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开州区2019年上半年商贸保持平稳增长

字体:

 

开州区2019年上半年商贸保持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开州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挖掘消费潜力,商贸经济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1-6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9%,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9.8%,住宿和餐饮营业额同比增长12.7%

一、上半年商贸经济运行特点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平稳增长。1-6月,开州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67亿元,同比增长9.9%,与一季度持平,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法人及个体实现社零总额31.31亿元,同比增长7.8%,较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

1  开州区近十个季度社零增速情况(%

(二)零售业占居消费市场的主导地位。1-6月,全区批发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59亿元,同比增长9.8%;全区零售业零售总额为72.63亿元,同比增长9.7%;全区住宿业零售总额为0.6亿元,同比增长10.2%;全区餐饮业零售总额为14.84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分别为:12.5%72.1%0.6%14.7%,零售业占居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地位。

2 全区各行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

(三)销售额和营业额较快增长。1-6月,全区实现批零商品销售额228.3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限上企业实现销售额67.9亿元,同比增长5.3%,占比29.7%;全区实现住餐营业额25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限上法人及个体实现营业额2亿元,占比8.0%,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0.3个百分点,原因是6月新增一家半岛酒店,直接影响限上住宿餐饮业7.8个百分点。

3  限上贸易企业销售额与营业额各月累计增幅(%

(四)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一是生活用品类消费增长较快。1-6月,全区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7亿元,同比增长23.5%;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0.48亿元,同比增长13.2%二是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保持增长。1-6月,全区限额以上单位中西药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17亿元,同比增长8.6%;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实现零售额3.84亿元,同比增长5.7%三是智能化商品零售快速增长。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增长415.3%;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增长168.3%;智能手机增长达160.1%

4  限上商品零售增速情况(%

二、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入统单位数量偏少。开州区现有限额以上企业162家,其中批零99家,住餐58家,个体5家。相比其他区县这一数量远远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限上单位缺少“新鲜血液”,也使得限上统计数据增幅不大,与其他区县有较大差距。

(二)城乡市场发展不平衡。城市商业网点众多,业态发展较为完善和成熟;乡村市场则多以集贸市场、家庭小店为主,经营形式和经营业态相对滞后。1-6月,城镇社零总额占全县社零总额的77.6%,较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乡村市场仅占22.4%

(三)商贸业对GDP贡献率不高。1-6月,全区实现商业增加值14.52亿元,拉动GDP 增长0.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对GDP 的贡献率为4.3%,远不及工业、营利性服务业、建筑业对GDP 的拉动作用。

5 各行业对GDP的贡献率

(四)实体商贸企业继续面临电商冲击。随着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迅猛发展,逐渐打破了传统消费的时空界限,改变人们的购物模式和消费习惯,对本地传统商贸消费形成持续分流,对实体店的冲击有增无减。国家贸经司反馈的网上零售额数据显示,1-6月,全国网上零售额48161亿元,同比增长17.8%,比一季度加快2.5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8165亿元,增长2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9.6%,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

  三、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创新发展新兴零售业态,加大网络零售企业和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培育力度。积极推进实体商业模式创新,将互联网+”作为实体贸易企业的转型方向,引导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建立新的消费模式。城市商业综合体作为新兴商业模式,是消费升级,规模扩大的新动能,政府相关部门应关注企业的做大做强和经营状况,深入了解并帮助其打破制约发展壮大的瓶颈,适时提供各项优惠政策,帮助实体商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二)重视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培育。大力支持多领域经营的连锁企业发展,发展多种新兴业态,丰富市场企业类型,合理规划建设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充分发挥实体商业的可见性、体验性、休闲性、娱乐性优势,增强和提高在大众消费中的市场份额和多样性供给能力。

(三)大力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目前开州区农村市场消费额占比较低,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要继续推动农村消费,挖掘农村消费潜力。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后顾之忧,增加即期消费;其次要深入推进农村商业网点建设,大力扶持有能力和具备条件的企业投身农村流通市场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四)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增长。结合季节特点及消费习惯,依托重点商圈、人流密集区,通过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联动,商务部门应在全区组织开展消费促进月活动。利用大型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开展名优特商品、特色文化及旅游产品展销。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开展打折让利活动,有效扩大市场销售规模。

(五)加强部门联动,优化统计监测。一是加强与商务委、市场监管局、镇(街道)等部门的联动,积极关注商贸企业动态,加强统计调查。二是继续培育挖掘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和限额以上个体户,进一步扩大限上企业(个体户)总数,巩固存量,扩大增量。深入调研,创新工作方式,力争对我区专业市场的统计工作有所突破。同时,根据商贸单位的经营运行情况,及时调整优化现有样本企业。三是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做好商贸企业销售额、利润总额审核、评估工作,做到应统尽统。四是要突出做好限上企业的运行分析,密切关注企业的发展动向,对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做出判断,增强分析的实用性和预见性。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