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开州:践行“两山论” 走好“两化路”

日期: 2025-08-15
字体:

  时光为笔,山河作卷。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二十载春秋,这一科学理念指引中国走出生态与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位于长江上游、三峡库区的开州,以行动作答,在绿色发展征程中,全面践行“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奋力绘就大美中国的开州画卷。

  守土尽责:践行“两山论”是使命所系

  开州地处长江上游、三峡腹心、秦巴腹地,拥有独特的生态资源和宜人的生态环境。其生态状况直接关乎三峡库区乃至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安全,“两山论”为开州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提供了科学认识论和实践方法论。

  一直以来,开州持续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政府牵头制定生态保护专项规划,基层社区开展“守护青山绿水”志愿行动;领导干部带头参与生态治理,企业主动扛起环保责任。全区上下通过专题培训、案例宣讲,让“保护生态就是守护共同家园”的认知深入人心,使履行生态责任成为每个开州人的自发行为。

  此外,开州还通过实施河长制、林长制,加大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为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破局发展:践行“两山论”是活力之源

  开州的实践证明,“两山论”不是发展的“绊脚石”,而是激活内生动力的“金钥匙”。面对汉丰湖消落带治理难题,开州创新采用“湿地林泽+景观基塘+鸟类生境”系统治理模式,让消落带焕发新生,汉丰湖水质明显改善,成为候鸟的“生态乐园”。治理成果反哺区域发展,汉丰湖从“生态痛点”变为“旅游亮点”,印证了“生态好则发展兴”的深刻逻辑。

  开州在产业转型中求突破,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依托雪宝山等生态资源,打造音乐营吧、露营基地等文旅项目,通过“满月山歌会”“夏季村晚”等活动,让高山“凉资源”变成避暑经济“热产业”,实现从“看山护山”到“靠山吃山”的绿色转型。与达州共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更以区域联动拓宽了发展空间。

  民心所向:践行“两山论”是幸福之要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开州践行“两山论”的过程,正是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自然赢得民心拥护。

  生态改善让百姓共享“绿色福利”。如今的开州,生态质量指数连续多年位列全市前列,汉丰湖获评“全国美丽河湖”。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环境,成为市民晨练、休闲的首选。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的到访,不仅是生态向好的标志,更让群众收获了“与自然为邻”的满满幸福感。

  绿色发展让群众钱包更鼓。旅游产业带动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行业繁荣,不少村民开起农家乐、售卖生态特产,在家门口实现增收。旅游相关产业带动数千人就业,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保护生态能致富”,主动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践行“两山论”已成为开州人民的行动自觉。

  协同共进:“两山论”筑牢“两化路”根基

  “两山论”是开州走好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两化路”的坚实根基。生态产业化让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汉丰湖的滨湖步道与水上运动吸引游客消费,雪宝山蜂蜜、河堰高山蔬菜借电商走向全国,实现从“卖资源”到“卖风景”“卖产品”的转变。

  产业生态化则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工业企业引入环保技术实现清洁生产,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循环系统减少浪费、转化废弃物;农业领域推广“猪-沼-果”“稻-鱼-鸭”等模式,既减污染又提效益。二者相互促进,在生态与经济间架起桥梁,为绿色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二十年理念指引,二十年实践探索。开州以责任为基、以发展为要、以民心为向,在践行“两山论”的道路上步履坚定。未来,开州将继续守护绿水青山,发展绿色产业,让生态红利惠及更多群众,以实际行动证明:践行“两山论”,既是责任担当,也是发展智慧,更是民心所归。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