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基层政务公开 >涉农补贴领域基层政务公开专栏 >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 >高素质农民培育 >申请指南

[ 索引号 ] 115002345540924535/2023-00206 [ 发文字号 ] 开州农文〔2023〕69号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开州区农业农村委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3-06-26 [ 发布日期 ] 2023-06-26

开州区2023年高素质农民 (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实施方案

开州区2023年高素质农民

(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渝农办发〔202378号)要求,以及《重庆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结合我区实际,为打造特色品牌培育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强化乡村人才支撑的要求,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坚持生产技术技能、产业发展能力、农民素质素养协同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人才保障。重点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着力提高生产技术技能、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能力、着力提升农民素质素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工作任务

按照渝农办发〔202378号文件下达的任务,我区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850名,认定扶持致富带头人120名,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45个班。重点面向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集体经济组织领头人和种养大户,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农村创新创业者培养、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等行动,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一是全面保障稳粮扩油和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二是聚焦关键环节推进高质量农业发展;三是服务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四是春耕春管、三夏、防灾减损等应急性培训;五是面向小农户开展素质素养提升试点培训;六是促进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七是开展大豆、玉米单产提升培训全覆盖专项行动等。

序号

类型

人数

(人、个)

1

经营管理型及农村致富带头人

450

3

专业生产型

210

4

技能服务型

190

5

认定致富带头人

120

6

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班

45

三、工作要求

2023年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育以及头雁行动全过程中,要全面转变理念、改进内容、创新方式、强化服务;提升教育培训的精准性、师资教学的开放性、跟踪服务的持续性以及线上培育的普及性;树立以培育对象为中心理念,遵循农民需求、遵循客观规律,精心组织培训,抓实落细关键环节;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机械化、智慧农业和农业绿色发展标准化生产等,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努力打造绿色引领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精品工程。

(一)精选培训对象。根据全区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围绕产业扶贫带头人及脱贫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经理人、专业种养加能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大学生村官培训和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等培养计划建立对象库,抓好产业扶贫带头人及脱贫户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培训,专业种养加能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大学生村官培训和组织动员高素质农民参加学历提升教育。

(二)摸清学员需求。培训前,认真开展摸清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农民教学需求,做好摸底调研分析与档案管理。一是重点面向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微农企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等开展生产经营管理和带动小农户发展需求调研;二是重点面向返乡创业大学生、中高职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等农业后继者创业兴业需求调研;三是重点面向乡村振兴示范村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开展产业扶贫带头人经营能力培训需求调研以及脱贫户专项生产技能培训需求调研。

(三)打造精品课程。遵循农业农村部制定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块要求规定,坚持为产业发展服务和农民实用的原则,科学设置通用课程、专业课程、现场学习、生产实践、线上学习等教学环节,加强内容资源开发建设,以职业素养、农业绿色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技术、豇豆质量安全控制、专业农机手培训、政策项目推介、金融信贷、农村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品牌创建、经营管理,特色产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新装备的推广应用等主题,结合农时季节和农民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集中或分时段开展培训,为学员量身打造一批精品课程。

(四)优化教育阵地。持续巩固建设农民科技教育体系阵地,巩固24所农民田间学校、5个青年农场主创业孵化基地、15个“头雁”重点品种科技试验示范阵地建设,打造集培训、就业、创业、研学等多形态科技教育平台,培育职业、兼职、就业、创业型高素质农民,为乡村产业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等提供基础保障。

(五)实施大融合大培训。以开州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主导,充分发挥一主多元作用,采取定向培养、订单培训、分段培育,着力解决农村实用人才瓶颈难题,用好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农技推广机构等教育培训资源,引导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技术协会、职业院校、农民田间学校和创业孵化平台等,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拓展脱贫产业发展水平和脱贫户自身发展能力,着力培养农民市场品牌意识,提升规划、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提升产业效益。

(六)跟踪政策促进培训成果转化。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的重点扶持、技能比赛、信息化手段、后续指导管理服务等,落实培训成果转化,主要用于五个方面:一是举办农民致富带富技能大赛;二是开展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三是激励高素质农民参加学历提升行动。四是农民技术职称人员十百千科技帮扶行动;五是对本地从事农业生产有示范引领的高素质农民给予重点扶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体系建设。建立区、镇、村三级高素质农民服务组织体系,以乡村振兴促脱贫攻坚为总抓手,疫情防控和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同步推进。由村级摸清申报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农民底数;区、镇级合力开展培训需求与产业发展调研;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加强对学员的遴选与培训需求的分析研究,分类制定每期培训方案、学员手册等,认真开展每期培训,完成培训任务。

(二)强化培训管理。发挥一主多元作用,强化涉农科研院校培训机构参与推广管理,推进开州区绿色引领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着力创建市级优质培训基地品牌。精选培训教师,严格授课教师意识形态管控,推行授课教师学员满意度评价机制,加强培训师资库动态管理与培训监管。

(三)强化绩效考核。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区长责任制考核中的农民教育培训指标和《重庆市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工作考核》中关于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强化项目资金监管,实现通过培训,推进绿色引领、数质并重,引导就业、发展产业,确保资金使用社会效益。

(四)完善档案归档。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完成培训任务,及时上网填报学员培训信息,考评教师和受训农民,每个培训班结束后,由监管单位(区农业农村委法规科教科和镇乡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培训机构、授课教师、受训农民代表四方签字确认,并由区农业农村委分管领导签署验收意见,规范整理培训档案,特别要完善建卡脱贫户学员的培训信息,准确反映建卡脱贫户参加培训和发展产业等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

部门街镇

无障碍

安全生产举报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开州区部门镇街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