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公共卫生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政策解读
《开州区公共卫生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政策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卫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完善全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医防融合发展,提升公共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按照国家和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要求,根据《重庆市公共卫生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渝府办发〔2023〕107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起草《开州区公共卫生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
一、基本框架
《计划》由工作目标、重点任务、组织实施3个部分组成。
二、工作目标
《计划》明确整体目标。主要是到2025年,完善形成上下联动、医防融合、平急结合、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逐步健全统一领导、权责匹配、运行高效的指挥体系,全面构建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骨干、以医疗机构为依托、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重大疫情分层分级分类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成为渝东北片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重要支点,区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综合评价进入全市前10名,公共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居民健康水平达到渝东北地区领先水平。
《计划》细化具体目标。主要从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能力、健康状况和健康素养等方面明确20项具体目标:力争建成三级疾控中心,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科标准化率10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科标准化率100%,区级重大疾病防治中心≥5个,每万常住人口配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力争达到8.6人,每万常住人口配备疾控机构人员力争达到1.8人,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项目≥500项,规范化培训公共卫生医师≥5人,市级重点专(学)科≥1个,区级重点专(学)科≥3个,建成区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应急队伍1支,城区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14分钟,65岁以上老年人结核病筛查率≥70%,全人群艾滋病检测覆盖率≥45%,结核病发病率≤55/10万,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13%,孕产妇死亡率≤8/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3‰,居民健康素养水平≥33%,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23%。
三、主要任务
贯彻落实国家、市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明确八大行动、共计34项具体措施。
一是实施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行动。包括完成疾控机构改革、建立规范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完善防治重大疾病统筹协调机制。
二是实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包括推进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加强公共卫生检测体系建设、构建多点触发的重点疾病监测预警网络、健全健康危险因素风险监测评估体系。
三是实施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升行动。包括健全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提升重大疫情处置能力、健全重大疫情应急救治机制。
四是实施医防协同行动。包括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推进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人员流动、探索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推进实施医疗健康双处方制度、建立疾控监督员制度。
五是实施公共卫生人才科技支撑行动。包括扩充公共卫生人才总量、培育引进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分步落实绩效政策、加强公共卫生科研和重点专(学)科及重点实验室建设。
六是实施“数字公卫一体化”建设行动。包括建设传染病监测预警处置应用、建设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平台、建设统一调度智能辅助的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卫生健康执法监管服务平台。
七是实施重点人群健康关爱行动。包括维护儿童青少年健康、维护妇幼健康、实施重点慢性病综合防控、实施艾滋病精准综合防治、实施“终结结核流行”行动、维护心理健康、加强职业病防治。
八是实施公共卫生法治建设行动。包括规范公共卫生依法行政、加强公共卫生综合监管、强化公共卫生普法宣传。
四、组织实施
为保障《计划》顺利实施,明确了组织领导、投入保障、督查评价等具体措施。
一是组织领导方面。强调要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把公共卫生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区发展改革委要指导支持疾控机构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立项等前期工作,区大数据发展局要将公共卫生有关数字化项目及时纳入“一本账”,区科技局要对公共卫生有关项目给予一定程度倾斜支持。
二是强化保障方面。强调要统筹各级各类资金,落实公共卫生投入责任,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补齐公共卫生领域短板、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供资金保障。
三是督促评价方面。强调要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健全对本行动计划的联动衔接机制,及时协调解决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加强日常质控督导,定期组织召开工作调度会议,定期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对工作落实不力、工作推进滞后的将通报批评、督促整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