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镇甘泉村“四个三”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

一是建强三支队伍,提升治理“战斗力”。配强“领头雁”,实现书记、主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下降5.8岁、大专以上学历达80%。组建“先锋队”,25名党员全覆盖联系全村417户群众,开展清扫保洁、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锻造“生力军”,运用“为村耕耘者”线上云课堂,将党员干部作为线下主讲人,全覆盖培训在家群众,提高综合素质。二是坚持“三治融合”,提升治理“内生力”。细化自治能力,依托“村规民约”,充分发挥议事会、理事会、评议会、调解会4个自治组织作用,调动村民积极性。强化法治约束,建立“一是一”讲理室,配备法律顾问1名、培育“法律明白人”3个、聘请乡村调解员2名,就近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深化德治引领,组织村群团组织和老党员、热心村民组建“美德劝导员”队伍,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典型评选活动。三是推行三种制度,提升治理“原生力”。实行网格治理制度,全村3个网格将政策宣传、人居环境整治、信访维稳、疫情防控等工作全部纳入,实现网格沉下去、问题浮上来、管控全覆盖。出台积分兑换制度,通过“渝益农”居民积分平台采集积分,将生活用品、粮油食品、学习用具、五金工具等明码“标价”,利用“小积分”激发“大活力”。探索清单管理制度,编制权力、自治、协助、证明、服务、负面等六项清单,定期收集问题清单,印发流程手册,让群众心中有数、按图办事。四是抓住三个关键,提升治理“接续力”。树立向上向善新风,筹资100万元成立甘泉村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专项用于教育发展、孝老敬亲、环境卫生、道德模范等事项的评比和奖励,形成比学赶超、奋发向上的良好乡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培育桶装水厂、蓝莓基地、民宿酒店、高山生态农场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7个,2022年集体经济收入超200万元,直接带动村民就近就地就业50余人,拟为村民分红20余万元,户均增收500元以上。丰富精神文化内涵,依托同甘、同心、同德、同乐四个广场,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奋进新征程”首届趣味运动会暨中高考学子升学表彰大会、“乡村振兴杯”篮球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