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庆市开州区委宣传部重庆市开州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开展爱国卫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
开州爱卫发〔2021〕11号
中共重庆市开州区委宣传部
重庆市开州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关于开展爱国卫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
各镇乡街道党委(党工委)、人民政府(办事处),区委各部委,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区属国有重点企业、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关于新时代爱国卫生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我区新冠疫情常态防控工作实际,决定在全区开展爱国卫生志愿服务活动。现将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1年3月10日—9月30日。
二、活动内容
(一)“病媒生物防制”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春夏季灭鼠、灭蟑、灭蚊蝇活动。组织专业志愿者用网络推送、村社健康宣讲等向群众开展防治知识普及,发放四害防治药品等方法,减少疾病传播途径。
(二)“拒绝烟草危害,共建无烟环境”志愿服务活动。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以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院、无烟学校为重点,组织志愿者运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吸烟和二手烟危害,传播烟草危害知识,营造无烟环境,向广大市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宣传烟草危害知识及戒烟知识,倡导无烟生活。
(三)共建共享卫生创建成果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对集贸市场、车站、背街小巷、村庄庭院、老旧居民区等薄弱环节开展“十乱”整治,结合乡村振兴,开展垃圾分类、“吃得文明”宣传普及,做好环境综合整治,做到无垃圾成堆、无污水横流、无杂物乱堆、无畜禽放养。
(四)“爱国卫生健康知识普及”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对《重庆市民健康公约》普及推广,用老百姓听得懂、看得明白、记得住等“接地气”的办法,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健康科普,引导广大群众逐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营造人人争做健康科普达人、人人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良好氛围。
(五)疾病预防控制志愿服务活动。以传染病防治、心理疏导、急救技能、合理用药、周末义诊为主要内容,组织专业志愿者入村入户开展活动,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水平和预防自救互救能力。
三、活动形式
(一)病媒生物防制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各镇乡(街道)部门(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队伍清理“四害”孳生环境,补齐补全四害防治设施,开展四害消杀活动,组织志愿者收集社情民意,引入专业消杀机构服务。各帮扶单位及帮扶责任人,入户做好贫困户四害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和技能指导。
(二)共建无烟环境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各镇乡(街道)部门(单位)按照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院、无烟学校创建标准积极开展无烟环烟环境打造,组织志愿者开展控烟劝导,全区各二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完善戒烟门诊建设。
(三)共建共享卫生创建成果愿服务活动形式。区农业农村委牵头农业企业环境卫生整治;区经信委和浦里新区管委会负责督促工业企业和园区企业抓好环境整治;区住房城乡建委负责督促落实物业小区、建筑工地、拆迁工地等环境整治;区城市管理局负责做好垃圾转运及无害化处理、废弃一次性口罩的集中收集与处置,以及公厕、垃圾场站和转运车辆清洁与消毒工作;区交通局负责落实好车站、码头等场站内和交通工具内的环境整治和消毒工作;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负责督促商场、宾馆酒店、餐饮行业、农贸市场落实环境整治工作;区文旅委负责督促旅游景区、星级宾馆酒店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区卫生健康委负责医疗单位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区国资委负责督促国有企业做好环境整治和消毒工作;区教委督促做好校园环境整治工作。各乡镇(街道)督导各村(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各部门(单位)要组织志愿者开展办公室、职工宿舍、食堂、厕所等场所及网格区域环境大扫除,彻底清除积存杂物、废弃物、卫生死角和各类垃圾。
(四)“爱国卫生健康知识普及”志愿服务活动形式。按照《重庆市民健康公约》,组织各级志愿者大力开展爱国卫生知识普及,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蕴含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将文明卫生知识的传播与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相结合,引导群众树立健康强国理念,弘扬广大人民群众互助共济的美德,激发群众自力更生改变生产生活面貌的热情。
(五)传染病预防控制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在属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结合脱贫攻坚普查及健康扶贫工作,进村入户宣讲传染病防治知识,对贫困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群众自我防护和自我保健意识,做好定期回访工作。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按照属地属事的原则,爱国卫生志愿服务活动由区委宣传部、区爱卫会、区卫生健康委统一领导负责组织实施。区级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做好系统、行业爱国卫生工作的动员部署和检查落实,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其他组织为志愿服务提供便利条件,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培养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和能力。各级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组织要发挥特色优势,组织广大企业职工、青年、妇女等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二)注重统筹。各镇乡街道和相关部门要将志愿服务活动贯穿整个活动月。各镇乡街道要以爱国卫生志愿服务活动为契机,结合卫生城镇创建、健康村镇建设、文明城镇村创建及脱贫攻坚等工作,持续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三)广泛宣传。要充分发挥区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的作用,宣传爱国卫生月活动,大力营造爱国卫生运动浓厚氛围,对本次志愿服务活动出现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系列宣传和推广,推动我区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深入开展。
(五)总结推广。各镇乡街道和相关部门要及时提炼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和亮点,认真总结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含图片等材料)报送区委宣传部、区卫生健康委(爱卫办)。
联系人:区委宣传部王培杰,联系电话:52222004;区卫生健康委郑钞,联系电话:85920108;开州爱国卫生群:101852492
附件:重庆市民健康公约及解读
中共重庆市开州区委宣传部
