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23473980885X8/2023-00014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水利、水务 | [ 体裁分类 ] | 行政许可 |
[ 发布机构 ] | 开州区水利局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3-02-06 | [ 发布日期 ] | 2023-02-06 |
重庆市开州区水利局关于开州区三汇水库中型灌区续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重庆市开州区水利局
关于开州区三汇水库中型灌区续配套与节水
改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重庆市开州区水利工程运行保障中心:
你单位提交的开州区三汇水库中型灌区续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申请(项目代码:2012-500154-04-01-886153)和《开州区三汇水库中型灌区续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收悉,经审查,该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水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规定,决定准予行政许可。
一、水土保持方案总体意见
(一)方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部委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及采用的资料基本正确。
(二)同意方案设计水平年为2023年。
(三)同意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界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16.7227hm2。
(四)同意水土流失防治为西南紫色土区建设类一级标准。
(五)同意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其中:水土流失治理度97%,土壤流失控制比1.0,渣土防护率92%,表土保护率92%,林草植被恢复率97%,林草覆盖率25%。
(六)基本同意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分区防治措施体系。
(七)基本同意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安排。
(八)基本同意水土保持监测时段、内容和方法。
二、水土保持方案投资
水保方案工程静态总投资151.27万元,其中主体已列投资0.46万元,方案新增投资150.81万元(其中:工程措施费45.88万元,植物措施费4.27万元,监测措施费15.75万元,临时措施投资27.42万元,独立费用26.87万元,基本预备费7.21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为23.4118万元)。
三、工作要求
(一)根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认真做好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切实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二)依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同步开展水土保持施工图设计,按程序与主体工程设计一并报经有关部门审核,作为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的依据。重要防护对象应当开展点对点勘察与设计。无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不得通过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
(三)严格控制施工扰动范围,禁止随意占压破坏地貌植被。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在招投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的水土保持责任,强化奖惩制度,规范施工行为。
(四)依法做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加强水土流失动态监控。在工程建设期间应将水土保持监测季报按规定在网站公开,同时在业主项目部和施工项目部公开,并按规定向我局按时报送监测季报和总结报告。
(五)项目开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六)本项目的地点、规模如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发生重大变更的,应按照“渝水﹝2016﹞83号”规定办理。确需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专门存放地外新设弃渣场的,可按照“水保﹝2019﹞160号”规定执行。
(七)严格按照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后续设计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严格控制施工期间水土流失。
