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2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稳健。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畜牧业平稳增长
(一)主要农业产品生产稳步发展。一季度全区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17万亩,比上年增长1.7%;凝心聚力抓实大春粮食生产,春耕春播有力有序推进。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4.84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1.9%;水果种植面积12.55万亩,增长6.7%。一季度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5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2%;水果产量14.61万吨,增长9.5%。
(二)畜牧业规模快速扩张。生猪生产稳定。一季度生猪存栏64.77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3%,其中能繁母猪6.83万头,增长3.8%,生猪出栏36.71万头,增长8.5%。家禽产业快速发展。一季度家禽存栏360.04万只,比上年同期增长3.9%;禽蛋3480吨,增长9.1%。肉牛产业发展较快,山羊产业趋于稳定。一季度牛存栏为3.27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2.0%;牛出栏1750头,增长6.8%;羊出栏15.38万头,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居民收入增长平稳,城乡差距持续缩小
一季度,开州区常住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821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增速快于全国居民2.6个百分点,快于全市居民2.3个百分点,快于地区生产总值3.7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11056元,增长6.6%,增速居渝东北三峡库区第2位;农村居民5186元,增长8.9%,增速居渝东北三峡库区第一位。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2.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18:1缩小至2.13:1,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从收入来源看,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185元,增长8.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0.9%,占比最大,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4.4个百分点,是推动可支配收入保持稳定增长的中坚力量;人均经营净收入2011元,增长9.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24.5%,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2.3个百分点;人均财产净收入407元,增长9.4%,增速最快,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0%,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5个百分点;人均转移净收入1612元,增长8.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9.6%,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7个百分点。
城镇新增就业扩大,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据开州区劳动力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区抽取的1680户城乡居民中16岁及以上人口3736人,劳动力人口2479人,就业人口2372人,劳动参与率66.4%、就业人口占比63.5%,城镇居民劳动参与率60.9%,就业人口占比57.6%。从就业行业来看,第三产业占比为41.6%,第一产业占比为35.5%,第二产业占比为22.9%,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创业人群主要集中在35-49岁,占比为48.5%,青壮年人群成为创业主力军。就业人口中的男女比例为1.18:1,男性就业人口比为67.6%,女性就业人口比为49.1%,两者相差18.5个百分点。男性劳动参与率为71.3%,女性劳动参与率为52.1%,两者相差19.2个百分点,城镇男性就业情况好于女性,未就业的女性主要因照顾家庭而放弃工作。
一季度,开州区累计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巡回招聘活动16场次,网络招聘活动3场次,提供岗位数14300个,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023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0%。一季度,全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3320人次,增长142.0%;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1314.4万元,增长112.2%;区外务工农民工返乡回流20.9万人,返乡就业创业0.42万人;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执行失业保险总费率1%的阶段性降费率政策,为1646户参保企业减负429万元;发放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184人次,补贴金额23.5万元;发放失业保险待遇2117人次399.5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942人。
2.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八大类“五升三降”
据开州区居民消费价格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同期上涨1.2%,涨幅较全市高0.2个百分点,较全国高0.1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0.4%,服务价格上涨2.4%。分类别看,八大类价格同比“五升三降”,其中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2.1%,衣着价格下降1.0%,居住价格上涨3.0%,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6%,交通通信价格上涨6.2%,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3.4%,医疗保健价格下降1.0%,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