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解读>文字解读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州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政策解读

日期:2023-05-22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州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政策解读

一、规划背景与依据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市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四个扎实”,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指示要求,高质量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切实保障长江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印发的《关于开展区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渝规资〔2022161号)要求,开展了《重庆市开州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是对《重庆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的落实落细,是《重庆市开州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的重要专项规划,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全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任务的总纲和空间指引,也是向上争取各级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的依据。

二、编制过程

按照区政府工作部署,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区级相关部门编制《规划》。2022914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区级有关部门召开了项目启动会。2022119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区级有关部门召开成果初审会。1213日至16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深化成果进行审查。20221220日,《规划》成果通过了区规划委员会2022年第13次办公室主任会议审议并修改完善。

三、编制内容

(一)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开州区全域,行政辖区3963平方公里,包含8个街道、27个镇、5个乡。

规划期限:2021-2035年,基准年为2020年,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

(二)规划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从服从和服务国家及区域发展大局出发,立足开州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特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一极两大三区”等目标愿景,提出将开州建设成为“重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库区腹心重要生态屏障区”“川渝山水公园城市样板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和总体目标。

指标体系:基于可量化、可监管、可考核的原则,充分衔接市局编制大纲,落实其中的8项约束性指标,保留5项预期性指标;结合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各部门“十四五”规划等,新增11项指标。最终从国土空间保护、生态治理修复、城乡人居改善3个方面,构建324项指标体系,含14项约束性和10项预期性指标。

重点任务:针对开州全区山、水、林、田、湖、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山青、水秀、林茂、田良、湖净、城美的目标,提出“护山为屏固基底”“理水成廊保通畅”“营林构网提质量”“疏田增绿强特色”“清湖育湿丰生境”“营城造园景相融”的全区生态保护修复重点任务。

(三)空间格局和分区

生态安全总体格局:结合开州区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空间分布,以“四脉三谷四河一湖”山水格局为基础,尊重流域等自然地理单元的完整性,提出“一核一屏六廊多带多片”的生态安全格局。一核为由汉丰湖、澎溪河等构成的三峡库区最大消落带湿地绿核。一屏为由一字梁(雪宝山)、界梁等构成的北部大巴山生态屏障。六廊为大梁山、铁峰山、南山3条山系廊道和东河、南河、浦里河3条水系廊道。多带为桃溪河、映阳河、破石沟等次级河流保护带。多片为观面山、九龙山、马槽坝等重要山体保护片。

生态保护修复分区:以全区生态安全总体格局为指引,衔接相关规划,划定“一核一屏三区”生态修复分区,即环汉丰湖山水公园城市样板区、北部山区生态屏障区、中部岭谷生态品质提升区、南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区、浦里河流域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区5个分区。

(四)重点工程和项目

在生态安全总体格局和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的基础上,衔接上位规划和区级相关规划的定位要求和工程布局,综合考虑全区生态系统状况和生态问题的分布、类型、成因、严重程度等,整体谋划汉丰湖-澎溪河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重大工程、环汉丰湖山水公园城市品质提升重大工程、“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重大工程、东河生态廊道保护提升重大工程、浦里河-南河生态综合治理重大工程、北部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大梁山生态廊道保护提升重大工程、铁峰山-南山-九龙山生态综合整治重大工程、三里河谷生态田园整治重大工程共9个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包括31个重点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系统管理,完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管理机制。二是创新制度建设,健全政策法规、生态保护补偿体制机制。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科技应用和专业人才支撑水平。四是健全传导机制,加强横向、纵向生态保护修复事权协调。五是严格评估监管,完善生态保护修复考核评价体系。六是拓宽资金渠道,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生态保护修复资金投入机制。七是鼓励公众参与,畅通民众建言渠道,形成生态保护修复的广泛群众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

部门街镇

无障碍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开州区部门镇街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