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4787466989K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5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开县厚坝镇农业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开县厚坝镇农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三农”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重大技术的开发、推广,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农业灾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森林火警预防预报;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测;水利建设和农机安全监理;农民公共培训教育和农业公共信息服务。 | |||
住 所 | 开县厚坝镇大坝村6社 | |||
法定代表人 | 王光明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开县厚坝镇人民政府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36746.96 | 536746.96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16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变更事项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15年度,厚坝镇农业服务中心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农委的业务指导下,坚持以农业发展为主线,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中心全体人员紧跟时代步伐,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围绕本职工作,严格单位内部管理、强化农业科学技术推广、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年来,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进展顺利,农技、林业、农机等工作成效明显。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知识学习,完善单位管理制度,以制度严管理 中心人员高度重视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除按时参加政府组织的学习外,根据形势和发展需要,认真加强党在农村各项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根据业务工作需要,自觉抓好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严格加强中心内部的管理,中心全体人员严格按照政府的各种规章制度办事。同时,中心制度了内部管理制度,坚持值班、出勤、请销假、考勤制度。 二、围绕厚坝实际,强化产业结构调整,以特色促发展 根据厚坝实际,紧紧围绕“水韵厚坝?生态田园”的发展定位,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认真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夯实基础设施建设,聚合产业发展要素,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了山上粮食作物、中山经济林木、坝下水产养殖的产业结构格局。以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在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上下功夫,用科学技术指导生产,狠抓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正确引导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农民群众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技术推广促进经济发展。 1、土地流转增效益。按照“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采用政府牵头、农民自愿、企业对接的办法,以土地入股、稻谷折价、现金结算等方式,全镇集中、分散流转土地22500亩,解决了农民外出务工后土地闲置撂荒问题,农民增加了收入480 万元。 2、两色发展有特色。 按照县委“特色、绿色”发展战略,根据我镇实际,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中高山持续发展水稻、玉米、土豆、红薯等传统农作物,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和商品率,走高效、安全、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路子;在坝下推进厚坝农业园区建设,引进农业企业23家,申报微型企业已达66户,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基本形成晚熟柑橘、特色水果、淡水养殖、畜禽养殖、花卉园林、优质葡萄、大棚蔬菜、食用菌“七大特色产业”,农业经济成功转型,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合理引导人口有序向县城、场镇、美丽乡村转移,促进居住人口有序市民化;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四大生态涵养能力。即涵养场镇生态,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保持场镇街道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涵养森林生态,加快生态经济林建设,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农业生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范畜牧养殖及排污管理。涵养水系生态,实施污水管网、排污设施改造和河道管理,确保流域水质达到I类标准。大力发展我镇绿色产业。 3、柑橘管护显成效。一是按照县果品站技术要求,积极协调项目业主,落实村级监督管理职责,加强绿化长江幼龄果园管护,3200亩幼龄果园管护年度检查验收全部达标;二是创新管理模式,对厚坝村、石龙村近3000亩柑橘进行了流转,落实管护措施,达到企业、农户双赢的目的;三是改进防治措施,组建专业队伍,强化柑橘大实蝇防控力度,全镇4280亩柑橘大食蝇防控效果显著,年度检查验收合格。 三、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意识,以科技增效益 我们本着以提高农民科技水平为出发点,强化农业科技推广,积极配合县农委及县其他部门,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阳光培训、移民培训等契机,认真组织农民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农业技术本领,增强农民的学科技、用科技观念,提高农民的科学管理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农业服务中心全体人员的专长,在不同季节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开展技术指导,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今年以来,组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致富带头人参加县农委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期,17人参加培训。举办农业科技服务农业技术培训班13期,培训650人次,根据农时季节,组织科技人员下村服务150人次,无偿发放技术资料1500份,为发展我镇农村经济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搞好试验示范,以点带面,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狠抓粮食作物病虫草鼠的测报及防控工作,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等主要粮食作物30000亩,粮食产量比去年增产1050吨。 四、落实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以政策助致富 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加强各项惠农政策宣传;积极配合村社干部,走村入户,认真调查核实,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以政策带动农业生产发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帮助农民致富。一是认真落实粮食直补政策。为了搞好粮食直补工作,组织召开了粮食直补专题会议,严格村社责任,严把种粮直补申报审核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粮食面积准确无误,确保按面积、按标准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2015年共申报发放一般农户种粮直补21788亩155万元。二是严格种粮大户补贴政策。