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14号提案的复函
重庆市开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14号提案的复函
涂浩委员:
您提出的《推动开州特色文化实化和物化的建议》(建议第1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发展潜力
开州的文化自然资源丰富独特。开州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小江支流回水末端,北依巴山,南近长江。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分布着山地、丘陵、平原三种地貌类型,大体呈“六山三丘一分坝”格局,在上亿年的自然演进下,形成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以此诞生出绵延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元融合的农耕文化、顾全大局的移民文化和敢为人先的红色文化等优秀文化。在4000来年的文明浸润下,形成了悠远深厚、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衍生绵延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元融合的农耕文化、顾全大局的移民文化和敢为人先的红色文化等优秀文化,为开州打造文旅精品和文创产品奠定了重要基础,提供了宝贵资源。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设施,全面推进文旅融合。一是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补齐城乡文化基础短板,优化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基础设施布局,形成区有机构管理、乡镇(街道)有网点支撑、村(社区)有专人负责的文化设施管理网络。二是推进“区级文化设施提升工程”。以“库区一流、全市知名”为目标,推动区级文化设施在类型布局上补缺、在规模功能上提档,提升文化设施现代化服务能力。重点提升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快推进盛山片区、丰乐片区文化设施建设,浦里文化产业园文化设施建设等。三是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标准化。对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均等化建设。重点打造5—10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打造20—50个乡情陈列馆示范点。确保到2025年,全区公共文化设施达到市级实施标准。
(二)做活一批文化体验旅游产品,打造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植入帅乡文化、移民文化等元素,传承历史文脉,弘扬优秀文化,提升城市人文品质。结合城区、景区、度假区资源,开发一批特色文化体验游产品,建设一批文化主题公园。一是依托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及故居、杨柳关红军战壕遗址,打造红色文化体验产品。二是挖掘大巴山文化及民间传说,打造秦巴文化体验游产品。三是依托开州举子园,打造国学文化体验产品。四是依托汉丰湖湿地公园,打造环湖观鸟、湿地观花、湿地研学产品。五是依托乡村旅游,挖掘农耕文化,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体验产品。六是依托温泉古镇盐业史、巴渠县发展史等打造盐文化体验、茶文化体验产品等。
(三)丰富景区景点文化内涵,全面提升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品质。深度挖掘和整理景区人文资源,把文化元素植入景区景点、融入城市街区、嵌入美丽乡村,讲好开州故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导游词,强化文化记忆,营造文化氛围,彰显城市文化魅力,打造城旅融合的典范。围绕“移民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及开州人文故事,科学规划环汉丰湖生态走廊文化节点,提升环湖生态库岸文化品质。挖掘刘帅精神,增强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及故居红色产品体验感及仪式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以“秦巴文化”为主题,打造北部生态长廊,再现千年古道的遗存文化;以“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为主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特色乡村旅游。
(四)建成一批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展现开州特色文化魅力。大力保护、挖掘、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区,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加大“秦巴文化”“盐文化”“茶文化”挖掘,挖掘开州盐、茶文化发展史,梳理温泉古镇民俗文化及传说故事,将盐茶文化、商贸文化、挑夫文化、地名故事、风情习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于节点及产品打造,打造一批“秦巴驿站”“茶客人家”“巴渠茶”等特色品牌,拓展演绎王莽追刘秀、刘秀避难满月、温泉点灯、赛马的故事,丰富秦巴古道、大雪宝山旅游文化内涵。重点建设温泉古镇、大进巴渠茶园、汉丰寨文化旅游项目。打造一批茶文旅体验馆、甘蔗文旅体验馆、农耕文旅体验馆等。
衷心感谢您对我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复函已经王斌主任审核,田贵虎副区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开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2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