(八)工程完工后、项目投产使用前应及时组织开展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并在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通过3个月内,向我局报备验收材料(包括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书、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和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等)。
(九)本行政许可决定有效期为三年,自签发之日起计算。
附件:1.开州区三汇水库中型灌区续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2.开州区三汇水库中型灌区续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意见
重庆市开州区水利局
2022年11月11日
附件1
开州区三汇水库中型灌区续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项目名称 | 重庆市开州区三汇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 流域管理机构 | 长江委 | |||||||||||||||||
涉及省区 | 重庆 | 涉及地市或个数 | / | 涉及区/县 | 开州区 | |||||||||||||||
项目规模 | 整治渠线26.356km | 总投资 | 4945.38万元 | 土建投资 | 4036.73万元 | |||||||||||||||
动工时间 | 2021年9月 | 完工时间 | 2023年8月 | 设计水平年 | 2023年 | |||||||||||||||
工程占地(hm2) | 16.72 | 永久占地(hm2) | 5.71 | 临时占地(hm2) | 11.01 | |||||||||||||||
土石方量(万m3) | 挖方 | 填方 | 借方 | 弃方 | ||||||||||||||||
4.69 | 4.69 | / | / | |||||||||||||||||
重点防治区名称 | 三峡库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重庆市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 |||||||||||||||||||
地貌类型 | 低山丘陵地貌 | 水土保持区划 | 西南紫色土区 | |||||||||||||||||
土壤侵蚀类型 | 水力侵蚀 | 土壤侵蚀强度 | 轻度侵蚀 | |||||||||||||||||
防治责任范围(hm2) | 16.72 | 容许土壤流失量〔t/(km2.a)〕 | 500 | |||||||||||||||||
建设期土壤流失预测总量 | 1968t | 新增水土流失量 | 1546t | |||||||||||||||||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 | 西南紫色土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一级标准 | |||||||||||||||||||
防治指标 | 水土流失治理度 | 97% | 土壤流失控制比 | 1.0 | ||||||||||||||||
渣土防护率 | 92% | 表土保护率 | 92% | |||||||||||||||||
林草植被恢复率 | 97% | 林草覆盖率 | 25% | |||||||||||||||||
防治措施 | 防治分区 | 工程措施 | 植物措施 | 临时措施 | ||||||||||||||||
渠系建筑物区 | 主体:排水盲沟254.73m 新增:表土剥离1.79万m3,土地整治7.59hm2,表土回覆2.28万m3,挡坎316m3 | 新增: 撒播种草5.06hm2 | 新增:临时排水沟1845m,沉砂池12座,彩钢板拦挡527m,临时覆盖10000m2 | |||||||||||||||||
临时道路区 | 新增:土地整治0.75万m3,表土回填0.23hm2 | 新增: 撒播种草0.52hm2 | 新增:临时排水沟450m,沉砂池4座,袋装土拦挡300m,临时覆盖1000m2 | |||||||||||||||||
施工生产区 | 新增:表土剥离0.03万m3,土地整治0.15hm2,表土回填0.05万m3 | 新增: 撒播种草0.02hm2 | 新增:临时排水沟264m,沉砂池4座,临时拦挡160m,临时覆盖600m2 | |||||||||||||||||
投资 | 46.34万元(主体0.46万元,新增45.88万元) | 4.27万元(新增) | 27.42万元(新增) | |||||||||||||||||
水土保持总投资 | 151.27万元(主体0.46万元,新增150.81万元) | 独立费用 | 26.87万元 | |||||||||||||||||
监理费 | / | 监测费 | 15.75万元 | 补偿费 | 234118元 | |||||||||||||||
方案编制单位 | 重庆江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建设单位 | 重庆市开州区水利工程运行保障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王永江 | 法定代表人 | 陈先祥 | |||||||||||||||||
地址 | 重庆市渝北区中渝广场3号楼 | 地址 | 重庆市开州区开州大道中段157号 | |||||||||||||||||
