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关于做好“三夜两节”及岁末年初
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公共服务局),各高校,各直属单位:
岁末年初是各类安全事故的易发高发时段。元旦、春节相继临近,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切实做好12月24日夜、25日夜、31日夜、元旦、春节(以下简称“三夜两节”)等重要节点和岁末年初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校园和谐稳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做好“三夜两节”期间学校安全稳定工作
(一)加强学生教育引导和管理。“三夜”期间,我市各主要商圈将实施交通安全管控和人流量控制,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宣传聚集性疫情风险和疫情防控严峻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不到解放碑、观音桥、三峡广场、大学城熙街、杨家坪、南坪等大型商圈及各区县中心商圈参加过平安夜、圣诞夜、迎新年钟声等相关活动。各学校要在学生宿舍、食堂、教学楼、图书馆、校门等醒目位置张贴《通告》,广泛告知学生交通安全管控和人流量控制情况。二是规范活动管理。严格按照2017年1月25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抵御西方思想及宗教文化侵蚀,不过圣诞节之类的洋节。各级各类学校均不得在平安夜、圣诞夜、圣诞节期间组织任何相关活动,不得在学校布置圣诞树等标志物品及有关文字图形。引导学生平安、祥和、有意义地欢度元旦和春节,确保师生安全,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加强中小学生管理。中小学住校学生必须坚持上晚自习,校长、分管校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校安全工作人员必须到岗值班,住校生不得无故离校外出。中小学走读生“三夜”当天要布置适当的家庭作业,要求家长督促完成,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包干到人,在“三夜”对走读学生在家情况进行点名,保证学生在家完成作业和正常休息,不得外出参加活动。四是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在“三夜”当天,各高校结合实际,对学生开展适当的校内教育教学活动,党政一把手、院系负责人、辅导员必须在岗值班,大学生不得不假离校。
(二)切实加强校园安全防范。严格落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今冬明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渝教体卫艺发〔2020〕73号)要求。一是加强门岗盘查。切实做好外来人员和车辆的登记及必要的盘查验证工作,坚决杜绝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校园。二是加强校园及周边巡逻。加强对校园特别是住宿学生寝室早中晚的巡查巡逻,加强敏感节点、敏感区域的观察防控力度,发现非正常情况要及时研判并正确处置,严密防控针对师生的暴恐侵害。在中小学(幼儿园)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要组织校领导、教职工或安保人员在校园门口等开展护导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三是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对学生宿舍、食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配电房、化粪池、围墙等部位进行拉网式、多层次、全方位排查,尤其要抓好消防、交通和防拥挤踩踏等重点工作,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四是加强值班值守。严格落实领导带班(12月24日、25日、31日,每天18:00—次日1:00由学校主要领导到岗带班)、干部24小时值班和“零报告”制度,加强信息报送,确保信息畅通。“三夜”期间,要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市、区教委加强应急值班,密切保持和公安、维稳部门的联系,同时派出工作人员到解放碑、观音桥、三峡广场、大学城熙街、杨家坪、南坪等大型商圈及其他各区县主要商圈及重点部位进行巡查,掌握学生动态情况,配合公安、维稳部门做好重点区域的安全维稳工作。
(三)严格落实安稳工作责任。一是落实“三级安稳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包学校、学校负责人包院系和班级、辅导员和教师包学生的“三级安稳工作责任制”,层层传递工作压力,将安全稳定责任层层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头。二是“三夜两节”期间,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学生工作、分管安全稳定工作的领导不得到市外出差,如确因工作需要,要提前报主管单位审批同意。三是市教委将组成督导组在“三夜”深入每一所高校蹲点督导。各区县教委要派出督导人员,包干到校进行工作督导,切实保障工作落实。
二、做好岁末年初学校安全稳定重点工作
(一)加强安稳风险研判。一是立即集中开展1次本地区、本学校、本单位覆盖消防安全、校车安全、校舍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及饮用水安全、传染病防控、危险化学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及校园周边治理等领域的安全风险研判,全面掌握岁末年初安全风险。二是对研判出的重大、较大风险,要形成清单,心中有数。要制订专门的管控方案,落实管控责任人、措施、资金以及应急预案。三是要将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相结合,加强失控风险和导致风险失控因素的排查治理,确保重大、较大风险不发生。
(二)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是各地各校各单位要针对绩效工资、职称评审、工程建设、劳资纠纷(农民工工资)、民办(代课)教师等问题认真组织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不留空档、盲区和死角。要在政策法律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妥善化解,暂时不能化解的要立即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做好政策解释、思想疏导和稳控工作。二是各地、各校要会同公安、政法等部门对校园及周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扬言报复社会等涉校涉生各类重点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重点人员,加大管控力量,落实管控、救助措施,加强帮教帮扶,防止因漏管、脱管引发案事件。
(三)加强冬春火灾防控。一是要针对全国两会、市委全委会、市两会等重大活动,组织力量对本地、本校、本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火灾风险评估,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二是在春节期间,要组织专人对本地、本校、本单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紧盯烟花焰火燃放、临时设施搭建、电气线路敷设等环节,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三是各级各类学校要对照《学校消防安全检查导则(试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标对表做好消防安全管理,按国家标准配齐人员和装备器材。四是有冬季取暖改善设施的学校,要妥善做好安全取暖工作,并做好防烫工作措施,严禁室内使用明火取暖。
(四)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一是近期各地各校各单位要对校车及自备交通车(包括高校电瓶车)进行1次拉网式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暂时不能整改的要坚决停用。二是如遇雨雪、冰冻、大雾等恶劣天气,校(园)长可根据情况自行决定停开校车,并采取延时上学、放学、通知家长接送等安全措施,保证师生生命安全。三是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师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上放学不乘坐“三无”及超载、超速车辆。
(五)加强留校学生安全管理。一是抓好专题安全教育。元旦小长假和寒假放假前,各地各校要组织1次以冬季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取暖、防踩踏等安全知识为重点的专题安全教育,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防范意识。二是加强学生行前安全教育,教育学生离校前仔细检查门窗水电,做到关门关窗、断电断水,注意回家及返校路上安全,遵守交通法规,乘坐有营运资质的规范交通工具,注意防盗、防骗、防人身伤害等。三是对节日和假期返乡探亲、出外游玩的学生,要做好摸底登记,假期结束后要及时核对人员,对未按时返校的学生要立即联系家长抓紧查明原因。同时要督促指导家长做好寒假期间学生的监管工作,共同维护学生安全。四是各高校要在寒假放假前对学生去向进行全面摸排,对留校学生要登记造册,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并做好安全宣传教育。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0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