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文化委员会-重庆市开州区文物管理所(重庆市开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市开州博物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4451783833A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6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开州区文物管理所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开州区文物管理所(重庆市开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市开州博物馆)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文物收藏、保护、修复和管理,促进文物事业发展;收集文物、接受文物捐赠;抢救、发掘、保护地下文物。挖掘、整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传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馆藏文物的展出和社会教育,馆际交流与合作。 | |||
住 所 | 重庆市开州区滨湖中路开州博物馆 | |||
法定代表人 | 王永威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开州区文化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6.7538 | 170.8506 | |||
网上名称 | http://www.kzwhyc.co | 从业人数 | 3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我单位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执行,对我单位法人证书的“名称”“住所”进行了变更。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工作方针为指导,以创新争优、重点突破为抓手,以强化服务、文化惠民为要求,努力推进我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科学发展。 一、高效细致,圆满完成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根据国务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文物管理所和博物馆在文化委领导下,围绕区普查办“扎实推进、创先争优”这一要求,扎实推进,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在今年的普查工作中,我们一是继续把提高普查质量作为重中之重。二是着力推动普查成果的利用与转化。三是进一步加大对普查成果保护的宣传力度。在这次普查中,发现我区文物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特别是战国青铜器、汉代陶器、唐宋瓷器、清代皮影等所占比重较大,均具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在此次文物普查中,为了增强全体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对具有重要价值,品种稀缺的特别是新发现的历史文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成了60块流动展板在城乡巡展,选择了上百件精品文物编辑出版了《开州古韵??馆藏精髓》,让公众更加关注和爱护文化遗产,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市政府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我区的终结性验收会上,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国家文物局登录情况通报中,我区的文物普查数据登录进度居全国有规模(3000件藏品以上)收藏单位第50名,重庆市第一名,数据登录错误率低于3%(要求错误率低于5%)。 二、固本强基,认真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基础工作 (一)防患未然,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安全工作 2016年以来,我所全面分析了全区文物安全工作形势,总结文物安全工作的经验教训,探索全面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年初文物管理所代表文化委与全区各乡镇全面签订了文物安全责任书,先后多次召开文物安全工作会议,制定了《开州区文物安全保卫工作管理办法》。加大了文物单位安全防范工作的日常管理力度,加大了文物巡查工作力度,对相关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督促整改。截至目前,我区馆藏文物无安全事故发生,野外文物安全形势基本平稳,零星盗掘古墓葬和遗址现象已得到有效遏制。 (二)科学规范,认真做好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 区文物管理所在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为了规范管理,科学建立“开州区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开州区馆藏珍贵文物数据库”、“ 开州区一般馆藏文物数据库”;在整理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整理的同时,建立起“开州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数据库”、“开州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数据库”。在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完善了“开州区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和“开州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建设,我区文化遗产资源得到了有效的梳理,让管理更清晰、更规范、更科学。让我区的文化遗产保护资源的“四有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分析提炼,努力申报市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我区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由于种种原因,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优秀历史建筑不多。针对这一状况,文物管理所组织人力物力,努力分析提炼,积极申报第六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重庆市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向市文化委员会申报了南门红糖、开州民歌、紫水豆干三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资料真实详尽、历史渊源突出、传承路数清晰、传承技艺精湛的申报片,以及图文并茂的申报书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最终得以全部通过,使我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达到12项,居重庆市区县中上水平。 2016年,我所认真制作了“中和镇余家大院、温泉镇仙女洞古建筑群、温泉镇七里潭廊桥、渠口镇平浪箭楼、敦好镇宝林寺、汉丰街道中山亭等”六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重庆市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书,并上报重庆市文物局进行评审。目前除了中山亭外的其余5处已经通过重庆市文物局组织的专家评审,由重庆市文物局推荐市政府进行审定。 在申报的同时,还组织资金,划定了我区3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上报区人民政府,由区人民政府予以公布,并报请市文物局备案。 (四)争取资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我所在没有任何方案编制专项经费的情况下,协调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中国•重庆三峡博物馆,编制并向国家文物局、市文物局、国务院三峡办上报了7项常规性文物保护维修方案和三峡后续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已经申报到位的资金共计761万元,包括库房建设、库房设施设备、青铜器维修、陶瓷器维修、皮影维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赵家街道观音岩摩崖造像维修工程等。已经完成库房建设、库房设施设备项目。青铜器维修、皮影维修、陶瓷器维修已完成招投标,正在进行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建设和观音岩摩崖造像维修工程正在做建设方案和预算,即将实施。 在争取国家和市级资金的同时,也积极争取财政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性安全维护工程。 (五)保护先行,配合开展文物调查发掘工作 积极配合市、区基本建设项目,做好考古调查和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配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了“开城”高速公路开州段沿线文物考古调查,制定了保护方案,并逐步付诸实施。完成了开州区通用机场范围内文物资源调查资料,并提供给区交通委员会。会同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做好了温泉古镇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梳理。独立开展了开州故城农耕文化和早期汉唐文化遗存调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峡后续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赵家街道姚家遗址年度考古发掘工作圆满结束,取得重大收获,发现了一批商周至宋代的墓葬及重要遗迹,包括居住址。 三、优质服务,博物馆公共服务效能效益显著 (一)强化措施,让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化 开州博物馆自实行免费开放以来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2016年,为进一步做好免费开放工作,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切实加强管理。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调整了作息时间,实行错时开放,中午不闭馆,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水平,同时注意了解观众对免费开放的满意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改造设施设备。今年我们利用有限资金,改造了博物馆的厕所和存放空间,为观众创造了良好的参观条件。三是丰富展览内容。2016博物馆在原有文物陈展的基础上,利用临时展厅举办了馆藏精品跨年展、开州馆藏皮影展、中国美术家协会走进开州作品展、开州建制1800年特展,吸引了广大群众。四是加强了对外联系。年初,我们主动与有关单位、学校、社会团体联系,安排参观,争取了观众来源。五是认真做好政务接待,2016年政务接待超过100场次。通过采取以上一系列有效措施,2016年博物馆观众人数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截止12月底,参观人数超过35万人,比2015年增加2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拓展载体,增强社教活动多元功能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社会教育方式与途径的尝试,是开放两年多来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在做好博物馆阵地宣传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了社会教育主题活动的新方式和新途径。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我们组织专业人员,整合社会资源,在条件并不具备的情况下,创办了重庆市首个“流动博物馆”,借助“开州博物馆流动博物馆”这个载体,陆续举办了“了解开州??开州历史文物巡展”、 “爱我开州??开州文化遗产图片巡展” 走进社区、校园、园区系列巡展;“ 穿越时空??带你走进开博”,“传承文明??开州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传承记忆??开州非遗传承基地”建设,走进乡村、企业。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得到了学校师生、社区居民等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和热烈反响,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定期举办文博论坛系列讲座。为了促进博物馆与公众的互动,扩展公众视野,提升公众素养,开州博物馆推出“文博论坛系列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开州地区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精美的艺术,使观众在参观博物馆之外还能够有机会了解历史、文化、艺术背后的故事。通过讲座使更多的人走近博物馆,认知博物馆,对于传播普及博物馆知识和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开州博物馆十分注重志愿者工作的开展,经过严格规范的初选、面试、培训与考核等程序,已经进行了2批志愿者招募工作,组成了一支50名由各个学校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为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让更多走进博物馆的观众能够了解博物馆、读懂博物馆。 ??策划相关主题活动,扩大博物馆社会影响。2016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Museums and Cultural Landscapes)。这一主题促使博物馆对它们的文化景观承担起责任,要求博物馆为其文化景观的管理和维护贡献知识和专业技能,扮演积极的角色。博物馆的首要任务,是保管好博物馆馆区内和馆区之外的遗产。博物馆的天然使命,是结合其周边开放状态的文化景观和遗产拓宽任务领域,开展自身的活动,从而在不同程度上肩负起责任。为此,我们特推出了“汉丰湖景区书画名家墨迹展”,提出博物馆是汉丰湖重要景观节点,汉丰湖本身也是博物馆的一件精致展品的理念。在结合开州建制1800年的节点上,我们策划了“辉煌开州??开州建制1800年特展”,以图文、实物展示了开州1800年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这些主题活动中有关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内容占了很大比重,也是对我们社会教育工作阶段性成果的汇总和检阅。 四、合理定位,做好文化文物创意产品 继2015年3月2日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后,2016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对推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作出部署。鼓励博物馆坚守博物馆公益性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藏品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以满足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望。如何更好推动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化创意产品,让“馆藏文物活起来”,是当前文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我馆也加大了文化产品开发力度,通过提炼文物文化元素,研发文化产品,延伸和拓展了陈列展览的展示服务空间,顺利地实现对博物馆文化的更深入、更广泛、更持久地传播。我们开发了具有开州历史文化底蕴、又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的系列文创产品。包括文物复仿制品系列(凤耳瓶瓷器、十二生肖青铜镜、馆藏皮影)、文房创意产品(“金戈铁马”笔筒、虎纹对镇)、生活用具(雨伞、纸袋)、文具创意产品(镇馆之宝拼图)、文物拓片、文博书籍、非遗衍生产品等七大类。5月18日参加重庆市首届文博创意产品博览会,创意 “皮影系列” 产品荣获重庆市首届十大文博创意产品奖,展览会上,创意产品“金戈铁马”笔筒、汉砖拓片备受观众喜爱。9月,开州博物馆被邀请参加第五届重庆市文化博览会,有幸与国家博物馆、陕西博物馆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院等国内顶级博物馆同台展出;11月7日,开州博物馆文创产品被重庆市文物局选定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国际文化博览会,让我们的文化创意产品第一次走上国际展会。 五、钻山塞海,强力推进文化遗产研究 目前文物管理所在专业能力方面是一个短板,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首先从资料整理入手,借助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成果,整理了开县文化遗产档案。 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题研究,2016年,我们通过和重庆市考古所的合作,共同完成了开州博物馆馆藏青铜文物保护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对开州故城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业态构成等做了一个专题研究,到目前为止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温泉古镇,我所也做了专题调查研究,其境内的历史文化、建筑状况及其保护方向我们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资料研究和编辑出版工作取得较大成果。目前已经完成了《开州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整理编写工作;《开州民歌大全》的收集整理工作也基本完成。预计2017年内可交付出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填表人: 刘炳束 联系电话:15870526668 报送日期:2017年0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