邮政编码 | 401120 | 邮政编码 | 405400 | |||||||||||||||||
联系人及电话 | 胡建 | 联系人及电话 | 刘胜 | |||||||||||||||||
电子邮箱 | 1299473605@qq.com | 电子邮箱 | / |
附件2
开州区三汇水库中型灌区续配套与节水改造
项目专家评审意见
2022年9月30日,重庆市开州区水利局组织召开了《开州区三汇水库中型灌区续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评审会,参加会议的有重庆市开州区水利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建设单位)、重庆江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及特邀专家。会议成立了5位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组。会前,专家仔细审阅了方案报告,会上,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方案编制单位的汇报,并分别提出了修改意见。会后,编制单位根据专家意见对方案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了最终方案报告。经专家组复核,提出评审意见如下:
一、综合说明
(一)方案编制依据的法律法规、部委规章、规范性文件、规范标准和技术文件及采用的资料基本正确。
(二)同意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16.7227hm2。
(三)同意设计水平年为2023年。
(四)同意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为西南紫色土区建设类水土流失防治一级标准。
(五)防治目标值确定基本合理。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况阐述基本清楚
本项目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水利现代化和促进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步伐的配套措施。
通过本项目实施,能解决开州区三汇水库灌区渠系年久失修、配套设施不完善、输配水过程中水量损失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用水矛盾突出等问题,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三汇水库中型灌区位于南河左岸片区,涉及三汇口乡、中和镇、义和镇、临江镇、南雅镇、铁桥镇等6个乡镇,53个村,设计灌面12.8万亩。灌溉以中型三汇水库为骨干水源工程,结合灌区内的小型水库、清水堰、山坪塘、提灌站等水利工程联合运用,采用以蓄为主,引提结合、入库调蓄的灌溉体系。根据调查统计,灌区现有受益人口9.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7万人,场镇人口2.5万人。
本项目为改建项目,本次工程主要针对灌区内渠系进行恢复,改善灌溉条件。
三汇水库灌区整治渠线长26.356km,其中左干渠0.201km,右干渠(中段)25.052km,骑龙寨支渠(后段)1.103km。灌区工程由灌溉渠首工程、灌排渠道、渠系建筑物、附属设施组成。
输水渠最大设计过流能力为3.67m3/s,灌溉渠道与渠系建筑物级别均为5级。
本项目共设置6处施工场地,分散位于渠道沿线附近,包括拌合机、砂浆搅拌机、水泥仓库及砂石骨料堆码场。本项目将新修长1.5km,宽3.5m宽临时道路,泥结石路面,方便施工车辆、人员、材料等进出施工场地。施工期生产用水可直接从附近溪沟、池塘提取,生活用水采用当地居民饮用水。施工所需的钢材、木材、水泥、油料等可在就近购买。本项目土方开挖料就近堆放,用于后期回填,多余土石方可用于渠系两侧平整绿化,土方挖填就近平衡,不再另设弃渣场。
本项目占地共计16.72hm2,其中永久占地5.71hm2,临时占地11.01hm2。本项目占地类型为耕地5.41hm2,林地4.66hm2,草地0.12h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71hm2,其他土地0.82hm2。
本项目土石方开挖量为4.69万m3(一般土石方开挖2.87万m3,表土剥离1.82万m3),填方4.69万m3(一般土石方开挖2.13万m3,表土回填2.56万m3),区间调配量0.25万m3。渠道开挖回填剩余的土石方全部摊平在渠道作业带上,不布设弃渣场。
项目建设不涉及拆迁安置及专项设施改(迁)建。
工程总投资4945.38万元,其中土建工程4036.73万元。本项目其筹措方案为中央资金补助+省级财政+县级财政,其中:申请中央及市级资金4600万元,其余来自区县财政配套资金。
(二)建设工期:2021年09月~2023年08月,共24个月。
(三)项目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气象、水文等情况阐述较为清楚。
三、项目水土保持评价
(一)基本同意主体工程选址水土保持评价。
(二)基本同意建设方案与布局水土保持评价。
(三)对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措施的界定基本合理。
四、水土流失估测
(一)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基本正确。
