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州区2024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字体: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

关于开州区20241—6月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在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

区人大常委会: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开州区20241—6月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一)收入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5亿元,同比增长5.9%,为调整预算数的38.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亿元,同比增长5.6%,为调整预算数的42.4%,分税种看:6个税种增长、6个税种下降,其中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同比增长分别为129.4%115%55.6%,增值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同比减少分别为9.3%22.8%12.6%。一般非税收入完成8.4亿元,同比增长6.2%,为调整预算数的36.0%,主要是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7.6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2亿元,同比增长15.8%,为调整预算数的6.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0.78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6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暂未实现入库。

(二)支出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0.73亿元,同比增长28.2%,为调整预算数的48.3%,主要是教育支出完成14.28亿元,同比增长14.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1.68亿元,同比增长18.1%,农林水支出完成15.66亿元,同比增长155.7%,住房保障支出完成3.29亿元,同比增长130.3%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6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8.2亿元,同比下降0.9%,为调整预算数的50.1%,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三峡后续资金等安排的支出。

二、部门预算及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一)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部门预算安排支出121.38亿元,其中:人员及公用支出76.6亿元,项目支出44.78亿元。截至6月底,已执行45.4亿元,其中:人员及公用支出执行34.66亿元,项目支出执行10.74亿元。

(二)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完成政府采购项目审核156个,批复采购资金1.36亿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场交易完成39个政府采购项目,中标(成交)金额6626.34万元,节约资金3369.71万元,节资率33.75%

三、落实区第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的情况

(一)多措并举,提高财力总量。

一是强化重点税源管理,压实有关部门(单位)主体责任,不断拓宽税基、财源,加大涉税信息共享力度,抓好金融业、建筑业、重大项目等重点税源管理,16月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5.5%,较去年年底提高8.6个百分点。二是加强各类资金统筹,严格按上级各类涉及转移支付统筹的文件开展相关工作,开展非税收入动态监控,继续做好“三资”盘活,通过定期督促、会议推动等多种措施,16月处置21项资产,实现处置收入7.95亿元(含税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1.3%。三是突出向上争资工作,找准上级支持投向与我区发展实际的契合点,有针对性进行项目谋划推进,全区一盘棋向上争资争项,将争资目标落实到有较大潜力的22个责任单位,力争向上争资全年金额80亿元。16月向上争取到位资金60.62亿元,为年初目标的75.75%,主要是特别国债资金到位额度大,居全市第二位。

(二)聚焦重点,保障“三保”支出。

坚持“三保”优先,以守住“三保”底线为核心要务,严格执行“三保”政策标准,优先保障涉及各类群体的基本民生支出,优先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待遇,优先保障部门单位基本运转支出。通过加强组织财政收入、收回部门结余资金、压减非必要非刚性支出、合理安排支出节奏等方式,确保“三保”支出优先,16月应兑现的“三保”支出政策全部保障到位。

(三)积极审慎,强化管理效能。

继续开展部门整体绩效和预算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对全区2023年度100个部门整体绩效和4541个项目绩效进行了单位自评,自评覆盖率100%。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级预算绩效管理文件精神,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结果运用为导向,强化支出责任和绩效意识,持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全过程融合,推动全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四、重点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一)支持加大教育投入。

加大预算投入,切实落实教师工资待遇、教育民生事项资金、各阶段教育公用经费、新建学校建设资金等,保“两个只增不减”,促进教育高质均衡优质发展。16月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完成14.28亿元,同比增长14.4%

(二)坚持落实民生政策。

务实开展各项保障工作,坚持把民生保障放在第一位,全面保障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16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1.68亿元、同比增长18.1%,住房保障支出完成3.29亿元、同比增长130.3%

(三)保持增加“三农”支出。

运用支农政策,保障支农资金,加大帮扶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展各项工作。16月农林水支出完成15.66亿元,同比增长155.7%

