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重庆市三峡库区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防治研究所、重庆市开州区硫化氢毒性防治研究所、重庆市开州区传染病医院)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445178262X7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6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重庆市三峡库区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防治研究所、重庆市开州区硫化氢毒性防治研究所、重庆市开州区传染病医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研究、卫生医疗、技术人员培训与继续教育,保健与保健教育及相关社会服务。 | |||
住 所 |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街道安康路 | |||
法定代表人 | 何如钢 | |||
开办资金 | 272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开州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1950.3 | 86874.37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1487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对单位名称及住所进行了变更,单位变更为: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重庆市三峡库区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防治研究所、重庆市开州区硫化氢毒性防治研究所、重庆市开州区传染病医院);住所变更为:重庆市开州区汉丰街道安康路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情况 严格执行医院各类管理文件,我院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突出内涵建设,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能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凸显医院公益性。 二、具体开展的业务活动 (一)狠抓医疗质量,提升技术实力 1.严格医疗质量考核。下发医护质量过程督查通报12期,核心制度专项督查通报5期,特殊科室专项督查通报4期。召开医护质量通报会,对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并针对提出整改要求。 2.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制定了《2016年度核心制度及重要医疗制度考核方案》,以季度为周期,通过督查-整改-追踪检查(PDCA)循环模式进行督查,下发督查通报5期,指出缺陷225人次,下发整改通知109份,反馈整改报告109份。 3.推进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优化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控管理,落实按病种付费。2016年全院共有28个临床科室开展59个临床路径病种,完成2008例,同比增长68.17%;共开展了29个单病种付费管理,涉及11个临床科室,共计538例,累计结余107793.19元。 4.规范药事管理。为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2016年全院药占比为37.69%,同比下降7.7%;全院基药比为42.60%,同比下降4.2%;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09%,同比下降5.2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0.07DDDs,同比下降7.8%。 5.规范病历书写。2016年下发督查通报12期。每季度组织病历评审专家进行评审,2016年共抽查归档病历6492份,下发终末病历督查通报4期,处罚缺陷29人次,甲级病历率95.17%。 6.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开展医疗管理巡查,健全组织强化职责,加强门诊、会诊管理,加强手术质量与安全管理。 7.强化业务培训。加强针对性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加强“三基三严”培训考核,考核合格率100%,开展三级医师查房评比活动。 8.推动技术创新。采取激励措施推动新技术、高难度手术,疑难重症诊治,2016年开展人工移植血管内瘘的建立、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全椎体切除(En-Block)重建术等9项新技术。 (二)加强护理管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1.开展查对制度专项整治活动。通过清理问题、修订操作流程、培训、督查、考核、竞赛等多种措施,护理查对不良事件由去年46例下降至17例,下降63.04%,未发生因查对不到位2级及以上护理不良事件。 2.加强护士长管理。护理部蹲点现场指导与经验交流,提升管理能力;定期召开护士长例会,组织护理管理培训,召开护士长例会12次,护理管理专题培训4期;全年共有护士长31人次先后到“三甲”医院学习取经,吸取管理经验;建立护士长微信交流群,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加大护士长考核力度,制定《护士长管理及考核实施方案》,提高工作中计划-执行-控制-改进能力。 3.促进专科护理发展。优化护理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配备符合要求;明确发展方向,拟定十三五护理人力发展规划;建立激励机制,改革专科护士考核模式;强化师资建设,择优选派11名护理人员参加市内护理师资培训。