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开州:2022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

字体:

  

开州:2022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

今年以来,开州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稳住农业基本盘,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为目标,持续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一、全区农村经济基本情况

2022年一季度全区春播粮食面积稳中略增,主要农产品产量均保持增长。蔬菜产量增长明显,水果量增质优。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增种大豆种植面积3.2万亩已规划到位。全区畜牧业呈现整体向好局面,其中生猪生产持续增长,肉牛、禽、蛋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羊生产趋于稳定。

二、一季度农村经济主要特点

(一)政策措施有力,春耕春播有力有序。目前,全区玉米已播种35%、中稻播种率25%、甘薯育苗率60%,稻田耕整达5万亩以上。山坪塘储水充足,有利于大春栽插。全区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整撂荒、重基础、强政策、优结构、抓落实,千方百计狠抓粮油生产。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已争取市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3万亩,扶持资金420余万元。二是利用产油大县奖励资金300万元,给予新发展且集中连片50亩以上每亩补助350-360元,累计补助7000亩以上。三是采购发放良种200余吨、农资200余吨,其中油菜良种13吨、水稻种22吨,马铃薯种150吨。四是引进建设日产5吨7D功能型菜籽油加工生产线,实现油菜规模加工零的突破,引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1台,进一步促进粮油产业发展。五是加强与西南大学、市农科院、市农技总站合作,开展马铃薯、水稻、油菜等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六是在原有种植保险基础上,积极探索水稻、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小麦种植保险。

小春粮油作物长势良好。全区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17万亩,增长1.7%。扎实开展春季田管行动,查苗情、查墒情、查病情,加强肥水、病虫害等管理,促进小春在田作物生长,形成丰产架势。小麦一类苗占15%、二类苗占65%、三类苗占20%,丰产架势好于上年;油菜陆续处于开花期,长势良好。小春粮食、油菜产量可望增加。

(二)政策技术扶持有力,中药材有望扩面增量,主要支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拟定年度目标。按照“优化区域布局、完善产业体系、拓展产业链条、提升产业价值”工作思路,重点发展木香、黄连、玄胡、桔梗等道地药材品种,兼顾发展药食两用和区域特色品种,推动形成“一园引领、两翼带动、全域发展”区域布局。2022年,计划全年在地面积31万亩,收获面积14.3万亩,鲜品产量11.5万吨以上,收获面积、产量增幅分别增长3%、15%;二是财政扶持力度加大。2022年一季度区农业农村委已争取衔接资金500万元以上用于支持中药材基础设施建设、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补助、品牌打造等方面。还将争取财政资金,新(改)建特色药材基地1万亩。

(三)多措并举赋能,蔬菜增产有保障。一是经营主体稳中有升。新增蔬菜规模种植大户20户,其中农业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3个、家庭农场10个、种植专业大户5户;二是科技培训到位。陆续在竹溪镇、中和镇、临江镇、南门镇、郭家镇开展田间手把手、保姆式专题技术培训5次,培训200人次以上,农户种植技术不断得到提升,增加蔬菜抗病虫害知识能力;三是推广科学技术。在全区推广嫁接栽培、日光温室大棚、穴盘基质育苗、水肥药一体化、季节性休耕、黑膜覆盖除草、土壤酸化改良、栽培网应用、绿色防控等技术,有力提升蔬菜亩产量及产品品质,本季度蔬菜产量得到明显提升;四是品种持续优化。引进番茄、辣椒、榨菜等多个蔬菜新品种,调整蔬菜品种结构和种植茬口,土地利用率提高;五是增种特色蔬菜。2021年底从成都返回一批种植羊肚菌业主约10人,种植面积3000余亩。

(四)做大盘强特色产业,水果产量持续增加。一是增加投产面积。本季度柑橘投产面积达到12万亩以上,主要分布在临江镇、南门镇、竹溪镇、赵家街道、白鹤街道,本季度柑橘进入丰产期,投产面积大幅度增加;二是晚熟柑橘增幅较大。近年来以春橘橙为主的晚熟柑橘面积迅速扩大,柑橘熟期结构优化至早、中、晚熟品种(1-5月成熟上市)种植面积分别为0.19万亩、6.23万亩和23.47万亩。早、中、晚熟产量均比上年大幅增加;三是叠加扶持政策。2021年国家级重庆三峡柑橘产业集群资金24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9500余万元;开县锦橙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资金45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500余万元; 2018年以来新建的柑橘果园实施了幼龄果园管护补助,补助标准为120元/亩,撬动业主自筹资金近500元/亩,全区共98个业主实施幼龄果园管护3.54万亩,通过各级蹲点技术指导培训,果园管护成效显著;四是推广先进技术。大力推广叶片营养诊断配方施肥、“四挂一喷一涂一种”“211312”柑橘高品质打造等集成配套技术,全面提升柑橘生产能力和品质;五是着力品牌营销。邀请新华社策划了开州春橙品牌故事,制作微电影、短视频,通过三峡国际交易节,2022年“三峡柑橘”走进上海推介活动,举办开州区首届“汉丰杯”优质锦橙评选活动等开展线上线下进行推广,提升了三峡柑橘知名度,提高购买量。

(五)生猪产业持续发展,生态畜牧业稳步升级。一季度,开州区畜牧业生产呈现整体向好局面。其中生猪生产持续增长,肉牛步入加快发展轨道,禽蛋生产快速增长。生猪方面:一是种猪质量数量双增。2021年,开州区财政投入260万元,支持引种优质能繁母猪2500头、种公猪50头。2021年全区参保能繁母猪比2020年净增1.03万头。2021年2月以来,生猪价格下跌期间,各养殖场户陆续淘汰了低产母猪。本地龙头企业钱江食品集团,新建2400头种猪场已在2021年1月投产,现存栏能繁母猪4000余头,纯繁后备母猪近1000头,年提供优质仔猪能力达到10万头以上。二是代养合作更多。2021年以来,重庆正大等行业龙头企业在开州区新发展合作代养场16家,总产能突破10万头,其中建成投产年出栏2万头1家、1万头1家、0.8万头1家、0.7万头1家,0.5万头3家;在建2家(白鹤街道、义和镇),年出栏能力2万头。三是扶持政策更实。开州区出台了《重庆市开州区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开州府办发〔2021〕53号)、《重庆市开州区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试行)》(开州府办发〔2021〕52号)、《开州区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正在研究落实市农业农村委等6部门《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政策举措的通知》。目前,“浙渝畜牧”6万头生猪项目、“舜盛畜牧”2万头生猪项目已在温泉镇、河堰镇开建,和谦镇、渠口镇、九龙山镇、白鹤街道、义和镇2022年将有6家养殖场建成投产,新增产能近4万头。牛、羊方面:牛羊养殖效益持续“高、稳”的市场态势,促进了区内返乡创业人员发展肉牛、肉羊养殖。2020年以来,全区新增1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企业13家、引进西门塔尔牛能繁母牛320头,育肥肉牛1380头;新增山羊种羊场2家。家禽方面:重庆瑞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建20万只蛋鸡养殖场第一期于2021年5月投产,第二期于2022年2月投产进鸡,将于4月开始产蛋。重庆桑源养殖有限公司,在2021年实施粪污设施改造后,从2022年初开始生产线全面投产,蛋鸡存栏由8万只增加到12万只。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