五、重大投资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

坚决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总要求,建立多跨协同重大投资项目管理工作机制,努力做好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助推重大投资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2024年上半年,我区共到位特别国债29亿元用于重大投资项目建设,主要是水利项目21.81亿元(含跳蹬水库18亿元),高标准农田项目0.72亿元,森林草原防火项目3.21亿元。截至6月底,已支出10.8亿元。主要是跳蹬水库工程9.8亿元、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5833万元、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87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70万元、其他重点防洪工程1584万元。

六、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2024年上半年国企营业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4.6%,缴纳税费4345万元、同比增长33.4%。国企资产总额1273.76亿元,负债总额608.12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665.64亿元。

七、债务规模、结构、使用和偿还情况

市级已下达2024年新增政府债务限额11亿元,其中:政府专项债务限额11亿元,主要用于医疗服务、智慧交通、老旧小区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截至6月底,全区政府债务余额为212.89亿元,按当年预计财力测算,政府债务率为121%,债务风险整体可控。半年共付息2.96亿元(一般债0.75亿元、专项债2.21亿元)。

八、结转结余资金的统筹使用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情况。

2023年区级结转资金27.01亿元,截至6月底,已下达26.81亿元,未下达0.2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情况。

2023年区级结转资金14.08亿元,截至6月底,已下达13.85亿元,未下达0.23亿元。

九、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

16月,我区转移支付补助到位78.7亿元,其中:公共预算一般性转移支付24.92亿元,公共预算共同事权转移支付39.66亿元,公共预算专项转移支付9.45亿元,基金专项转移支付4.67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财力性收入已统筹用于“三保”支出,非财力性一般转移支付、共同事权转移支付及专项转移支付按相关用途安排。

十、预备费及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使用情况

区第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我区设置预备费1.1亿元,截至6月底暂未使用。

我区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共2.34亿元,截至6月底已全部用于平衡财政。

十一、当前的财政形势

从国际、国内、全市综合来看,当前我区财政面临收支平衡持续承压态势,财政收支矛盾异常尖锐突出,对“三资”盘活依赖性较高、税收占比相对较低、财政收入一次性因素较多,财政运行仍彰显“紧平衡”“难平衡”特征,比如税收收入不及预期,上半年税收收入仅为7.04亿元,未达半年既定目标。再如土地出让不理想,全年调整预算为33.3亿元,上半年仅完成0.8亿元,进度严重滞后。特别是支出压力增大,近年来,社保、医疗、教育等刚性民生支出均呈现上升态势,叠加化债等“硬约束”,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上半年,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73亿元、居全市第6位,增速28.2%、居全市第9位。同时,我们也看到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面没有变,立足宏观经济趋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带来制度红利,新定位新使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两个“副中心”的定位释放新的发展潜力等各种机遇叠加。着眼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项目落地实施提升社会预期,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提升发展能级,“大抓工业大抓招商”及乡村振兴等的效应逐渐显现,都为加快建设“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带来了利好。为此,我们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紧盯既定目标,坚持思想不松、目标不变、任务不降、力度不减,扎实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十二、下半年财政工作重点

根据16月预算执行情况,面对当前艰难险阻的考验,全区财政工作将紧紧围绕区人代会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以做好当下的事为基点,充分估计困难、深入考虑风险,把阻力变为动力、把难度变为高度,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见势早、谋事准、行动快,力争交出财政的高分报表。

(一)全面抓实财政收入。

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强化财政综合统筹职能,围绕税收及非税挖潜,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狠抓土地出让,全力推动序时出让,强化“三资”盘活处置,加大“三资”统筹力度,以超常规思路、办法和举措,勠力谋划收入路径集成征收,全力实现预算目标。

(二)全力争取上级资金。

把握政策导向,紧盯上级动向,加强对上联系,抢抓下半年向上争资机遇,找准上级支持投向与我区发展实际的契合点,积极推进储备项目准备工作,为做好争资工作抢占先机,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不断优化债券资金使用,提高其财政贡献度。

(三)全方优化支出结构。

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资金资源统筹配置,集中财力优先保障重大战略,贯彻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持续压减非必要非急需不合理支出,调整腾退财力保障“三保”和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