加强种粮大户补贴政策的宣传,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种粮大户的申报资料、种粮面积进行实事求是的核实,认真开展了2015年种粮大户核查工作,依据材料、现场、入户取证和证据审查结果,以及运用常规用种量等计算方法,对种粮大户补贴面积进行综合认定。补贴50亩以上种粮大户4户1976亩45.45万元。核实2016年种粮大户1户、440.5亩,三是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良种补贴1.8万亩、23.7万元,四是农用物资发放到位。根据各村油菜种植面积,分配发放油菜种子200公斤、硼肥500公斤。四是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兑付到位。我镇已补偿2015有退耕还林9829亩、1228638.9元,公益林30121.2亩,落实补助资金353924元,目前已全部兑现给农户手中。五是认真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按照补助标准,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25户8750元。 五、强化森林资源管护,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以管理巩固成果 1、领导重视,强化队伍建设 为了加强我镇森林资源管护,根据县林业局要求,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林业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制定了相应考核办法,层层签定了责任书,完善了管护人员,组建了应急抢险队伍,落实了工作经费,保障林业工作正常运行。 2、强化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充分利用政府工作会议、安全工作例会、专题标语、森林防火警示碑方式,加强林业法律、法规、条例、森林防火等知识宣传,强化森林管护责任、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对森林发展管护的重要认识。做到家喻户晓,从而加强了林业执法力度,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全年书写大型标语35幅、重点林区要道口修建永久性森林防火警示碑8块、利用会议、赶场日宣传16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份,在森林防火警戒期利用宣传车宣传30余次。 3、巩固成果,落实管理职责 为了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各村配备了专职管护人员,全镇有森林管护人员7人,政府落实了管护人员经费,增强了管理人员信心和工作职责,促进辖区内的生态林保护。在县林业局的技术指导下,认真开展退耕还林自查,对自查中成活率、保存率达不到要求和抚育管护不到位的,督促退耕农户开展了补植补造,保证了造林质量。林业组安排专人,不同季节,深入林区进行了森林病虫害调查,按时完成了森林病虫害春季和秋季普查工作。按县财政局、林业局的统一要求,将退耕还林直补、公益林自主管护资金严格兑现到农户,强化了农民的自我管护责任。 4、突出重点,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常年性的工作,为了加强林业管理,始终绷紧森林防火这根悬,制定落实了管护人员工作考核细则,全年开展了4次森林防火业务培训,加强林业管护人员的责任心,使之工作不松懈、思想不麻痹。政府安排了管护经费,配备了防火器材,打有准备之战,做到后勤能保障到位,全年没有出现森林火灾。 六、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着力提升监管能力,以管理保安全 1、夯实基础,提升监管能力 按照“政府负总责、县乡机构强、监管到村社、检测全覆盖”的总体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健全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四大体系”。一是完善行政监管体系。确定了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落实了村社食品安全协管员兼任农产品安全协管员,健全农产品安全巡查制度、投入品监管制度和普法宣传培训制度。二是完善风险监测体系。健全农产品及投入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扩大例行监测、监督抽查、风险评估的品种和范围,做到常规监测与临时抽查相结合,监测品种全覆盖。三是完善执法检查体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纳入农业综合执法范围,加强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四是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实施“一岗双责”制度,落实产业发展部门既要发展产业,也要承担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在发展生产的同时,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2、依法履职,落实监管任务 按照现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职能职责的分工,中心认真履职,切实开展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一是落实农产品从种植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管职责,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加强农药、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监管。进一步加强高毒农药管理,严格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实施农药监管备案制度。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宣传和科普教育,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和技能。四是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监管,积极配合县农委,在农产品生产、销售、运输、加工等环节,强化农产品质量抽查、检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抓住根本,推进标准化生产 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其开展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引领作用。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主动开展“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不断扩大认证的农作物种植面积。 七、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强化农机服务水平、以监督严管理 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任务。精心组织落实农机具补贴政策、强化农机服务质量与安全监管和执法、大力推进农机技术培训和推广,进一步提升农机管理服务水平,取得了较好成效。 进一步将便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通过转变作风,提高了农机补贴工作的办事效率。全年共为25户农机户及农业公司办理农机补贴手续25份。补贴资金做到公开透明,补贴资金8750元。 为了确保春耕、春播、夏收期间农用机械安全使用,避免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结合农村道路交通整治、安全生产月等专项行动,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行动期间,在农机车辆集中地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及安全生产宣传。配合安监、交通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通过检查、执法,进一步提升了农村道路交通的安全形势,并使得农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显著提高,确保全年农机安全无事故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以来,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清醒的认识到, 我们的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技术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科技培训工作形式有待创新等等,还有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农业科技投入不足,致使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相对脆弱,难以真正实现旱涝保收.由于种粮效益仍然偏低,加上近年来受气候和病虫害的影响,农民种粮出现减产减收现象,一定程度挫伤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还要不断提高业务服务水平,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农业科技投入,把我镇农业生产提上一个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填表人: 方宁 联系电话:18223677668 报送日期:2016年03月03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