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145号提案的复 函
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145号提案的
复 函
韩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市级挂牌督战村主导产业“种、育、保、销”的建议》(提案第145号)收悉,经与区扶贫办、区商务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委高度重视市级挂牌督战村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印发《开州区产业扶贫挂牌督战工作方案》,成立产业扶贫督战领导小组,由区农工委书记、农业农村委主任扈月文任组长,委班子成员和发展服务中心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下设13个产业扶贫指导工作组为督战工作组。要求各工作组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实地督战,对扶贫主导产业发展情况、产业到村到户情况、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情况、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情况、利益联结机制建立情况、产业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产业发展技术支撑情况、产业扶贫风险防范情况、整改工作完成情况等进行全面指导督战。
一是精准选好产业。成立水稻、旱粮、薯类、油料、柑橘、伏淡季水果、蔬菜、水产、中药材、茶叶、生猪、牛羊、家禽、肉兔、植物保护、林业等16个农业产业技术首席专家,负责相关产业的规划、品种引进、改良、科技推广等等相关工作。主导各镇乡街道、各贫困户因地制宜选取主导产业,攻克技术难题,研究推出24种产业扶贫增收模式,对每种模式的投入、产出及收益做出具体分析。
二是精准产业管护。出台贫困村特色主导产业管护办法,累计落实管护资金4050万元,管护到村到户产业3.89万亩,覆盖贫困户3062户10683人,产值2658万元,带动户均增收868元。全区组建13个产业指导和挂牌督战定点攻坚工作组,分乡镇分片区开展产业指导员和村级信息员培训13场,培训人员820人。优化选派了233名村(社区)级产业指导员,配备3735名贫困户产业指导员,特聘扶贫农技员4名,产业指导员每月进村入户开展产业指导1 次以上。在市级深度贫困镇大进镇外聘了1名茶叶技术顾问,抽调1名茶叶首席专家充实到驻村工作队,专门负责新植1万亩茶叶技术指导。
三是精准农业保险。全力用好农业保险资金,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支持鼓励参与扶贫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在现有保险品种目录范围内应保尽保,出台了培育贫困村产业致富带头人实施方案,对致富带头人参保农业保险的,在同等享受保费补贴的基础上,区级财政再给予不低于75%的区级部分的保费补贴,降低生产风险。全区累计实施柑橘收益保险6万亩、生猪保险92.4万头、渔业保险0.7万亩、能繁母猪保险6.9万头,累计理赔1600万元。
四是精准营销渠道。一是着力品牌打造,成功培育“开味开州”区域公用品牌23个、农产品传统品牌11个,有效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水竹凉席”“南门红糖”“开州冰薄”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县春橙”获中国驰名商标,在中央电视台多频道播报后,价格提高近1倍。二是做活载体。定期开展“渝川陕鄂”商品交易会、“消费扶贫直通车网上网下爱心购”等大型活动,每年各地结合产业实际开展油桃、葡萄、青翠李、翠冠梨等采摘节庆活动50余场次,以节庆活动为平台,大力展示展销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不断拓展市场,助力产业脱贫。三是做畅营销。做畅终端直销,培育农产品直销配送主体企业15家,在城区建立蔬菜直销店、生鲜禽蛋直销店、生鲜猪肉直销店等38个,年销售优质蔬菜5.8万吨、禽蛋20万枚、猪肉150吨。做畅集配促销,建立蔬菜冷链物流、柑橘(水果)冷链物流、猪肉冷链物流18家,建立产地集配中心和城区集配中心42个,实现农超、农社、农校、农厂对接。做畅电商网销,对接京东、“中垦优选”等大型电商平台,用好“开街网”本土电商平台,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成农村电商驿站135个、村级农村电商271个。
衷心感谢您对我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复函已经扈月文主任审核,黄成涛副区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0年8月24日
(联系人:赵宏兵,联系电话:1992286608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