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解读>文字解读

开州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产教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日期:2020-08-31

开州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产教融合发展

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一、政策出台的背景依据

自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随后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又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教职成〔2018〕1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等文件,尤其是2019年2月公布简称“职教二十条”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之后,国务院高度重视,极短的时间完成全面部署。4月4日,以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名义,在京召开了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专门为会议作出了重要批示,孙春兰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对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职业教育20条作出了全面部署,各级部门相继召开会议、印发通知,就全面贯彻落实做出了安排。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开启职业教育发展新征程。

我区职业教育发展现实需要相应的文件出台。开州区近年来没有出台任何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专门性的实施性意见和方案,不利于推进相关工作。过去多年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系统的长效机制。我区职业教育后续改革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不少困难,需要地方政府保障政策体系长效支持。近年,在重庆市级层面相继出台国家对应的实施文件后,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要尽快提出开州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体实施意见;区政府分管领导也多次指示要求,将近年来重要的几个上级文件梳理整合,出台适合我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综合性文件,以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开州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产教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主要以国家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为依据,参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8〕162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等六部门关于印发重庆市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渝教发〔2019〕9号)、《重庆市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19〕18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由区教委牵头起草,并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后报区委深改委审议会议通过、报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后印发本方案。

二、政策的主要内容、核心举措、适用对象、执行标准以及注意事项

(一)主要内容、核心举措。

方案包括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和组织实施三个板块内容,共涉及25项任务措施。每个板块对相关改革任务、内容、措施、要求都进行具体阐述,对相关牵头、责任单位也进行了明确。

1.目标要求。总体目标要求用10年左右时间,逐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形成职业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显著增强人才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具体目标中提出了我区职业教育的细分目标。建设3-5个骨干专业群、1-2个职业教育双基地、3-5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4个现代学徒制专业试点、1所高水平中职学校和若干1+X证书试点。到2025年,全面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校企紧密结合、产教深度融合、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充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基本完善。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沟通全面形成。建成一批产教融合型示范企业、产教融合示范学校和专业体系,校企合作与协同育人水平进一步提升,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产教互动互促效益显著提升。

2.主要任务。

一是要构建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格局。通过“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健全同步联动规划机制,在城市建设、产业园开发、重大项目布局等重大事项中融入产教融合思想和相关政策。通过“统筹优化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着力构建职业教育布局与产业发展布局对接,推动职业教育资源向产业区聚集,缩短物理距离。通过“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立健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职业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专业发展模式,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参与的学科专业设置评议制度,逐步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体系。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强化就业市场对人才供给的有效调节,推进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相契合,推动学校专业设置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实现精准供给、有效供给、优质供给。

二是要发挥企业助推产教融合重要主体作用人才培养终极目的是市场。企业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产教融合。健全校企合作机制,拓宽企业参与途径,推进引企入教改革,推进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强化企业职工培训。

三是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强化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身份。加强生产实习实训,推进实习实训规范化建设。创新教育培训供给,规范发展服务组织,鼓励教育培训机构、行业企业联合开发优质教育资源,推行“互联网+教育(职业)培训”模式,推动探索学校和行业企业课程学分转换互认,鼓励学校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购买创新创业、前沿技术课程和教学服务。强化“双师”队伍建设,改革学校治理结构,加强质量监督评价,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

四是要促进产教供需双向有效对接。强化行业协调指导,培育区域服务组织,打造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种信息共享。

要完善产教融合支持政策体系。优化政府投入,完善财税政策体系。落实土地优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实施产教融合工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印发的《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

3.组织实施。主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强化目标管理,开展专项督查考核”“营造良好氛围,做好宣传动员和舆论引导三方面的措施来保障。

(二)适用对象、执行标准以及注意事项。

该实施方案适用于所有实施职业教育的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行业组织和所有为职业教育提供管理、支持帮助的职能部门和企业。

没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解决职业教育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不完全适应的问题。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通过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来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健全职业教育制度框架;通过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来实现构建职业教育构建标准;通过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来促进产教融合双元育人;通过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做优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来建设多元格局;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加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督导评价、做好改革组织实施改革等七大方面20条措施对职业教育构建了发展蓝图。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方案中既强调职业教育改革,同时又聚焦产教融合的深化,更关注产教融合协同体系的建构与合作机制的建设。

三、政策中涉及的关键词、专业名词解释

1.“1+X《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指出“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简言之一个职业教育毕业生获得一个学历毕业证书的同时可以拥有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职业教育双基地即学校依托企业打造学生培养和教师实践及企业依托学校打造企业生产和培训服务的基地。有项目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建设,周期2年,是具教学和生产双重功能、校企双主体深度合作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的双基地,探索校企合作育人的有效途径,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发展能力。

四、新旧政策差异对比

本方案是开州区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里程碑文件。体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系统地指导开州区职业教育改革和产教融合发展,为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侧更好的适应开州区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侧的改变,更有助于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企业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把发挥企业的作用作为产教融合的关键,高度重视行业和社会组织在促进产教衔接方面的作用,在机制设计上着力于各参与方利益的保障与实现。本方案呈现如下一些特点:

一是强调企业是主体身份和地位,突破产教融合瓶颈。目前,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所谓产教融合仅仅是派遣少数技师到校进行实作指导,接受一批学生实习,近乎简单的劳务输出。虽有一些到校讲座、零星参与修订专业培养方案、为教师提供锻炼机会等较容易实现的浅层次合作。而实现真正把产教融合渗透进人才培养全过程,真正让企业把培养人才作为自觉履行的责任等深层次的融合,还存在相当大困难。本方案 中的发挥企业助推产教融合重要主体作用的内容明确了企业参与的方式途径和责任。

二是从政策扶持行业与社会机构发展,促进产教双方衔接。方案对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强化行业协调指导。体现了对行业组织和社会机构在创新教育培训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和地位。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所提出“鼓励教育培训机构、行业、企业联合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支持‘互联网+教育培训’发展。支持有条件的社会组织整合校企资源,开发立体化、可选择的产业技术课程和职业培训包。推动高校和行业企业课程学分转换互认,允许和鼓励高校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购买创新创业、前沿技术课程和教学服务的要求是一致的。

三是保障产教融合相关方利益,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此前之所以出现企业对产教融合出现剃头挑子-一头冷一头热的现象,极大层面是企业方或更多方没有得到利益保障。本方案保障了所涉及的学生、教师、学校、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社会行业组织以及政府各部门的利益。如规定学生的报酬和保险,企业的减费减税、享受购买服务、土地金融支持教师成果奖励和培训等具体可行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

部门街镇

无障碍

安全生产举报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开州区部门镇街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