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动态

开州区多举措推进智慧农业加速发展

日期:2025-03-25


近年来,开州区积极探索,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有力举措,以科技为强大引擎,赋能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智慧农业蓬勃发展,为农业现代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澎湃动力。
一、筑牢基础设施根基,为智慧农业保驾护航
1.高标准农田智慧化蝶变。充分融合物联网、5G等前沿技术,构建起智能化的“巴渝良田”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精准地采集土壤墒情、气象数据等关键信息,为农业生产的精准种植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如同给农田配备了一位智能“管家”。
2.智能化装备全面普及。大力推广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系统、自动化收割设备等现代化农业装备。2024年,推广农机设备4555台,完成农机报废更新2033台,这些装备的广泛应用,大幅减少了人力成本投入,显著提升了农业作业效率。在南门镇、临江镇等水稻和油菜种植区,无人机飞防覆盖率已高达70%以上,高效又便捷。
3.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以及地面传感器等技术手段,搭建起“农业资源一张图”动态监测平台。该平台就像一张紧密的监测网,能及时捕捉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变化,为灾害预警与生产决策提供有力辅助。
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技术落地生根
1.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州区农广校联合高校、科技企业,精心组织开展智慧农业技术培训。重点教授智能设备操作、数据分析等实用技能,累计培训人数已超6000人次,为智慧农业发展培育了大批专业人才。
2.发挥示范园区引领作用。将鲁渝蔬菜现代产业园成功打造成智慧农业示范园,带动全区智慧农业发展。在南门镇、竹溪镇、临江镇、中和镇等,通过“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的创新模式,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智能温室等先进技术,让新技术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3. 落实政策扶持举措。2024年,发放农机购置补贴552.899万元,惠及农户4159户;发放农机报废补贴96.7955万元,惠及农户1251户;对农产品电商电商主体发放电商销售补助30万元。这些实实在在的补贴充分调动了种植户和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业附加值
1.拓展农产品电商销售渠道。依托邮乐购、淘宝、抖音等平台,建设线上销售专区,积极推动“开县春橙”“南门红糖”“紫水豆干”“水竹凉席”等特色农产品触网销售。2024年,开州区农产品电商销售额突破6亿元,同比增长15%。
2.推进冷链物流智能化升级。建设智能仓储和冷链配送中心,利用温湿度传感器和GPS追踪系统,实现对生鲜农产品运输全程的精准监控,有效保障了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品质。
3.创新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开州区紧紧围绕农耕农种文化、现代智慧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挖潜赋能。南门镇打造的蔬菜和红糖研学中心及蔬菜数字田间学校、满月镇打造的甘泉村高山生态农场、竹溪镇打造的灵泉村生态乐园、赵家街道打造的红色周都等,全都成为游客到开州区旅游的热门“打卡地”,为农旅融合发展开辟了新模式。

下一步,开州区计划进一步扩大智慧农业覆盖领域,积极探索AI种植模型、农业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应用,继续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在推动巴渝和美乡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取得新成效,为加快建设“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贡献更大“三农”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

部门街镇

无障碍

安全生产举报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开州区部门镇街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