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政协开州区十五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49号建议的复函
王宗胜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引领产业革新,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第049号)收悉,经与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对全区推进产业强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你的分析建议与以上要求正好吻合,我们正从各方面抓紧办理落实。
一、关于强化产业规划与统筹协调,凝聚改革合力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已建立“面对面”对话、“一对一”走访、“问计于企”调研、“鸿雁兴开”外联等工作机制,印发《区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清单》,区委、区政府坚持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企业家座谈会,36名市管领导干部每人固定联系2家重点民营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走访服务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网格化开展市场主体调查摸排工作,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二是解决企业难题。持续深化“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畅通政企服务“最后一公里”,累计帮助企业化解困难问题440余件次,企业满意度评价达100%,助企服务综合指数居全市前列。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走访小微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达10.3万户、覆盖率100%,收集各类诉求1009条,形成融资“推荐清单”1007条。协调银行发放贷款8.6亿元、需求到位率57%。累计授信金额达到10.8亿元,发放贷款11.39亿元。三是用好政策支持。根据《重庆市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若干政策举措》《重庆市支持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等文件,结合我区实际,细化政策措施,清单化落实“政策包”“工具箱”,指导中科玄武岩新材料、冪天通讯等6家企业申报市级补助资金,协助紫建电子、德凯实业、景铄合金等8家企业争取到位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121万元,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减税降费退税1.11亿元,帮助各类主体在开州“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二、关于优化产业载体与场景拓展,激发发展活力
一是构建产业支撑。开州区正以打造全市重要绿色工业集聚区为目标,实施规上工业增加值6%增长、亩均税收4%提升的“双增”计划,开展“大抓招商工业强化年”专项行动,瞄准电子信息、智能家居、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建立产业链招商图谱,形成6个产业链招商工作组,重点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力强、资源契合度高的优质项目,今年一季度“三集中”活动,共计集中签约项目33个,投资金额165.97亿元,涵盖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生态保护、对外开放等多个领域。二是打造文旅产品。开州是大巴山生态休闲与高峡平湖旅游的协同发展区、秦巴古廊道文化线路的主要节点和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试点,是全国第10个“中国厨师之乡”以及全市17个重点商圈之一,文旅资源极为丰富。目前,我们正聚焦大三峡大秦巴结合部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目标,全力打造渝东北川东北旅游集散中心和汉丰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持续推出红蓝绿金“四色”旅游产品,累计建成A级旅游景区11家、其中4A级景区7家。三是吸引资本合作。生物医药产业园、汉丰湖旅游度假区、浦里新城等百亿级项目,将作为我区吸引社会资本合作重点推介项目。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规划建设3.6平方公里,主要投资现代中药、生物医药、生物原料药、医疗器械、医用商贸物流;汉丰湖旅游度假区项目计划总投资140亿元,打造集文化体验、运动休闲、生态观光、特色商业、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度假目的地;浦里新城项目总投资300亿元,建设浦里新城基础设施、商业综合中心、教育中心、科创中心等,计划形成以现代工业、服务业、物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三、关于培育产业标杆与业态创新,提升竞争实力
一是加强梯度培育。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新培育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家、瞪羚企业2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和科研专项,大力推动“高”“新”资源向高新区集聚,累计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达1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4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总量分别位列山区库区第一、第二、第三。积极支持经营主体“个改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储备上市企业11家,新培育“四上”经营主体99户、总量达841户,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家。二是加力创新驱动。推进数字赋能实体经济,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数字化变革、智能化改造,2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认定,10个食品及农产品产业数字化转型项目纳入2025年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库,累计建成数字化车间5个。数字经济产业园投入运营,市级智能工厂实现“零突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8.9%。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全周期全链条的工作体系。三是加强品牌打造。加强线上销售业务拓展,依托“1+4+N”品牌创建体系,提升本地产品品牌效应,增加附加值。“紫水豆干”入围市级“爆品”清单,“开味开州”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50亿元,“开县春橙”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100强”。瑞桑鸡蛋实现自营出口,带动进出口总额实现4.2亿元、增速高于全市40个百分点。“开州金厨”品牌通过国际舞台展示实现破圈,亮相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与全球4000余家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年孵化创业企业200余家,形成“名厨+名店+名菜”的立体化品牌矩阵。
四、关于加大产业推广与宣传力度,扩大开州魅力
一是印发推介材料。从独特区位、四张金名片、基础条件等三大方面编撰印发推介材料,精心策划包装天然气绿色化工产业园、中药城、生物医药产业园、城市中央厨房产业园等10大招商项目投资机会清单。二是举办赛事活动。高水平举办马拉松赛、“水上欢乐季”系列体育活动暨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全国大学生皮划艇锦标赛等系列赛事活动,参赛人数增长36%,带动20万游客来开旅游观赛,得到央媒、市媒的多次宣传报道。三是组织企业参展。积极组织30余家企业,参加西洽会、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鲁渝消费帮扶产销对接会、江津富硒美食文化节、全国农商互联展销会、厨师节等展会活动,提升开州产品影响力。
衷心感谢你对产业革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复函已经周义琴书记审核,黄成涛常务副区长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你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开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