全年开展院内护理教学培训6次,护理教学查房4次,创新采用并推广CBS+PBL护理教学查房,以培训促提升,以专业促发展。 4.强考核促改进。全年组织月目标考核、护理质量与安全持续整改反馈表各12期;专项检查6次,夜查房及行政查房116次,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4次,优质护理医护满意度调查2次,发放调查表共计3354份,发现护理质量缺陷493人次,下发护理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反馈表647份。 (三)加强患者安全管理,规范投诉减少纠纷 1.重视患者安全。(1)医疗安全,加强特殊科室管理,每季度为一个检查周期,针对本季度重点检查的特殊科室进行循环追踪检查并下发督查通报。共下发特殊科室专项督查通报4期,发现缺陷27人次,下发整改通知6份,反馈整改报告6份。(2)护理安全,实时关注护理不良事件网上上报系统,对不良事件进行追踪、审核,并进行统计、分析、整改、反馈,完善安全措施;每季度举行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会及安全警示教育,杜绝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严格压疮申报管理,提高压疮护理质量;以专科疾病为依据,制作护理应急演练脚本,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反应及处置能力;组织静疗护理小组成员召开工作座谈会,推动医院静疗护理工作发展。 2.不良事件管理。2016年不良事件报告总数364例,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不良事件漏报或者隐瞒不报的共9起,其中引发投诉的5起,形成纠纷的4起。通过不良事件报告的反馈,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积极予以整改,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了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3.加强纠纷管理。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投诉管理,畅通投诉渠道,及时调查处理,化解矛盾,加强投诉纠纷隐患排查工作,制定了投诉纠纷隐患排查方案制度,每月定期分片进行排查,排查隐患106例次,排除投诉纠纷隐患75例次, 2016年全年总共发生医疗纠纷20起,同比减少5例,全年未发生恶性医疗纠纷。 (四)突出医院学科优势,提升科研教学水平 1.加强学科建设 一是健全一、二级学科。进一步促进中医科、核医学科、血液科、内分泌科、海扶治疗中心医疗业务发展。二是积极创建市重点专科、特色专科,2016年完成检验科、重症医学科终末验收,肾内科重点专科,肿瘤科、耳鼻喉特色专科,普外科、儿科区域性重点专科成功立项。至此我院重点(特色)专科增至10个,医院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 2.推进科研教学 (1)科研稳步发展。成功申报市卫计委项目8项(面上项目3项,指导项目5项),区科委项目21项,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1项;共发表论文80篇,其中SCI论文1篇、CSCD(C)论文5篇、CSCD(E)论文2篇,论文质量明显提升。 (2)教学再创佳绩。完成市级住院医基地申报与评审工作,我院内科、放射科等6个专科申报成功;积极参加重庆医科大学教学医院讲课比赛,两名参赛选手分别获得了一等奖、最受学生欢迎奖,二等奖的佳绩。 (3)圆满完成继教任务。申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2项,组织全院性大讲座40余堂。参加好医生或华医网继教学习的总人数1268人,完成率98.11%,超过了学分完成率95%的目标要求。 (五)落实医保政策,规范医疗行为 1.修订考核方案,加强控费管理。修订考核方案及考核细则,下发医保指标动态管理通报12期,下发整改通知书、分析报告各4期,完成临床医保工作目标考核12次,下发考核通报12期,共扣款346,784元。 2.改变培训模式,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医保政策培训;举办案例剖析会,增强了医护人员对医保限制的理解;组织医保知识考试,提高医护人员政策的知晓度。 3.运用信息平台,管控医保工作。建立了医保指标查询报表随时查询;医保药品和项目限制提醒;动态显示医保指标;完善交通事故报销系统;实现了职工医保民政救助一站式结算系统;建立了处方超剂量监控平台、自费耗材查询平台、超千元监控平台、重复住院查询平台等。2016年我院获得了中国医院协会医保专委会颁发的“医保示范岗位”称号。 (六)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能 1.加强院感控制。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注重质量控制,开展培训和职业防护,加大监测管理力度,医院感染发病率0.36%,医院感染现患率3.24%,医院感染漏报率3.43%,医院感染控制十三项核心控制指标均未超标,达到业内相关指标要求。 2.强化公卫管理。完成健康促进医院创建工作,认真贯彻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各项疾病监测报告管理工作,开展慢性非传染性及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报告,规范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和放射场所管理。 3.加强人事管理。2016年新聘任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31人,副高10人通过答辩,正高6人通过答辩;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录用2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8人,本科学历14人。 4.规范财务管理。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编制2017年预算;完善全成本核算机制,共编制成本报表36份,成本分析报告四份,完成病房床位费成本测算;印发收费工作行为规范等制度;开展收费窗口服务质量活动,提升患者满意度;严格执行医疗物价政策,规范收费行为。 