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重庆市开州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全区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通报了相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
张元斌 开州区政府副区长
开州区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
崔德政 开州区禁毒办主任
开州区公安局副局长
万 明 开州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李中英 开州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肖 波 开州区交通局副局长
针对开州区的涉毒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重点开展了哪些工作?
①严打涉毒类刑事犯罪。聚焦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零包贩毒活动和区内贩销团伙网络,认真梳理摸排盘踞本地、辐射周边的涉毒群体,对吸贩毒团伙实施精准打击,有效阻断区内流动供应链条,清剿销售网络终端。全年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109人。联合侦破公安部挂牌督办毒品目标案件,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6人,缴获毒品360余克。
② 严查吸毒类违法行为。开展“清隐”“清库”“清零”“毒驾治理”等专项行动,全区共查处吸毒人员343人,决定强制隔离戒毒132人,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188人,查获的容留他人吸毒类案件占移送起诉案件数的19.2%。
③ 严管易制毒化学品。全面清理全区39家涉易制毒化学品厂家,从严审批并实地核查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备案证明158份;核查涉精麻药品医疗机构、企业15家;严格落实物流寄递渠道的查缉堵截措施,检查物流寄递企业30余家,处罚物流寄递企业3家,精心构筑防范制毒物品流失“三道防线”。
问答精选
第36个国际禁毒日即将到来,开州区将举办哪些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崔德政介绍,根据市禁毒办要求,结合开州区禁毒工作实际,区禁毒委决定于6月20日在开州区体育场北C段举办重庆市开州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基地开放仪式暨2023年度全民禁毒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
对于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新型毒品-“上头电子烟”,公安机关下步将如何应对?
崔德政介绍,一是要认清危害。所谓“上头电子烟”实则是将合成大麻素、麻醉药品依托咪酯等混合在正常电子烟里,外表与普通电子烟无任何区别,但其毒性更强,成瘾性更大,对心血管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更大,诱惑性极强,呈现出“零食化”“时尚化”倾向,对青少年带来极大威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开州区如何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
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针对从业人员是否吸食毒品有哪些举措,取得哪些成效?
我区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的开展情况如何?
李中英介绍,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是防治艾滋病与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纳入区政府防治艾滋病与禁毒工作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区坚持公益性原则,于2007年设立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常年为阿片类吸毒人员提供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申请维持治疗人员按照规范提供治疗及综合干预,按规定开展实验室检测、信息管理等工作,减轻吸毒人员对阿片类物质的依赖,促进身体康复。门诊设在区疾控中心,设施设备齐全、监控全程覆盖,实行全年开诊、双人坐诊;盐酸美沙酮治疗药物双人双锁、入库双确认、出库双签字,规范药品管理;服药过程看服下肚,坚决杜绝未服带走风险,门诊运行以来无安全风险事故发生。截至目前,开州区维持治疗门诊已累计入组治疗432人,对规律服药人员按照每人每月200元发放交通补助,激励戒毒人员坚持服药,持续巩固戒毒成效,有效减少因滥用阿片类物质造成的违法犯罪行为。
警方提醒: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新型毒品通过“乔装打扮”潜伏在我们身边,让人防不胜防。在日常生活中,群众最容易接触到的是与普通电子烟外观相似,烟油里却添加了合成大麻素的“上头电子烟”;有将毒品掺杂在“奶茶”“可乐”“跳跳糖”“巧克力”“饼干”中,伪装成食物的“毒零食”“毒饮料”;还有虽然没有被列入毒品进行管制,但吸入后能致人发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笑气”。这些新型毒品形态各异、五花八门,极具伪装性、隐蔽性、迷惑性。面对毒品千变万化的外衣,我们要擦亮双眼,不要误食,更不要轻易尝试,让我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共同筑牢禁毒防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