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13年开县规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情况简析

字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对照全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全县上下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推进各项节能工作的落实。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133378.73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2.54%,万元产值能耗0.5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0.72%,综合能耗稳步上升,产值能耗保持了良好的下降态势。

一、工业能源消费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能源品种消费结构趋向较好。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消费285万吨,同比增长10.8%,其中非电煤消费86万吨,同比增长3.5%;汽油消费706吨,同比增长32.5%;柴油消费2561吨,同比增长55.6%;燃料油消费668吨,同比增长120.5%;电力消费77032万度,同比增长17.21%;天然气消费1820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2.5%。虽然能源消费还是以原煤为主,但是非电煤消费增速放缓,清洁能源电力、天然气消费逐步增长。

(二)从能耗制造价值对比,电力消费优势最明显。虽然规上工业原煤消费占有最大的能耗比例,但是所涉及的企业产生的产值却相对较低,反之电力覆盖面最广,用少量的能耗产生了巨大的工业经济价值,就产生的经济价值看,电力的优势最明显。原煤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3个行业,这3个行业的万元产值能耗分别是3.39吨标准煤、0.85吨标准煤和1.08吨标准煤,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而以上3个行业产生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7%。尤以火力发电最为突出,严重的高能耗,产值单耗高达5.11吨标准煤,极大地拉升了我县产值单耗和万元增加值降低率。所以电力作为我县目前最优质的能源消费产品,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能耗,提高产值。

(三)能源消费行业集中,重点企业耗能比重大。从行业消费看,在规模工业分类行业中,我县综合能耗绝对量前三位的行业为电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其中以重庆白鹤电力、新美陶瓷、开县民笙洗煤、开县开州水泥等为代表的耗能大户,左右着全县工业能耗水平。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家,其中年耗能超过万吨标准煤的重点耗能企业1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46871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23%,而能源消费总量达1075925.9吨标准煤,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的95%10家重点耗能企业(包括2013年当年新增的2家页岩制品企业,全年总能耗均超过万吨标准煤),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5,而能耗却占到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绝大部分。

(四)非生产能源消费量有所上涨。工业企业的非生产能源消费是核算等价值能耗的重要指标。2013年,全部规上工业非生产能源消费4025.76吨标准煤,同比上升91.75%,主要原因在于去年67月份白鹤电力对1#机组大修用电用煤及全厂少量非生产用电构成所致,而企业应予费用化的后续支出计入了非生产消费中,扣除白鹤电力这一因素的影响,规上工业非生产能源消费2716.79吨标准煤,同比上升29.4%,比前三季度增幅扩大了1.6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

2013年,我县工业经济的节能降耗工作虽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但随着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诸多问题仍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能源消费结构仍不合理,对单一能源品种的依赖使我县的节能降耗形势严峻。2013年全县规上工业煤炭消费合计284.8万吨,其中发电用煤198.7万吨,煤炭占规上工业初始能源消费量的83%。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不包括水电)使用占比较低,在规上工业初始能源消费中仅占12.6%。水电也是清洁能源,但目前全县水力发电占比很低,不及全县用电量的10%。原煤及煤制品仍是工业能源消费的主体,而大量使用煤炭类能源,一是利用效率低,二是易加重环境污染,对实现节能减排造成不利影响。

(二)支柱产业增长拉高能源消费水平。我县能源、资源型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火力发电、陶瓷、水泥、建材等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以白鹤电力、新美陶瓷等为代表的传统企业在县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而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导致产值能耗高,耗能较大。电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两大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43439.1万元,占全县规模工业的33%,综合能源消费量合计1013244.2吨标准煤,占全县规模工业的89.4%,是我县的能耗两巨头。两大支柱产业在为我县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部分的能源和资源,拉高了全县的能源消费水平。

(三)工业节能挖潜改造空间趋窄。近年来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技术改造,工业企业特别是高耗能企业节能技术不断提高,主要耗能设备逐步更新,从节能办了解的情况看,我县大多高耗能企业节能技术已达到较新的水平,而淘汰的落后产能毕竟有限,未来要想再大幅度的通过节能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来降低能耗水平的空间将越来越小。

三、对做好工业节能降耗工作的几点建议:

根据2013年我县规上工业能耗形势分析,节能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要做好来年的节能降耗工作,还要继续加强监管,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对此有三点建议:

   (一)加强监督检查,从根本上控制企业上报数据质量

通过近两三年来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的推行,企业上报数据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据我们了解,目前我县部分规上工业企业统计数据与其行政记录不相匹配,产值、产量与能耗比例高于或低于行业标准,其中确实有因为价格因素、生产工艺、机器设备和管理水平落后的企业,但肯定存在其他原因,如虚报瞒报产值、产量,虚高漏统能耗的企业,而虚高漏统产值、产量必然会导致能耗总量的虚高漏统。对于出现的这些情况我们除了加强宣传教育、采取优惠措施激励企业报实报足外,还必须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行政手段,如能源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和统计执法检查,用服务式执法促进企业依法统计,从而正确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能源消费状况。

   (二)抓好重点领域节能,扩大节能降耗关注面

    众所周知,企业工业产品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已决定了其能耗水平,就算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更新耗能设备,强化节能技改,在短期内也很难大幅度地做到降低能耗。因此我们在抓好火力发电、非金属矿物制品、煤炭洗选等重点耗能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工作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低能耗、高产出的工业生产项目,增加行业多样性,还要将节能降耗工作的重点由原来只关注生产领域扩大到非工和社会生活领域。要求企业在强化生产节能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管理节能和日常生活用能,同时大力推进居民生活节能降耗,促进非工和社会生活领域节能降耗工作的不断发展,提高全社会节能降耗水平。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资源的过度依赖

工业作为耗能最大的产业,它的发展,必然带来能耗的不断增加,而第三产业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它不是以煤为主,而是以油、气、电为主,主要消耗品种为清洁能源,能源利用效率也比较高,是最有利于节约能源的产业。因而我们必须将经济增长由过去主要依靠工业,转变为工业和三产并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使三产承担更多的节能降耗任务,减轻工业节能降耗的压力及对工业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据测算,目前第三产业的万元增加值能耗约是第二产业的四分之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偏高势必拉低我县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县应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低耗能产业的比重,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结构节能效果。

 

(开县统计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