5.强化审计职能。本年度完成专项审计五项,经济合同付款执行审计280项,审减82,637.13元,建设工程结算咨询费审计26项,试剂供应合同结算审计等。 6.夯实后勤保障。完成了地下车库建设并投入使用;引进“医管家”,后勤保障更规范更有效;积极开展实施相关节能改造工作,直线加速器机房的建设现已完成主体封顶。我院被重庆市卫计委评为生态文明示范医院,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评为“国家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示范项目”。 7.规范设备管理。加强卫生材料使用控制,完成设备及维修采购。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完成设备招标采购8批、设备维修招标采购5批,共计2574万元;建立设备维修档案。全院5万元以上设备共计360件,分别建立档案记载设备使用、保养及维修等信息。 8.重视消防安保。加强治安安全,建立日巡查,月检查,季度考评机制;注重消防安全,提高了医务人员应对初期火灾的能力;严格特种设备、危险药品管理。 9.提升宣传影响。建立了“开医宣传”微信群;加强了医院对外宣传载体建设,全年组稿、编辑动态新闻稿件123篇;加强标识制作及维护管理,全院标识完成更新计万余件。 10.加快信息化建设。完成信息平台采购及方案评审工作,完成手麻系统建设,完成门诊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住院病区信息系统顺利升级上线,顺利完成机房硬件设备建设,完成供应室追溯系统建设。 11.推进绩效改革 历时近一年,经过现场实态调研、管理体系优化、绩效与薪酬方案设计、绩效与薪酬方案实施实施四个阶段,初步建立了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 三、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社会效益:1.响应精准扶贫,深入农户提建议,收购产品促增收,健康帮扶取得实效,助学帮扶显真情,全年医院62名帮扶责任人深入南门镇贫困户家中267人次,去慰问品、慰问金4951元,年共收购生猪、红苕、大豆、家禽等共计12457元,减免医药、检查费共计10505.3元,助学帮扶129000元,捐赠扶贫资金25万元。 2.落实对口支援,派出了9名医务人员(高级职称3、中级职称7人),查房指导568人次,开展学术讲座45次,开展新技术13项;修订医院管理制度10项、解决医院急需3项,新增服务项目3项,免费培训进修10人次捐赠了价值约180的医疗设备。 3.新增便民措施,修建地下车库,给群众就医提供了方便,切实解决了职工上班停车难问题;优化出入院流程,院病人满意度由原来的84.96%提升到98.55 %。 4.承担社会任务,选派骨干进行援外援藏任务,得到了受援地区、国家的认可和高度评价;积极参与社会救援,做到了组织到位、救援及时、政府放心、社会满意。 (二)经济效益:全年总收入9.43亿元,同比增长13.97%,其中业务收入7.59亿元,同比增长5.59%;2016年完成门急诊67.2万人次,同比增长0.67%;出院病人6.67万人次,同比增长4.11%;手术台次12787台次,同比增长5.9%;平均住院日8.31天,同比减少0.13天;病床使用率104%,病床周转次数45.40 。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1.少数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不足,与患者家属沟通不到位,导致不良事件和医疗纠纷发生。 2.护理高职称、高学历人员较少,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开展较少,专科护理缺乏特色,低年资护士三基知识不扎实,专科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3.部分科室科研教学重视程度不高,科研项目结题不及时,教学资料不完善;护理科研人才匮乏,护理科研骨干队伍尚未形成,科研成果较少。 4.部分科室对医保指标理解不全面,偏重于控制次均费用,而报销率和自费率等其他指标控制不到位, 5.部分科室对健康促进工作不重视,工作落实不到位,控烟工作困难,监测病例报告意识淡漠,缺乏主动性,个别医生甚至瞒报。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加强内涵建设为主线,以顺利通过三甲复评为总目标,以完善绩效管理新体系为抓手,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力求在学科建设,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实用医疗技术的应用,教学科研,医保管理,绩效体系完善、信息化建设、行政后勤管理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三)主要措施 一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二是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四是提升科研影响力,提高教学水平;五是加强院感控制,确保医疗安全;六是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履行社会职能;七是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八是加强行后管理,保障医院运行正常;九是加强党风行风监督,树立行业形象;十是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职工身心健康。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名称: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 登记号:574201500234510151 有效期:2016年4月12日??2031年4月11日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填表人: 谭秀丽 联系电话:15123218939 报送日期:2017年0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