(二)通过对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的调查及估测,本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968t,背景流失量422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546t。
(三)基本同意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分析。
五、水土保持措施
(一)同意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为3个水土流失防治区:分别是渠系建筑物防治区、临时道路防治区、施工生产防治区。
(二)由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和后续增加的防治措施所组成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基本合理。
主体工程设计中考虑了水土保持要求,方案新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在充分考虑主体工程中具有水保功能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基础上,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环节补充设计水土保持措施,能满足水土保持的基本要求。
1.渠系建筑物防治区。
施工前,对本区未施工范围内可剥离表土进行剥离,表土与开挖土石方分层堆放在渠道一侧,施工后期作为复耕及绿化覆土利用。
施工过程中,在隧洞底部设排水盲沟,排除洞内积水;对坡地段渠道作业带内填方边坡坡脚设干砌块石挡坎;对临时堆土的下边坡采用彩钢板进行临时拦挡,并设置临时排水沟,排水沟出口接沉砂池;降雨期间采用塑料彩条布对渠道开挖裸露的土质坡面和松散的临时堆渣进行覆盖。
施工后期,对临时扰动范围进行土地整治和覆土,对原地貌为耕地的进行复耕,非耕地的采取撒播种草防护。
主体设计水土保持措施布设
(1)工程措施
①排水盲沟
主体设计为方便隧洞排水,在洞底设排水盲沟,排水盲沟采用C20砼结构,矩形断面,底宽0.3m,高0.3m,边墙厚0.1m。经统计,排水盲沟共计254.73m。
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布设
(1)工程措施
①表土剥离
在工程开挖前期,方案设计对渠道开挖部分占用的耕地、林地进行表土剥离,表土剥离厚度按0.2m~0.4m确定,剥离面积约6.05hm2,共计剥离表土1.79万m3。
剥离的表土就近堆放在渠道两侧的施工作业带,与开挖的深层土分开堆放,并做好临时覆盖和拦挡等防护措施。
②土地整治和覆土
主体工程施工完毕后,方案设计对工程开挖扰动范围土地整治,然后进行覆土,设计覆土厚度0.3m,根据原地貌恢复耕地或植被。土地整治的具体内容包括:
清除施工扰动区内的弃渣、弃石,填平坑凹,局部地面平整,压实土松翻等。表土已采取铺垫保护的渠道两侧施工场地和临时堆土区域不覆表土。
经统计,土地整治面积为7.59hm2,覆土量为2.28万m3。
③干砌块石挡坎
坡地段渠道作业带回填覆土后,在填方边坡坡脚设干砌块石挡坎,防止回填土顺坡下溜,挡坎采用Mu20干砌块石砌筑,顶宽0.4,墙背垂直,面坡1:0.2,高0.5m。经统计共需干砌块石挡坎316m3。
(2)植物措施
①撒播种草
施工后期,方案设计对渠道沿线工程临时占用的灌木林地、草地、荒地等经土地整治后采取撒播种草防护,防护面积共计5.06hm2。草种可选用狗牙根、结缕草等,播种量80kg/hm2。经统计撒播种草面积5.06hm2。
(3)临时措施
①临时排水沟、沉砂池
在临时堆土边坡外侧设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接入自然水系前经临时沉砂池沉淀径流中的泥沙。
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为土质排水沟,沟身夯实,采用2cm厚M10砂浆抹面,底宽0.3m,深0.4m,两侧坡比1:0.5。
沉砂池采用矩形断面,净空尺寸为2.0×1.5×1.0m(长×宽×深),采用M7.5浆砌砖砌筑,厚度0.24m,2cm厚M10砂浆抹面,10cm厚C15混凝土底板。
经统计,本区共布置临时排水沟450m、临时沉砂池4座。
②彩钢板拦挡
施工过程中,渠道开挖的表土与深层土分层堆放于渠道作业带一侧,为防止临时堆存期间土石方顺坡流失,在临时堆土下边坡采用彩钢板进行临时拦挡。需拦挡的长度为2636,彩钢板拆除后重复利用,共需彩钢板527m。
③临时覆盖
施工过程中,对临时堆土采用彩条布覆盖,防止降雨冲刷造成水土流失。需要覆盖的面积为2.58hm2,彩条布可重复利用,共需彩条布10000m2。
2.临时道路防治区
施工过程中,在临时道路汇水侧设置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出口连接临时沉砂池,经沉淀后再排入附近自然沟道中。对临沟侧和临坡侧等坡度较陡的路段坡脚采用填土编织袋进行临时拦挡,并对区内裸露边坡、地表及临时堆土进行临时覆盖。
施工后期,对临时道路进行土地整治和覆土,对原地貌为耕地的进行复耕,非耕地的采取撒播种草防护。
主体设计水土保持措施布设
主体设计未考虑水土保持相关措施,本方案将新增表土剥离与防护、临时排水沉砂等措施。
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布设
1、工程措施
①土地整治及覆土
主体工程施工完毕后,方案设计对工程扰动范围进行土地整治,然后进行覆土,设计覆土厚度0.3m,根据原地貌恢复耕地或植被。土地整治的具体内容包括:清除施工扰动区内的弃渣、弃石,拆除硬化区,填平坑凹,局部地面平整,压实土松翻等。
经统计,土地整治面积为0.75hm2,覆土量为0.23万m3。
2、植物措施
撒播种草
施工后期,方案设计对本区临时占用的灌木林地经土地整治后采取撒播种草防护,防护面积共计0.52hm2。草种可选用狗牙根、结缕草等,播种量80kg/hm2。
