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多措并举推动地膜科学使用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抓好白色污染治理”要求,开州作为全市地膜科学使用重点示范区县,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地膜科学使用。
一、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开州区组织人员开展调研,并结合开州区实际,制定了《开州区2023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实施方案》和《地膜科学使用回收管理办法》明确了项目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实施环节、保障措施等,将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指导性任务分解下达到各乡镇(街道),并从地膜购买、使用以及回收台账建立等方面强化了项目管理,同时落实了技术人员和项目专项工作组,加强对项目实施进行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为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科学使用回收农用地膜的意识,区、镇、村各级干部通过微信工作群、公示栏、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通过宣传让广大农户认清地膜残留危害,加强科学使用回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宣传对象覆盖全区种植大户、农业口各级干部,悬挂横幅200多条,发放张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倡议书》《关于做好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工作的通告》5000多份,形成全区全社会科学使用回收地膜的浓厚氛围。提高群众认识和自觉回收残膜的积极性。
三、注重培训,提高技术。为了提高乡镇工作人员的认识和广大种植户的技术水平,我区共开展区级培训2次,乡镇街道开展培训60余次,通过各级培训,提高了种植户的用膜水平,为地膜回收和作物增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助力我区土壤生态环境保护。
四、开展示范,扩大影响。为了展示科学使用地膜的效果,我区在郭家镇毛成村、赵家街道开竹村、中和镇当阳村、九龙山镇东坝村建设了加厚高强度地膜示范片1000亩,全生物降解地膜1000亩。示范片的建设直接辐射周围农户,更真实地感受到地膜科学使用带来的减少污染、提高产量、节约成本的好处。
截至2024年8月,开州区共有317个单位实施了该项目,其中有237个实施单位使用了加厚高强度地膜,覆盖面积7.5万亩,另有80个实施单位使用了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面积1.4万亩。同时,该项目的实施减少了土壤中的白色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