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开州区规模以下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开局。据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反馈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开州区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增速高于全市0.3个百分点。
一、开州区调查样本概况
抽取的152家规下工业样本企业,按行业分属29个工业行业大类,其中占比较高的前五大行业为:农副食品加工业占32.7%;金属制品业占14.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9.1%;纺织服装、服饰业占6.7%;家具制造业点4.8%。按注册类型分,其中私营企业占95.9%,有限责任公司占1.1%,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占0.3%,股份合作企业0.3%,其他类型企业占2.4%。
二、开州区调查样本企业运行情况
(一)总量小幅增加 同比增速放缓
抽样调查显示:2017年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下工业完成产值6.9亿元,同比增长13.4%,利润总额1.5亿元,同比增长15.7%,继续保持同比增长的态势。但受去产能供给侧改革、环境治理等影响,一季度关停企业较多,占调查样本的比重达13.8%,开工率下降,季度增速有所回落,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区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二)企业平均规模有所扩大
调查的152家样本企业户均资产77.8万元(剔除重庆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资产总计近5亿元),同比增长27.2%,其中户均固定资产净值4371元,同比增长24.7%,企业资产规模有所扩大。
(三)招工难问题有所缓解
样本企业有招工需求并招到全部或大部分工人的比例有所上升,招工难问题得以缓解。调查显示,在有招工需求的15家企业中,没有招到员工的企业的占40%。问卷显示,选择“招工难”的企业只有2家,占13.3%。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不高,用工成本低,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不高,在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用工人数有所增加,调查显示,一季度样本企业期末从业人数1765万人(推算总量),同比增长15.8%。
(四)企业税收减免政策落实到位较好
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特别是逐步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免税起征点,免征小微企业银行借款合同印花税,扩大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范围等政策落实得比较好。据调查问卷显示,一季度享受了税收减免政策的企业达47.4%。但也有部分企业反映,由于免税起征点偏低、免征税种的金额在缴纳税金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少,对减负作用还不够明显。
三、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需求不足制约企业发展
调查中,当问及“企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时,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占35.4%,31.6%的企业认为“原材料成本高”。受市场需求疲软、经营成本上升以及外部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等的影响,企业产品订货量减少。一季度仅有2.6%的调查企业产品订货量高于同期水平,78.9%的调查企业持平,4.7%的企业低于同期水平。同时,企业主对2017年二季度生产预期也不乐观,有11.8%的企业认为“2季度生产增速将加快”;5.9%的企业认为“生产增速将有所放缓”。
(二)用工成本上升快的问题依然存在
29.2%的企业认为“用工成本上升快”。一季度样本企业户均支付员工薪酬为3669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1%。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和生活成本的增加,员工对企业工资水平、薪酬福利提出了更高要求。调查时不少企业反映,除了员工日益增长的工资需求外,社保缴费比例过高也是企业负担较重的一个方面。
(三)企业盈利空间减少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产品销售价格的上涨幅度始终跟不上成本增长的步伐,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据开县顺腾机械加工厂负责人反映,同类型企业全区至少增加三成,再加上员工成本上升,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四)政策性关停企业影响大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入,全区相继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坚定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化解过剩产能,促进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煤矿、烟花爆竹产业也是化解过剩产能的重点。样本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一季度,全区抽中的样本企业中,关停了5家煤矿企业,1家烟花爆竹企业,这些企业去年同期主营业务收入达810万元,占抽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2.2%。由此可见,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小微工业企业中高污染、低产能企业将继续被淘汰。
四、对策建议
(一)抓住利好机遇,借势稳步发展
在当前加快推进“万开云”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全区小微工业企业要抓好机遇,借势发展。今年很多样本村中新增非目录陆续投产,对于稳定经济增长,调结构促改革起到一定作用,随着大项目、大企业的引入,势必会带动当地规模以下工业的发展及下游小微工业企业的增多。小微企业是市场活力、就业、创新与经济引擎的重要力量,因此要抓住“万开云”一体化的有利机遇,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推动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专项信贷等金融支持,设立小微企业股权投资中心或基金、孵化园,为小微企业提供人才支持政策与创业扶持政策。以产权交易、资本运作、风险投资为手段,鼓励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同时政府要简政放权,极大程度释放市场的活力,削减行政审批权,向市场放权,为企业减压,给企业松绑,才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小微企业普遍起步晚、设备落后、应对成本上升的消化能力较弱,并且我国低资源成本、低用工成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因此生产成本上升会给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的困难。企业自身应正确认识,化压力为动力,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环境,提高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合理制定原材料的采购时间、地点和数量的办法控制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政府部门要继续为小微企业减负松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三)鼓励创新发展,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是小微企业转型成长的必由之路。多数小微企业由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信息化建设落后,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自身运营处于低效率、低收益、高风险的起步阶段。一是政府应通过推广应用现代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引导和鼓励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加速创新发展;二是相关部门要搭建技术支持和服务平台,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步伐,帮助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