经统计,撒播种草面积为0.52hm2。
3、临时措施
①临时排水沟、沉砂池
根据临时道路场地排水需要,在道路汇水侧布设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接入自然水系前经临时沉砂池沉淀径流中的泥沙。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为土质排水沟,沟身夯实,采用2cm厚M10砂浆抹面,底宽0.3m,深0.4m,两侧坡比1:0.5。
沉砂池采用矩形断面,净空尺寸为2.0×1.5×1.0m(长×宽×深),采用M7.5浆砌砖砌筑,厚度0.24m,2cm厚M10砂浆抹面,10cm厚C15混凝土底板。
经统计,本区共布置临时排水沟450m、临时沉砂池4座。
②临时拦挡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一般放坡的填方路段需对其扰动区域的边坡进行临时拦挡防护。临时拦挡采用编织袋装土填筑,堆砌高度为1.0m、顶宽0.5m、底宽1.5m、两侧坡比1:0.5。
经统计,本区临时拦挡长约300m。
③临时覆盖
工程开挖的土石方在其施工期间呈带状分布,易形成大量开挖土质裸露面和松散的临时堆渣,如遇降雨易产生大量水土流失,因此在降雨期间拟采用塑料彩条布对其进行覆盖。
经统计,临时覆盖面积约1000m²。
3.施工生产防治区
施工前,对本区施工扰动范围内可剥离表土进行剥离,就近集中堆放在各工区表土堆场内。
施工过程中,对各施工工区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出口连接临时沉砂池,经沉淀后再排入附近自然沟道中。场地内堆料场四周采用填土编织袋进行临时拦挡,并对区内裸露地表及临时堆土进行临时覆盖。
施工后期,对各施工工区进行土地整治和覆土,对原地貌为耕地的进行复耕,
非耕地的采取撒播种草防护。
主体设计水土保持措施布设
主体设计未考虑水土保持相关措施,方案将新增表土剥离与防护、临时排水沉砂等措施。
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布设
1、工程措施
①表土剥离
主体工程施工前对各施工工区施工扰动范围内可剥离表土进行剥离,在各施工工区表土堆放场临时集中堆放;表土剥离厚度按0.2m~0.4m确定,剥离面积约0.10hm2,共计剥离表土0.03万m3。
②土地整治及覆土
主体工程施工完毕后,方案设计对工程开挖扰动范围土地整治,然后进行覆土,设计覆土厚度0.3m,根据原地貌恢复耕地或植被。土地整治的具体内容包括:清除施工扰动区内的弃渣、弃石,拆除硬化区域,填平坑凹,局部地面平整,压实土松翻等。
经统计,土地整治面积为0.15hm2,覆土量为0.05万m3。
2、植物措施
①撒播种草
施工后期,方案设计对本区临时占用的灌木林地经土地整治后采取撒播种草防护,防护面积共计0.02hm2。草种可选用狗牙根、结缕草等,播种量80kg/hm2。
经统计,撒播种草面积为0.02hm2。
3、临时措施
①临时排水沟、沉砂池
根据施工生产区场地排水需要,在每个施工生产区周边布设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接入自然水系前经临时沉砂池沉淀径流中的泥沙。
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为土质排水沟,沟身夯实,采用2cm厚M10砂浆抹面,底宽0.3m,深0.4m,两侧坡比1:0.5。
沉砂池采用矩形断面,净空尺寸为2.0×1.5×1.0m(长×宽×深),采用M7.5浆砌砖砌筑,厚度0.24m,2cm厚M10砂浆抹面,10cm厚C15混凝土底板。
经统计,本区共布置临时排水沟396m、临时沉砂池4座。
②临时拦挡
对本区场地内堆料场四周采用临时拦挡。临时拦挡采用编织袋装土填筑,堆砌高度为1.0m、顶宽0.5m、底宽1.5m、两侧坡比1:0.5。
经统计,本区临时拦挡长约160m。
③临时覆盖
为防止水土流失,在雨季施工时,对场地内少量裸露地表及临时堆土利用彩条布覆盖。覆盖彩条布后用石块将边沿压实,覆盖面积约600m²。
(三)基本同意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
六、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监测方案基本可行,在开展监测工作时应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七、工程投资
(一)工程投资编制依据正确,费用基本合理,编制深度满足要求。
(二)经审核,经审核,本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151.27万元,其中主体已列投资0.46万元,方案新增投资为150.81万元。在方案新增投资中,工程措施费45.88万元,植物措施费4.27万元,监测措施费15.75万元,临时措施投资27.42万元,独立费用26.87万元,基本预备费7.21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为23.4118万元。
(三)效益分析方法正确,分析结果基本合理。
八、水土保持管理
本方案中提出的组织管理、后续设计、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理、水土保持施工、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等水土保持管理要求基本可行。
九、其他
本项目地处乡镇,应对土石方回填与弃渣效果进行综合监测和评估,确保弃(回)土(渣)综合、有效利用。
专家组组长:
专 家组成员:
2022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