重庆市开州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1年3月7日
附件
《重庆市民健康公约》及解读
(一)内容
膳食多样巧搭配 控盐减糖油要少
分餐公筷拒野味 戒烟限酒应做到
作息规律爱运动 少玩手机多远眺
乐观豁达好心态 和睦家邻常欢笑
早晚刷牙勤洗手 清洁通风很重要
咳嗽喷嚏掩口鼻 社交距离保持好
乱吐乱扔莫要为 科学规范戴口罩
文明如厕讲卫生 垃圾分类助环保
有序就医先预约 定期体检打疫苗
健康责任在自己 幸福生活步步高
(二)内容解读
膳食多样巧搭配 控盐减糖油要少
平衡膳食应做到食物多种多样,蔬菜和水果每日摄入量不低于500g,每日摄入食物种类不少于12种以上,每周不少于25种。食物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
膳食要清淡,使用定量盐勺和油壶,少吃高盐、油炸及高糖食品,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用白开水替代饮料。《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用油量不超过25~30g,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
分餐公筷拒野味 戒烟限酒应做到
提倡家庭成员固定餐具,使用公筷公勺,有条件可以分餐。在外就餐时提倡自带餐具或主动要求餐馆配备公筷公勺。避免帮助孩子咀嚼食物、与孩子共用餐具等做法。食用未经动物防疫机构检验检疫过的动物,在疫病传染方面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每个人都应保护野生动物,尊重自然,拒绝食用野味。
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不能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戒烟门诊可提供专业戒烟服务。过量饮酒会增加患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禁止孕妇和儿童青少年饮酒。
作息规律爱运动 少玩手机多远眺
作息规律对健康十分重要,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睡眠都要按作息规律进行。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睡眠,儿童青少年8~10小时。减少静坐的时间,鼓励随时随地、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每小时起来动一动,日常身体活动是健康的基石。建议成年人每周运动不少于3次,累计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或75分钟以上较大强度的有氧运动。
长时间玩手机、刷视频,会造成肩颈负担加重、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减少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时间,应当尽量克制。长时间使用电脑的市民,屏幕的仰角应与使用者的视线相对,不宜过分低头或抬头,建议每隔1~2小时休息一段时间。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的电子屏幕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注意用眼卫生,主动控制视频时间,勤做眼保健操。
乐观豁达好心态 和睦家邻常欢笑
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将目标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调适对社会和他人的期望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都有助于个体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状态。有效的人际沟通能够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缺乏倾述情感能力的人更容易患身心疾病和精神障碍。自我调适不能缓解时,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家庭成员之间应平等沟通交流,邻里间、同事间、朋友间应和睦相处。
早晚刷牙勤洗手 清洁通风很重要
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检查牙齿,提倡使用牙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及传播疾病。每个人都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制备食物前要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家后先洗手。用清洁的流动水和肥皂洗手。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
适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霉菌繁殖的机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发生。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干燥。雾霾沙尘天气时,应关闭门窗,减少室外颗粒物进入室内;遇到持续雾霾天气时,应选择空气污染相对较轻的时段,定时通风换气。
咳嗽喷嚏掩口鼻 社交距离保持好
肺结核病、流行性感冒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随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进入空气,传播给他人。所以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手绢、手肘等遮掩口鼻。这样既可以防止疾病传播,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公共场所应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传染病暴发期间应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的人员。
乱吐乱扔莫要为 科学规范戴口罩
不乱吐不乱扔,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切断寄生虫、病菌等与人接触的途径,减少疾病的发生。吐东西时用纸巾或塑料袋包住,扔入垃圾桶,其他垃圾也应扔进附近的垃圾桶。
科学佩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疾病传播的有效措施。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要佩戴口罩。在医院、车站(机场)、超市(商场)、公共交通工具(飞机、高铁、地铁、公交车)、厢式电梯等场所,以及其他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需要佩戴口罩。食品餐饮从业人员以及在密闭公共场所工作的人员需要佩戴口罩。
文明如厕讲卫生 垃圾分类助环保
粪便中有大量的致病菌,寄生虫卵和病毒,是许多疾病的传染源。小便入池、大便入坑,用过的纸巾要放入纸篓,便后及时冲水,避免粪便暴露,孳生蝇蛆。不在公共厕所内吸烟。不乱到污水,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把垃圾杂物扔进垃圾桶内,保持厕所清洁。爱护厕所内公共设施,不乱贴乱画。
减少生活垃圾产生,不随意丢弃、抛撒垃圾,积极实施垃圾分类。我市生活垃圾分为四类: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应按照《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执行。
有序就医先预约 定期体检打疫苗
遵从分级诊疗,提倡“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鼓励预约挂号,分时段、按流程就诊。常用的预约方式主要包括现场预约、短信预约、电话预约、网络预约和自助机预约等,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预约挂号方式进行就诊。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早发现健康问题和疾病,以便有针对性地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减少健康危险因素,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一些传染病,儿童监护人应按照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
健康责任在自己 幸福生活步步高
自主自律、健康生活。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激发市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让健康惠及你我他,让幸福生活万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