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庆市开州区委社会工作部关于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45号提案的复函
田静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提升城乡社区工作者能力的建议》(提案第045号)收悉。经与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始终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基础工程,紧紧围绕“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目标,从职业发展、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等维度系统发力,全面夯实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基础。
一是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构建分级分类培训制度,以市级示范、区级集中、行业专业、镇街普遍培训实现社区工作者全覆盖,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 “擂台比武” 6场,切实提升党建、治理、服务能力。调研培训需求制定年度计划,融入案例教学、现场观摩、互动研讨等丰富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生动性与针对性。强化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每年组织发动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提供免费考前培训,对新获证人员给予500、800和1000元的一次性补贴,并为持证社区工作者发放职业津贴。
二是不断健全职业发展体系。聚焦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近三年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7名、招聘乡镇事业单位人员12名,190名社区 “两委” 其他成员列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建立补贴自然增长机制,出台《关于加强村(社区)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的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构建 “三岗十级” 动态调整体系,实现补贴随任职年限、表彰奖励等调整。2021年以来,城市社区专职干部工资增长19%、农村增长26%。
三是持续减轻基层负担。严格执行《涉村(社区)事项“四清单一目录”》,明确社区工作事项清单59项、工作负面事项清单8项、依法出具证明事项清单5项、不应由村(社区)出具证明事项清单32项、工作机制目录7项,并配套落实村(社区)工作准入事项管理办法,清理规范村(社区)挂牌6000余块。指导镇街优化对村(社区)工作考核方案,清理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票否决”等超出村(社区)职责范围的考核事项,切实为基层减负。
四是逐步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出台《开州区城市社区和社区工作者考核办法》,坚持考用结合,将考核结果与工作绩效、岗位等级、选拔任用挂钩,社区工作者个人年度考核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的,分别按照基础绩效的1.2倍、1倍、0.8倍发放年度绩效考核,考核不称职的不发放。同时分别按提前1年、正常晋升、延迟1年、延迟2年晋升岗位等级,推动社区和社区工作者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担当作为。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等部门,在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建立区级骨干培训、乡镇(街道)全员培训的分级培训制度,构建以初任培训、在职培训、专项工作培训、实践锻炼为重点的社区工作者培训培养工作体系。突出实战实训,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现场观摩等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社区工作“全科人才”。
二是积极保障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构建“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两委”其他专职成员—专职工作人员”四岗薪酬体系,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指导乡镇(街道)与社区工作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推动缴纳住房公积金,进一步提升获得感与归属感,解决后顾之忧,使社区工作者能够全身心投入社区服务工作。
三是科学谋划社区工作者发展空间。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工作者作为各级党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人大代表候选人、政协委员人选。鼓励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学历教育和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注重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发现培养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招录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
四是严格规范社区工作者考核管理。督促乡镇(街道)对社区工作者加强日常管理,实行年度差异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社区工作者调整岗位等级、续聘解聘、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依法罢免、辞职、违法违纪或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不履行岗位职责、无故旷工等人员的退出机制。
衷心感谢你对社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复函已经盛兴龙部长审核,陈华东副书记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你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中共重庆市开州区委社会工作部
202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