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开县民政局-开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心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4358707641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5  年度)

 

 

 

 

 

 

单 位 名 称

开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开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保障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贯彻政策法规,指导基层低保工作;负责低保审批和动态管理;牵头信息比对,开展定期检查;负责基层业务培训和低保年度考核;负责低保信访案件调查和处理;负责专项救助对象身份认定。

   

开县开州大道中段231

法定代表人

谭显安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开县民政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

35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15年开县低保工作以兜底脱贫攻坚为核心,以低保条例为依据,以信息比对为抓手,以依法施保为目标,打造开县阳光低保、满意低保。2015年组织发放城乡低保1.17亿元,惠及2.6万户5.4万人;城市低保稳中有降,农村低保保障面由1%提升到2.15%,保障对象更加准确,保障比例更加合理,更多困难群众享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 一、严格政策宣传 将201512月定为开县首个“低保政策宣传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低保政策宣传活动;统一制作印有监督电话的低保政策宣传布袋5万个,宣传手册10万本和宣传资料20万份,口袋提到哪里,政策宣传到哪里;在《开州日报》、《开县手机报》分别开设为期一个月的低保政策特别是扶贫兜底政策宣传专栏,覆盖各级领导、基层干部、部分群众、民政对象、离退干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20余万人;采取小组会、院坝会、村(居)民座谈会等形式,到集镇“摆摊设点”,送政策入村到户。 二、严格资格认定 始终以劳动力系数为依据,核准家庭收入,认准对象是否符合条件。一是坚持亲临现场,通过“一听二看三访四查”(听本人介绍;看相关证件、看房屋装修;访街坊邻居、访村居干部、访相关单位;查家庭成员、查家庭财产、查收入状况、查消费水平),准确判断是否符合低保条件,不弄虚作假。二是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基层与老百姓促膝长谈,沟通交流,倾听民声,宣传低保政策规定,调研过程中注重倾听群众意见,及时向上级转告基层呼声较高的建议,做到政策来源于基层,服务于基层;三是坚持为民解忧,对个别家庭确实困难但又不符合低保条件的,按“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救助原则,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争取临时性的各种救助,帮助困难家庭渡过难关,不因退出低保而再次返贫,确保“退得出,稳得住”。 三、严格审批流程 依法施保是提升低保质量的核心要求,始终依托“七步流程”(户主申请、审查受理、调查核实、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局审批、资金发放),严格“五个不批”(不按照规定程序操作的不批,未经调查、评议和公示的不批,资料不齐的不批,评议公示后群众有意见的不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不批),促进“五个规范”(低保政策、办理程序、资金运行、动态监管、基础工作),把好“四个关口”(把好审批质量关,把好基础档案关,把好动态管理关,把好资金兑现关),实现“一个目标”(应保尽保,不应保坚决不保)。 四、严格信息比对 为解决低保家庭收入核查难、民政核查手段缺失的问题,确保低保“该保才保”,我局始终严格执行城乡低保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机制。该机制由县政府牵头,县民政主导,在民政、国土房管、人社、税务、工商、交通、金融等部门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审核低保对象的存款、股票、纳税、房产、车辆、工资、保险等,真实掌握家庭经济收入,准确认定家庭财产状况。目前信息比对已成为低保审批的必要环节,也是各级审计的核查手段。 五、严格监督管理 始终坚持以信息比对为核心,以入户核查、近亲属备案、低保金领取签字确认、长效公示、114阳光政务为手段的“1+5”监督管理措施,坚决杜绝平均分配、二次分配、“人情保”、“关系保”等各种执行走样问题,确保监督措施落实到位,群众满意度得到提升。 六、非常规手段完成低保兜底脱贫攻坚任务 (一)明确任务。与市民政局核对、县相关部门衔接,筛选出全县A类建卡扶贫对象14522人(其中应纳而未纳入的有13665人)。(二)建立机制。与扶贫建立数据交换机制,定期掌握低保兜底进度情况;与财政建立资金协调机制,筹集低保兜底所需资金缺口;与乡镇(街道)建立民政脱贫攻坚周报制度,各民政办在每周五向县民政局报送兜底脱贫进度。(三)召开会议。1019日召开民政“两线合一”工作布置会,129日召开民政脱贫攻坚推进会,1220日围绕全市民政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再次召开推进会议。(四)出台文件。根据市相关文件精神,出台了开县《关于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发挥低保兜底作用的通知》(开民发〔201561号),构成脱贫攻坚“1+1+13”政策体系。(五)狠抓落实。一是调标准。从2015101日起,将全县农村低保标准由215元提高到230元,实现农村低保标准线与扶贫标准线的“两线合一”,为兜底工作打下基础。二是明条件。将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缺乏自我发展能力,无法通过生产扶持、就业发展、搬迁安置和其他措施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纳入低保兜底范围。三是严程序。参照扶贫部门的收入认定情况,合理计算家庭收入,严格执行初提名单、调查核实、确定对象、公示上报、联合审批等“五步流程”,严禁徇私舞弊、优亲厚友,严禁人为限制或扩大兜底范围,严禁人为控制兜底标准和水平,做到“该兜底的一个不漏、不该兜底的一个不进”。四是求实效。截止229日开县实际兜底19647人,完成任务数的135.29%,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总数(20162月末最新数据为75752人)的25.9%;兜底后开县农村低保保障面由1%上升到2.15%,与全市平均水平更加接近,保障面更加合理。 尽管取得上述成绩,但工作中仍有一些缺点和不足,如处理遗留问题(移民、下岗、残三轮等群体低保)时态度不鲜明,顾虑过多(不清理群众不满意,清理存在严重稳定隐患)。来年争取取长补短,狠抓本职工作,争取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一是继续巩固低保兜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开展低保兜底工作。二是抓好《重庆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修订,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水平。三是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建设,形成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四是完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实现与相关部门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五是规范“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指导全县建立统一受理窗口,健全完善申请受理、分办转办、结果反馈等工作流程,健全部门合作机制。六是做好城乡低保常态管理,严格审核审批、民主评议、公开公示和动态管理,落实好低保调标工作,加强低保的监督检查,开展低保工作绩效评价,兢兢业业做好低保日常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谭先安  联系电话:18996668621  报送日期:2016033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