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38号提案的复函
开州教函〔2021〕100号
重庆市开州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38号提案的复函
冯帆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改善我区中小学学生视力的建议》(提案第038号)已收悉。您提出“学生课业负担重、睡眠不足,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不规范,学校对眼保健操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电子产品使用过多”等问题带给学生视力的影响,并建议“要做好学生视力健康体检工作,开展眼镜检测,指导合理配镜工作”,见解深刻,内容全面,为促进我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经与区卫生健康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区教委积极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2019年区教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的通知》(开州教体卫艺〔2019〕3号),2021年印发了《健康中国开州区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方案》(开州教体卫艺〔2021〕1号),对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一) 开展宣教活动,提升学生爱眼护眼意识
一是认真组织开展“爱眼日”活动。各校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征文比赛、手抄报评比等,大力开展全国“爱眼日”的宣传教育活动。今年6月2日,全区“爱护眼睛 拥抱光明”6.6爱眼日活动在汉丰四校成功举办,强化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爱眼、护眼意识,营造了爱眼、护眼良好有效氛围。二是举办“规范用眼,预防近视”的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学校请专家到校从产生近视的原因、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重点对保护眼睛的基本常识(如坐姿、看书、眼保健操、眼部的调节等)进行示范指导,并通过形象生动的举例说明使学生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二) 增加户外运动,强力落实“两操”
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强力落实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2次的眼保健操。
(三)加大减负力度,确保学生休息时间
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持续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严格按照“零起点”正常教学,加强教研教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要求学校年级组和学科组对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落实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四)加强家校共育,严控“屏幕时间”
一是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二是加强家校共育,积极引导家长监督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合理规范其使用时间和方法。建议家长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屏幕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屏幕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要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屏幕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五)加大改造力度,完善设备设施
为有效控制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卫生视觉环境进行了大力改造,加大了设备设施的更新投入。目前,全区教室照明整改达1800余间;近年来,配备了4种型号的学生课桌椅,共111638套,基本能满足学生的身高要求。
二、区卫健委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
区卫生健康委牵头认真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
(一)认真开展中小学生健康体检
自2013年以来,区疾控中心、镇乡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到校对全区20余万学生进行健康体检,为每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规范管理。
(二)认真开展学生近视健康影响因素监测
2020年,抽样调查了2339名学生用眼习惯,其中每天看电视(包括电视游戏)超过1小时的占34.97%,经常躺着或趴着看书/电子屏幕的占17.27%,看电脑时眼睛经常距离屏幕小于66厘米的占35.01%,看电视时眼睛经常距离屏幕小于3米的占35.57%,近距离用眼时间大于1小时休息一次的占35.36%。
(三)认真开展儿童青少年视力筛查
自2018年起,区教委与区卫生健康委加强配合,共同制定监测方案,组织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疾控中心、爱瑞阳光眼科医院、安康医院等医疗机构对相关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2020年,共对10所校(园)3237名儿童青少年进行筛查,近视1601人,近视率49.46%,与2019年相比较,近视率下降0.58%,总体近视率呈下降趋势。
三、 区市场监管局加大配镜工作的指导和监管力度
(一)加强监督检查
2019年以来,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国卫办监督发〔2019〕11号)要求,在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和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了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市场监管专项行动。一是广告监管。2020年发现3家企业相关广告宣传不规范,对3家经营企业予以警告并责令整改;二是计量监管。对全区所有眼镜制配场所、眼科医疗机构的焦度计(屈光度计)、验光仪(综合验光仪)、验光镜片箱、角膜曲率计等强检计量器具要求必须全部经法定专业检定合格后在有效期内使用。2019年共检查296台强检计量器具,有1台检定不合格,立即停止使用。2020年289台全部经检测机构检定合格。2021年4月检查发现有两家眼镜店新购2台计量器具还未检定,执法人员协助企业当场立即联系检定机构送检;三是质量抽检,2020年抽检眼镜15组,合格11组,不合格4组,对不合格的眼镜立即下架停止销售,并依法予以查处。
(二)加强培训、引导和服务
2019年以来,对眼镜行业开展多次集中培训和个别上门指导,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眼镜制配计量精准、眼镜质量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检测操作,引导企业合法经营,规范作业; 2021年5月,组织人民医院、中医院、阳光眼科医院等大型眼科医疗机构进行诚信计量公开承诺公示,引导全民监督眼科医疗机构杜绝计量弄虚作假;每年组织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院四分院定期对全区眼镜制配场所和眼科医疗机构的焦度计(屈光度计)、验光仪(综合验光仪)、验光镜片箱、角膜曲率计等强检计量器具进行上门检测和调较,确保所有眼镜制配计量器具全部经过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四、加大考核问责力度
根据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与各区县政府签订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书的要求,区教委会同区卫健委,进一步加强了学校近视防控工作的评估考核。一是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综合考核指标,对各学校近视防控划出硬杠杠,定出硬指标。并适时组织专项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全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制度。评议考核办法根据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体育总局制订的相关办法执行。从2019年起,加强对各学校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对学校近视防控不达标,尤其造成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下一步,区教委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督促学校切实落实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进一步加强家校共育,共同做好学生视力保护工作。
衷心感谢您对我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复函已经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刘兆平审核,区政府副区长高显权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开州区教育委员会
2021年 7月8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