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镇东街道办事处
关于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现将镇东街道2022年推进法治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全面加强组织领导。一是组织保障。街道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将法治建设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及时调整法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充分发挥法治建设领导小组作用,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监督、法治理论宣传等方面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同时积极主动向区委报告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压实责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坚决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对重大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督办,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引领示范作用。分管领导严格落实“谁分管、谁负责”制度,与日常业务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主动思考、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推动法治建设工作落实落地。三是细化任务。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开州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实施方案》和《关于贯彻落实开州区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以及《〈中央依法治国办关于对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任务清单》,细化明确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确保工作推进上下联动、步调一致。
(二)强化法治理论学习。一是示范带头学。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开展中心组学习3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等理论读物。二是联系实际学。充分运用“三会一课”、干部大会、重庆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强国”APP等线上线下平台,注重与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全民反诈等重点工作相结合,科学制定学习计划、设置学习内容,不断提高公职人员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治能力。三是深入基层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普法志愿者服务队9支,与全民禁毒、全民反诈等宣传相结合,通过理论宣讲、案例剖析、现场答疑等方式,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累计开展集中宣讲30余场次。
(三)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完善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施建设,规范综合服务窗口,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对承办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事项,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将政策法规、科(室)职责、办事依据、流程等信息进行公开,让群众易接受、能听懂的方式讲解相关政策内容,让“群众来回跑”变为“部门协同办”。加大“掌上办”“指尖办”力度,推广运用“渝快办”“开心办”平台以及“重庆社保”等微信公众号,引导群众养老保险、医保缴费等业务线上办理。严格落实政务公开内容,按有关政务公开要求,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年度报告、责任追究等制度,依法按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150条。
(四)严格规范依法行政。一是优化行政决策。全面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重庆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工委议事规则、“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制度,建立议题涉事单位负责人列席党工委会议制度。认真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用法律顾问1名,签订聘用合同,明确法律顾问履行职责的范围、程序和方式,今年已提供法律服务2次。二是优化行政执法。梳理行政执法主体和依据,合理界定执法权限,明确执法责任,其中委托执法5项(消防、林业、农业、乡道和村道道路交通以及“两违”整治),无授权执法。严格落实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强化道路交通、森林防火、消防、建筑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加强与辖区派出所、交巡警大队、市场监管所、城管执法大队联合执法力度,行政处罚39130元(其中道路交通安全27030元、其他领域安全12100元),不断提升执法效能。坚持“教育为主、惩戒为辅”原则,依法落实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下发整改通知书8份,严防出现行政处罚畸轻畸重现象。三是优化行政队伍。今年以来,遴选公务员2名、事业单位人员2名,招录选调生1名(研究生),合理分配到服务岗位和执法岗位,不断调优配强行政力量。强化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和执法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开展专题培训10场次,执法人员考试取得行政执法证17本,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紧盯公职人员涉嫌违纪、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问题线索和有关情况,深化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强化监督执纪。
(五)抓好法治社会建设。一是基层治理。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以创建平安村(社区)为抓手,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指导村(社区)依法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8个,组织村(社区)干部参加培训340人次(其中区级及以上培训18人次),实现“一村(居)一法律顾问”“一社区两辅警、一村一辅警或警务助理”。招募热心法律志愿者,培养村(社区)法律明白人24名,积极搭建村民参与治理平台。二是平安建设。认真组织学习《信访工作条例》和《信访工作责任规定汇编》,强化初信初访一次性办理,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3件次,办理来信来访32件次。常态化开展“违法上访、非法维权”专项治理,坚持街道每半月、村(社区)每周信访稳定形势研判制度,全面排查掌握本辖区信访突出问题、重点人员、重点群体,实现“四个不发生”和“五个零”工作目标。三是全民普法。认真组织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结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等节点,突出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和民法典等宣传。持续推进群众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聚焦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道路交通等领域突出问题,开展差异化、个性化、分众化普法释法,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2年,我街道推进法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基层治理有待提升。国家治理根在基层,基层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也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但基层治理方面,本辖区的创新亮点不多、成功经验不足,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二是全民普法力度有待提升。整体法治宣传工作推进比较缓慢,比如电信网络诈骗类警情虽然呈现下降态势,但是仍时有发生,造成人民群众财产损失,折射出法治宣传覆盖率、实效性不够高,导致部分群众警惕性、辨识力不够强。三是执法队伍建设有待提升。整体执法队伍老龄化,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固化、弱化,且街道承担的全部是委托执法,部分工作人员对最新法律法规、指示要求、执法流程学习领会不够彻底,执法处罚不够公正、执法程序不够严谨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
三、2023年主要工作思路和打算
接下来,我街道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法治保障和服务,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推动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是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宪法、民法典等纳入机关学习重点内容,全面系统学,融会贯通学,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实际,适时调整补充行政执法人员,推动“新老更迭”“梯度轮换”,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提升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进一步强化法治宣传。弘扬培育法治精神,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创新普法形式,使法治宣传教育更接地气、切合实际、贴合生活和贴近群众,努力提升群众守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