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州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的政策解读
关于《开州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的政策解读
一、规划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开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开州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教育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严峻现实挑战。编制好《开州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体现;是为开州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是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和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要。
二、编制依据
《规划》依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庆教育现代化2035》《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及《重庆市开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制定。
三、《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现状分析,通过对“十三五”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十四五”发展基础。第二部分围绕国家、市级、区域发展层面,分析面临的机遇及挑战。第三部分为总体要求,主要阐明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第四部分为主要任务,重点提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任务。第五部分为需完成的重点工程。第六部分为保障措施。
四、《规划》目标
到2025年,建立更加完善公平的教育体系,健全更加多元的、开放的教育体制机制,提供更为优质均衡的教育保障服务,教育发展主要指标处于渝东北领先地位、全市前列,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现代教育强区。
“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分类 |
指标 |
2020年 |
2025年 |
属性 |
学前教育 |
在园幼儿数(万人) |
4.4 |
4.2 |
预期性 |
毛入园率(%) |
91 |
>94 |
预期性 | |
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 |
36.6 |
55 |
预期性 | |
义务教育 |
在校学生数(万人) |
15.6 |
14.5 |
预期性 |
其中:普通小学 |
9.9 |
9.5 |
预期性 | |
普通初中 |
5.7 |
5 |
预期性 |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100 |
100 |
约束性 | |
高中阶段教育 |
在校学生数(万人) |
4.1 |
3.8 |
预期性 |
其中:普通高中 |
3.2 |
2.8 |
预期性 | |
中等职业教育 |
0.9 |
1 |
预期性 | |
毛入学率(%) |
97 |
>98.5 |
预期性 | |
高等教育 |
学校数(所) |
0 |
1 |
预期性 |
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
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
9.8 |
10.4 |
预期性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1.5 |
12 |
约束性 |
五、《规划》重点任务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育全过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政课教育,积极构建家校共育机制,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更加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形成高质量、多样化的发展格局,职业教育实现产教融合发展,特殊教育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高等教育实现突破性发展。
三是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形成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全面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完善语言文字工作体制机制,提升语言文字服务能力。
四是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健全教师激励保障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五是持续加强智慧教育建设。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创建,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着力改善教育信息化硬件基础条件,优化智慧教育资源供给,完善智慧教育管理体系,努力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完善智慧教育管理体系,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
六是深化教育交流合作。推动“一区两群”教育协调发展,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加强与山东、璧山、江津等地的交流协作,多形式开展异地教育教学及教科研交流活动。
七是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深化教学评价改革、教育教学教研改革、招生制度改革、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督导机制改革。
六、《规划》重大项目
围绕教育布局、智慧校园、师资队伍、教育质量、校园五个方面,科学合理谋划“十四五”期间重点项目。
重庆市开州区教育委员会
2021年11月23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