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5月统计月报

字体:

统计知识

“指数”与“相对数”

指数是一种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动态的相对数,运用指数可以测定不能直接相加和不能直接对比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动态;可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可以研究总平均指标变动中各组标志水平和总体结构变动的作用。指数按所反映的现象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前者反映个体经济现象变动的相对数,如个别产品的物量指数、个别商品的价格指数等;后者是表明全部经济现象变动的相对数,如工业总产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按所反映的现象性质的不同,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前者反映生产、经营或经济活动数量的变动,如商品销售量指数;后者是说明经济活动质量变动的指数,如产品成本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按计算形式的不同,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前者指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计算出来的指数,后者是前者的变形。

  而一般的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比值,它可以从数量上反映两个相互联系的现象之间的对比关系。相对数的种类很多,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名数,即凡是由两个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绝对数或平均数指标对比计算所得的相对数,一般都是有名数,而且多用复合计量单位。另一类是无名数,无名数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倍数、成数、系数、百分数、千分数等来表示,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等。相对数根据相互对比的指标的性质和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同,又可分为动态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等五种。

因此,指数和一般的相对数的区别在于:一般的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现象数值之比,而指数却是说明复杂社会现象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可分析各种构成因素的影响程度。

“现行价格”、“不变价格”与“可比价格”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天天要接触到价格问题,去菜场买菜就涉及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去商店买东西就涉及商品零售价格。在社会经济工作中,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指标都是用货币额表示的,因而在计算时,有采用什么价格的问题。为了分析指标的变动情况,不同情况下应分别采用当年价格、可比价格和不变价格。

  当年价格,顾名思义,也就是报告期当年的实际价格,如: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商品的零售价格等。用当年价格计算的一些以货币表现的物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反映当年的实际情况,使国民经济指标互相衔接,便于考察社会经济效益,便于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之间进行综合平衡。因此,当我们需要反映当年的实际收入情况时就应采用当年价格。如:199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1910.9亿元,它反映1999年在我国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以货币表现的指标,在不同年份之间进行对比时,因为包含各年间价格变动的因素,不能确切地反映实物量的增减变动,必须消除价格变动的因素后,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动态。因此,在计算增长速度时,一般都使用可比价格计算。如:我们要计算1994年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因为用当年价格表示的1994年、1993年工业总产值存在着价格变动因素,因此不能直接用来计算增长速度,而应采用消除了价格因素后的可比价格进行计算。1994年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为4255.19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为3360.97亿元,1993年则分别为3327.04亿元和2849.77亿元,如按当年价格计算,1994年比1993年增长速度为(4255.19÷3327.04-1)×100%=27.9%,但由于没有剔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故不能确切地反映工业生产实物量的增长状况,而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增长速度则为(3360.97÷2849.77-1)×100%=17.9%,这一速度就较为确切地反映出工业生产实物量的增长。

  不变价格,从字面意义上我们不难理解,它是固定不变的价格,因此也叫固定价格,它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目的是为了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保证前后时期之间、地区之间、计划与实际之间指标的可比性。

  在计算以不变价格表示的指标时,所用的基期也是不同的。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工农业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订了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和农产品不变价格,即从1949年到1957年使用1952年工()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57年到1971年使用1957年不变价格;从1971年到1981年使用1970年不变价格;从1981年到1991年使用1980年不变价格;从1991年开始使用1990年不变价格。同一年份利用不同的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数值是不一样的,如1990年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1159.95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则为1731.03亿元。


1-5月开县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1-5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总产值70.19亿元,现价同比增长23.3%,实现销售产值68.44亿元,同比增长23.2%;产品销售率达97.5%,同比持平。

分行业看,1-5月,规模以上四大支柱产业累计实现产值55.5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9.1%。能源、建材、食品、轻纺服装分别实现产值11.08亿元、16.7亿元、14.09亿元、13.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6.2%31.5%23.1%

二、投资。1-5月,全县累计完成规上固定资产投资74.49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工业投资累计完成34.03亿元,同比增长8.0%。房地产投资累计完成7.93亿元,同比增长19.5%

1-5月规上投资按城乡分,城镇完成60.93亿元,同比增长10.8%,农村非农户完成13.56亿元,同比增长181.4%;按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完成54.71亿元,同比增长22.4%,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13.78亿元,同比增长42.8%;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完成4.16亿元,同比增长82.2%,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4.03亿元,同比增长8.0%。第三产业投资完成36.3亿元,同比增长39.7%

三、消费。1-5月,全县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9亿元,同比增长18.4%。分行业看,全县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3亿元,同比增长22.8%;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88亿元,同比增长17.7%;住宿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11亿元,同比减少52.3%;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8亿元,同比增长16.4%

1-5月,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36.34亿元,同比增长18.2%,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1.08亿元,同比降低0.2%

四、交通。1-5月全县水陆客货运输实现总周转量92326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2.7%,其中客运周转量714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2%,货运周转量85182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2.8%

五、财政税收。1-5月,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55亿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2亿元,同比增长26.4%,税收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30.5%。完成地方财政支出26.09亿元,同比增长40.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66亿元,同比增长14.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9亿元,同比增长20.4%。实现地税税收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38.6%,其中营业税2.22亿元,同比增长23.3%,建筑业营业税0.95亿元,同比增长89.9%,第三产业营业税1.27亿元,同比减少2.3%,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0.15亿元,同比减少45.3%,货币金融服务和其他金融活动营业税0.24亿元,同比增长20.3%

