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教督〔2025〕6号


重庆市开州区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关于2025年春季开学工作督查情况的通报
各中小学、幼儿园,各教育督导责任区(片区教育督导责任区),机关各科室及直属事业单位:
新学年新起点,新征程新机遇,新挑战新高度,为全力保障开州区各级各类学校正常平安开学,开州区教委、区政府教育统筹谋划、精心组织以开学工作督导为契机的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情况综合督导,全区各校(园)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有条不紊开好局、起好步。现将开学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督导总体情况
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认真按照区教委、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印发的《开州区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暨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全面开展了自查自纠;各教育督导责任区(片区教育管理中心)组织责任督学对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精细督促指导;机关所有科室包校干部深入所负责学校全面督查指导开学准备及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区教委、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于2月19日—28日组建7个督查组,由包片委领导带队,区政府专职督学任组长,教委科室及责任督学为成员,通过明查暗访、校园巡视、查阅资料、走访座谈等形式围绕师生到校、教学准备、办学行为、教育收费、卫生防疫、设施设备、安全隐患、食堂管理等内容对全区161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全覆盖专项督导检查,对部分民办学校开学工作条件保障及校园安全工作进行随机抽查。总体上,各级各类学校开学条件全面保障、办学行为严谨规范、风险防患有效化解、师生心理健康良好,全区22万余名师生于2月17日全部安全返校、正常行课,教学秩序井然有序。
二、发现主要问题
(一)条件保障工作仍需持续改进。一是校园精细化管理存在短板。个别学校教室、活动区域清洁维护不到位,卫生死角明显;部分学校收费公示牌存在未更新、悬挂位置不当,食品安全员未公示等问题,未能有效履行信息公开职责。二是基础设施维修改造滞后。多个学校教学楼、宿舍出现外墙瓷砖脱落、墙漆剥落现象,不仅影响建筑美观,更对师生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个别学校建筑屋顶渗水问题长期未得到根治,导致室内环境潮湿,影响教学和生活;一些学校存在多层校舍建筑每幢少于2部楼梯,不符合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三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个别幼儿园没按标准配齐配足保育员;农村学校艺体专业教师呈现结构性短缺,难以满足素质教育对多样化课程的需求。四是办学行为有待规范。少数初中学校上午第一节课早于8:00,课后服务时间及内容未得到保障;一些幼儿园一日作息不合理,极个别幼儿园保教存在小学化倾向;城区和大集镇的中小学幼儿园大班额现象凸出。
(二)智慧校园建设仍需持续发力。一是硬件更新不及时。多数学校计算机使用年限过长,硬件性能大幅下降,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部分学校班班通设备故障频发,经常出现卡顿、死机等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二是功能室管理不规范。个别学校功能室使用频率低,资源闲置浪费现象较为突出;大规模学校还存在功能室被挤占的情况,致使国家课程计划无法有效落实,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数字化配备不充足。多数学校缺少录播教室,无法满足教学资源录制、共享和远程教学的需求;部分学校功能室和实验室的教学设施设备不充足,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与优质均衡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校园数字化的发展进程,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教学的新要求。
(三)安全管理工作仍需持续强化。一是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突出。校园周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售卖食品无安全保障,电动车随意停放,导致交通拥堵,给学生上下学通行带来极大不便,防撞设施未全覆盖,埋下了安全隐患。二是食堂卫生防护存在漏洞。个别学校厨房防蝇门帘、防鼠隔离板安装不规范,修补不及时,使用很随意,存在卫生防护盲区,对食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三是安全管理不规范。部分学校相关安全制度不健全,个别学校食品留样记录填写不及时、内容不完整、格式不规范,消防实施常规巡查无记录,无法为安全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难以发挥安全记录应有的作用。
三、督导意见建议
(一)从严从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一是严格作息时间。严格执行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不早于8:00的作息时间规定,保障学生充足睡眠;严格落实上下午“双大课间”活动,保障学生在校体育运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二是严格收费公示制度。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将收费公示牌悬挂在学校醒目位置,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三是持续巩固双减成果。严格落实课程计划,确保思政、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国家课程开齐开足有效落实;强化双减政策解读,优化作业设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内容,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精细培养,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一是坚持师德师风作第一标准。深入实施新时代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坚决做到师德失范“零容忍”。二是合理配备师资队伍。强化教师“县管校聘”,统筹实施教师交流轮岗,重视区域内薄弱学校薄弱学科教师调配工作,保障学校教学需要。三是抓实师资能力培训。构建高质量教师培养体系,统筹安排教师参加名师培养对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学科教师等培训,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线上研修,推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三)深化改革,推进教育协调发展。一是深化新时代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加强教师评价改革试点和素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试点研究,建设具有开州辨识度的教育评价体系。二是深化新时代办学模式改革。迭代升级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高质量推进“教共体”办学,着力构建文化共融、师资共培、资源共享、教研共进、教学共管、办学共评的体制机制。三是深化新时代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强化学前教育新优质园建设,持续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县”创建;实施乡村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新卓越”普通高中建设工程,全面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提质领跑。
(四)数字赋能,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一是强化教育数字设施设备建设。升级学校计算机、网络、运用系统等信息技术装备,满足学校数字化管理和师生智慧教学需求。二是强化信息技术教学运用。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培训,提高教师数字素养能力;强化实验室及功能室的管理与运用,最大化发挥现有教育资源作用,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素养能力提升。三是强化数字教育治理水平。强化教育管理队伍数字化履职、服务与治理能力,建立校园网络数据分级保护机制,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监测和风险防控。
(五)协同联动,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一是强化校园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工作要求,全面落实校园安全“日检查、周研判、月调度、季分析、年考核”工作机制;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关爱工作“七个一”,助力心理健康发展;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应急演练,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救护能力。二是强化校园安全整治。加强校园安保力量,强化校园安全监控、一键报警等安防设施建设,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落实安全隐患消号管理机制;有效开展防校园欺凌“九个一”、防性侵“六个一”、校禁毒宣传“五个一”等活动,确保师生安全。三是强化校园食品安全。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强化食堂“三防”设施整治,规范校园餐操作管理,严格落实校园食品安全全“四个最严”,确保中小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重庆市开州区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25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