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变革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我区用好数字化“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的“新视角”,锚定“数字化赋能农业”目标,让大数据为农业赋能,以“数”着墨,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一是数字农业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是数字农业的底座。我区不断加快数据中心、5G网络等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农业的发展创造了契机。我区累计建成5G基站3620个,千兆光纤覆盖率100%;区镇村三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市区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开州区农业资源“一张图”、20家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全区电商网店数量达到3000余个、农村电商扶贫驿站270个,益农信息社470个;全区高清监控数达5000余个。
二是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不断完善。我区加快农业服务数字化进程,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统筹推动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等服务。完善区、镇、村三级农产品网络销售供应链体系,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建设。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成功创建市级商贸百强镇2个、市级商贸综合服务中心3个、市级公益性农产品零售市场1个;建成城乡配送物流分拨中心2个、区域物流配送中心11个、乡镇物流服务站点38个、村级物流服务站点136个、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40个、冷链物流设施249个。打造标杆益农信息社20个,发布产销信息40余万条。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建成鲁渝(潍坊寿光)智慧农业展示中心,2023年全区农产品电商销售额突破6亿元。
三是数字农业的信息服务不断完善。我区目前建成24小时的12316服务工作站、470家村级益农信息社,完善区、镇、村三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为全区423个村、100余万农民提供服务,通过短信平台发送农业预警信息100余万条。1000余户农业经营主体入驻“农品慧”平台,解决农产品交易过程中存在的“开票难”“销售难”“贷款难”等难题。全区建成柑橘、水产、畜禽等智慧农业物联网100余处,覆盖面积近5万亩,推广无人植保机32台,智慧平台服务柑橘3.6万亩、畜禽25万头(只)、渔业1500亩,不断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装备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