六、金融。5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6.32亿元,比年初增加43.05亿元,增长14.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2.94亿元,比年初增加23.66亿元,增长10.3%;各项贷款余额123.62亿元,比年初增加17.5亿元,增长16.5%,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96.33亿元,比年初增加15.38亿元,增长19%




工业经济

规模以上工业

1-5

同比±%

总产值(万元)

701850

23.3

#大中型

533293

23.2

#能源工业

110815

13.0

建材工业

166992

26.2

食品工业

140866

31.5

轻纺服装工业

136796

23.1

按轻重工业分

701850

23.3

轻工业

333424

26.0

重工业

368426

20.9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

股份制

612204

24.3

外商及港澳台

61786

25.2

其它

27860

0.8

工业销售产值(万元)

684367

23.2

#出口交货值

11269

966.1

产品销售率(%

97.5

工业经济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1-5

同比±%

原煤(万吨)

26.08

-0.6

水泥(万吨)

49.12

8.2

墙地砖(万平方米)

3496

-6.7

套装门(万套)

84.02

21.3

发电量(万KWH)

148468

13.5

鲜冻猪肉(吨)

34430

21.0

植物油(吨)

15471

15.7

服装(万件)

1549.63

8.7

鞋类(万双)

2800.78

24.0

固定资产投资

规上固定资产投资

1-5

同比±%

投资总额(万元)

744899

24.6

按隶属关系分

国有

289948

10.9

非国有

454951

35.2

按构成分

建筑安装工程

547119

22.4

设备工器具购置

137784

42.8

其他费用

39996

-26.4

按城乡投资分

城镇

609299

10.8

农村

135600

181.4

按三次产业分

第一产业

41618

82.2

第二产业

340258

8.0

#工业

340258

8.0

第三产业

363023

39.7


房地产开发

商品房建设与销售

1-5

同比±%

房地产开发投资(万元)

79285

19.5

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292.7

24

#住宅

242.6

23.3

商业营业用房

16.2

5.9

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9.8

15.3

#住宅

8.3

20.3

商业营业用房

1.3

-18.8

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38.7

17.3

#住宅

38.6

24.1

商业营业用房

销售额(万元)

179681

8.5

#住宅

179351

18.8

商业营业用房

备注:季报数据为反馈数据;月报数据为上报数据。

商业贸易

限额以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

1-5

同比±%

零售总额(万元)

150859

18.4

批发业

63016

22.8

零售业

78802

17.7

住宿业

1088

-52.3

餐饮业

7953

16.4

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销售额(营业额)

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万元)

363435

18.2

批发额

282921

18.9

零售额

80514

15.8

住宿餐饮业营业额(万元)

10809

-0.2

住宿营业额

2620

-28.4

餐饮营业额

8189

14.2

备注:限上商贸统计口径发生变化:以前数据包含限上法人单位、限上个体和异地产业活动单位三部份数据,从2013年起,平常月度数据只含限上法人单位数据,季度数据仍包含三部份数据。

交   通

水陆运输

单 位

1-5

同比±%

水陆客货运输总周转量

万吨公里

92326

12.7

客运量

万人

1384

19.7

公路

万人

1384

19.7

水路

万人

旅客周转量

万人公里

71439

12.0

公路

万人公里

71439

12.0

水路

万人公里

货运量合计

万吨

437.53

11.9

公路

万吨

395

13.5

水路

万吨

42.53

-1.0

货物周转量合计

万吨公里

85182

12.8

公路

万吨公里

36030

13.0

水路

万吨公里

49152

12.6

财   政

地方财政收支

1-5

同比±%

财政收入(万元)

115502

28.8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58185

26.4

税收收入

37697

30.5

#增值税

4186

22.0

营业税

13395

21.4

企业所得税

5746

75.2

个人所得税

894

12.6

契税

4835

241.5

非税收入

20488

19.6

财政支出(万元)

260870

40.2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186629

14.3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8885

20.4

教育

25337

-22.5

文体与传媒

709

-11.4

社保和就业

26288

25.4

医疗卫生

36729

11.7

城乡社区事务

4552

37.4

农林水事务

32698

60.0


地   税

指 标 名 称

1-5

同比±%

税收收入合计(万元)

50080

38.6

#企业所得税

10762

133.7

个人所得税

3697

14.6

资源税

1422

-52.3

城市维护建设税

1991

12.9

印花税

505

21.7

契税

4811

252.7

城镇土地使用、土地增值和耕地占用税

3976

27.1

房产税

695

20.7

车船税

8

-87.7

营业税

22213

23.3

#建筑业营业税

9488

89.9

第三产业营业税

12725

-2.3

#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

1547

-45.3

货币金融服务和其他金融活动营业税

2396

20.3

备注:核算上第三产业营业税是指全部营业税扣除建筑业营业税。

金    融

金融机构存贷款

5月末

同比±%

存贷款余额

4699409

31.5

各项存款余额(万元)

3463160

25.6

#单位存款

813487

50.6

个人储蓄存款

2529428

17.2

各项贷款余额(万元)

1236249

51.4

#短期贷款

271387

56.0

中长期贷款

963293

50.0

#个人消费贷款

347875

102.1


目  录

一、统计知识…………………………………………1

二、经济分析………………………………………6

三、统计数据………………………………………9

(一)工业经济………………………………………9

(二)固定资产投资…………………………………11

(三)房地产开发……………………………………12

(四)商业贸易………………………………………13

(五)交通……………………………………………14

(六)财政……………………………………………15

(七)地税……………………………………………16

(八)金融……………………………………………17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