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一套表”是国家统计局大力推行的统计“四大工程”的核心部分,是统计方式的革命性转变,是统计调查流程和数据产生的系统再造,是实现统计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解决统计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开县贸易专业“一套表”试行几个月来,初步显出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不足。
一、“一套表”的实施促进了统计工作规范有序运行
(一)企业“一套表”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统计报送程序。在报表方面,企业进入报送平台都知道要报哪些表,不用统计局再去一张一张地布置报表;在数据方面,由基层开始起报,由下而上,逐级上报,逐级审核验收,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企业将本单位的经营情况直接上报国家,减少了中间流程,排除了人为因素干扰。
(二)企业“一套表”的实施减少了企业报表差错,提高了准确率。企业“一套表”的系统有自动提示功能,当数据出现偏差时,系统会自动提示错误,提高了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原来手工报表时难免出现差错,并且难以查找错误的根源,使用新系统后报送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还可以针对特殊的数据情况在报表后面作解释。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减少错误,提高准确率。
(三)企业“一套表”的实施进一步明确了部门职责,加强了部门协作。实施企业“一套表”后,区县一级报表的手工录入量相对减少,开县商务局和统计局则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的协同配合。商务局主要负责督促企业按时上网报表,统计局负责企业报表数据的审核、验收。
二、实施企业“一套表”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 “一套表”的内容需进一步的整合。 “一套表””的核心是减少报表量,但现行的各专业报表除了101一1表基本一致外,其余如财务表、经营活动情况表都是各自为政,不同专业的人员还是不能拉通使用。另外有些年报表有些是多余的,比如经营情况等年报表在每月都报了,1-12月的数据就是全年的数据,年报时可以不报这张表,减轻企业负担。
(二)业务人员的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一是专业人员对“一套表”程序还不是太熟悉,不能运用自如,很多功能无法操作,不能满足工作的要求。二是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也需加大培训。经历了2011年年报及2012年前几个月报、季报,大部分企业能按时自行报送,少数企业必须到现场指导才能完成报表,每次报表都有新的问题出现。
(三)乡镇街道的作用难以发挥。开县的镇乡街道都设有统计办公室,并且都开通了统计内部网,乡镇街道统计办公室对辖区的企业具有情况熟悉、方便联系等较多优势。但由于目前实施的部门统计,限上企业的报表均由行业主管部门在推进,乡镇街道在“一套表”方面的优势没能发挥。
三、搞好企业“一套表”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业务培训,既要对企业统计员的培训,又要去专业人员的培训。专业人员对计算机这块不熟悉,程序使用时只能依样画葫芦。建议“一套表”的程序半年培训一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一套表”的程序一起培训,提高运用“一套表”的能力。
(二)实现“大统计”,整合现行报表制度,消除不同统计调查制度对同一调查单位的重复布置和重复统计,摒弃部门统计与统计局的雷同,充分运用企业“一套表”,实现统计数据资源共享,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三)加强部门协作。同主管部门合作是搞好贸易统计工作的基础,是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也是促进企业“一套表”顺利实施和长期运行的保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