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开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征求意见稿)》草案的解读
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开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征求意见稿)》草案的解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科学谋划2021-2030年时期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根据新形势新使命新要求,结合《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开州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开州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开州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开州区农业农村委牵头起草了《开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为方便社会公众了解《规划》相关内容,现对《规划》作如下解读:
一、《规划》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以宜机化、水利化、生态化、园田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等“七化”为主线,聚焦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种子基地等重点区域,科学布局和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着力提升耕地数量和质量,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把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为保障我区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坚实基础。开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为引领,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落实“米袋子”责任制,打造国家优质粮油基地,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奠定基础。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化参与;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坚持依法严管、良田粮用。
二、《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共7章24节。第一章总结了开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与经验;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制约因素与有利条件。“十二五”以来至2020年年底,全区共建设高标准项目85个(共涉及29个乡镇172个村),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面积48.26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142.60万亩(数据来源于开州区第三次国土调查)的33.84%。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农业农村委的关心支持下,开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地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第一章总结了开州区“十三五”农业农村工作成效,分析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二章提出了2021-2030年开州区高标准农田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第三章至第五章明确了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建设分区、建设任务、建设监管、后续管护。第六章进行了效益分析。第七章对应上述重点任务提出了组织保障、管理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等四方面保障措施。
三、《规划》主要目标
规划期内,集中力量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满足人们粮食和食品消费升级需求,进一步筑牢保障全区粮食安全基础。2021年-2030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9.99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11万亩,确保到2030年开州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达78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达20万亩。把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规划期内完成5.2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任务。到2035年,通过持续改造提升,全区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绿色农田、数字农田建设模式进一步推广,支撑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更高层次、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全区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四、《规划》指标体系
《规划》结合开州区农业农村工作实际,确定了25项主要指标。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目标值 |
建设任务 | 计划完成情况 | 高标准农田保有量 | 到2025年71.00 万亩 |
到2030年78.00万亩 | |||
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 | 到2025年7.00万亩 | ||
到2030年20.00万亩 | |||
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 2021-2025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 | ||
2026-2030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2万亩 | |||
工程建设质量 | 田块整治工程 | 有效土层厚度 | ≥50cm |
田面坡度 | 旱地:≤5° 水田:0° | ||
田面平整度 | 旱地:±10cm 水田:±3cm | ||
宜机化率 | 80% | ||
灌溉与排水工程 | 灌溉设计保证率(%) | 水田:≥80% 旱地:≥75% | |
排水标准 | 旱作区农田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达到5~10年一遇;水稻区农田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达到 10 年一遇 | ||
田间道路工程 | 道路通达度 | 丘陵区:≥90% 平坝区:100% | |
路面修筑标准 | 田间道:宽3-6m 生产路:宽≤3.0m | ||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 水土流失治理率 | 80% | |
农田防护面积比 | ≥90% | ||
农田输配电 工程 | 输电线路配套程度 | 符合DL/T5118规定 | |
变配电装置配套率 | |||
耕地建设质量 | 退化土壤治理 | 土壤pH值 | 酸化土壤治理后,土壤 PH 值宜保持在5.5~7.5 |
障碍土层改 良 | 耕层厚度 | 旱地:20 水田:25 | |
土壤培肥 | 有机质含量 | ≥20g/kg | |
建设成效 | 经济效益 | 新增粮食产能 | 100kg/亩 |
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面积 | 78万亩 | ||
社会效益 | 公众满意度 | 90% | |
资源环境 | 耕地质量等级 | 宜达到5等以上 | |
基础设施占地率 | 不高于8% |
五、《规划》重点任务
重庆市下达开州区规划期内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9.74万亩,改造提升任务2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任务5.2万亩。开州区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9.99万亩,改造提升任务20.1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任务5.2万亩。
六、《规划》重点工程
《规划》结合开州区实际,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拟实施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工程项目15个;“千年良田”工程建设14个;在大进镇建成市级“七化”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在九龙镇和南雅镇建成区级“七化”高标准农田示范区2个;建成开州区江里现代农业园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和环汉丰湖高标准农田建设区两个十万亩级高标准农田建设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