区修订印发了《重庆市开州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为便于各单位和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现对政策内容解读如下。
一、预案修编背景
2019年11月18日,我区印发《重庆市开州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但随着机构改革工作深入实施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部门单位的职能职责发生变化,全区环境风险防范压力进一步增加,为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特修订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重庆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重庆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重庆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修订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开州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以及开州区行政区域外发生的、可能影响开州区环境安全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按照《重庆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重庆市开州区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开展。长江三峡库区开州流域发生的水上溢油事件、船舶污染事件及水上交通事故的应对工作,按照《重庆市水上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按照《重庆市开州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3年修订版)》等有关规定开展。
四、预案主要内容
本预案共分八个部分,分别为:总则、组织指挥体系、预防预警和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善后工作、应急保障、宣传培训和演练、附则。
(一)总则。明确了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预案衔接、工作原则、事件分级等内容。
(二)组织指挥体系。明确并规范了重庆市开州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主要成员、有关单位职能职责。
(三)预防预警和信息报告。明确监测、预防、预警和信息报告相关内容。
(四)应急响应。包括响应分级、先期处置、应急处置程序、响应措施和响应终止。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四个等级;响应措施包括现场污染处置、转移安置人员、医学救援、应急监测、市场监管和调控、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维护社会稳定等;响应终止包括应急终止条件、应急终止程序。
(五)善后工作。包括损害评估、保险理赔、事件调查、善后处置和情况通报相关工作。
(六)应急保障。明确队伍保障、物资保障、装备与资金保障、通信保障、交通与运输保障、技术保障等相关内容。
(七)宣传培训和演练。包含了环境安全宣传、培训以及演练等内容。
(八)附则。包含预案管理、预案解释、实施时间等内容。
五、修订的主要内容
与原预案相比,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细化了预案的适用范围和内容。补充了水上溢油事件、船舶污染事件及水上交通事故应对等适用预案的相关内容。
2.完善了组织机构及职责。对区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各工作组的机构名称和应急职责进行更新或修订。
3.完善了预防预警内容。新增应急值守、信息收集、信息甄别等内容。
4.完善了信息报告内容。12369环保举报热线调整为“12345一号通”政务服务热线。细化了报告内容、信息续报、信息通报等内容。
5.完善了应急响应措施内容。细化了“现场污染处置”相关内容,新增特别重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发布等内容。
6.优化了后期工作内容。补充完善了“保险机构及时开展相关理赔工作”等内容。
7.完善了应急保障内容。增加了“交通运输保障”、完善了物资、装备与资金保障相关内容,增加南阳实践相关内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