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47815810119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7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开州区铁桥镇农业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开州区铁桥镇农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三农”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重大技术的开发、推广,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农业灾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森林火警预防预报;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测;水利建设和农机安全监理;农民公共培训教育和农业公共信息服务。 | |||
住 所 |
重庆市开州区铁桥镇铁锁桥社区双桥街80号附1号 | |||
法定代表人 |
陈代武 | |||
开办资金 |
17(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开州区铁桥镇人民政府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3.8047 |
83.8047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1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变更事项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回顾2017年的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农业服务中心全体职工精诚团结,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理论,充分发挥各自的技能特长,在铁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树品牌、创高产、抓样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线,以助推农户增产增收和脱贫攻坚工作为重点,开展了全方位的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 一、强化职工政治业务学习,提高思想素质和服务能力 我镇是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服务中心肩负着全镇农业技术推广、 试验、示范等工作职责,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业务工作,加强了职工的政治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选派8人次参加了市、区农委举办的水产、蔬菜、农机监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供给侧改革等方面的知识更新培训,所有职工积极参加了事业单位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单位定期召开职工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市、区以及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九大精神,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提高了全体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对内部人员实行分组包片、具体业务到人的绩效管理方式,创新和完善了服务机制。全体职工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全力参加了脱贫攻坚工作。本单位被开州区农业委员会评为2016年度农技推广星级创建机构。 二、抓技术服务,促进粮食增产,推动产业发展 1、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全面推进水稻机械化生产。为了确保我镇粮食生产安全,大力推广了各种农业增产新技术和新品种。全年指导完成春播示范现场1100亩、水稻机插秧试点690亩,旱育秧推广面达96%。水稻机耕面积达17500余亩,机收面积达14000亩。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2、培育种粮大户,开展示范带动。 2017年,在玉河、龙王桥两个村培育种粮大户2户,面积 1450亩;完成油菜高产示范片4000亩,核心示范片1000亩;实施果树绿色防控1500亩,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0盏、发放矿物油375瓶、捕食螨5000袋,建立了6个农作物病虫测报点,定期向区植保站反馈信息,同时指导全镇面上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发放水稻、玉米生产栽培技术资料5000余份,统防统治水稻病虫害6000余亩,挽回稻谷损失30余吨;建立再生稻示范片1000亩,其中龙桥村350亩,玉河村200亩,铁桥村450亩。最高亩产达350公斤,最低也在150公斤以上,增加晚秋粮食产量150多吨。指导完成水稻绿色高产创建1000亩,其中三台村400亩,灵通村400亩,龙桥村100亩,银桥社区100亩。按照区农委要求,由5名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对接粮油、果品、水产、农机等项目的科技示范户50户,定期入户指导,发挥了较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3、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搞特色产业发展,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优质梨、双椒、生姜产业。新培育家庭农场3个,家庭农场总数达到了28户,加快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进度。推荐上报区级示范家庭农场2户,享受县财政资金补助10万元;指导两户申报三产融合农产品初加工项目,完成20吨简易冷藏库和50吨组装冷藏库建设各1处,享受补助7.5万元;申报区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个,享受项目补助5万元;推荐新型职业农民重点扶持对象5个,享受补助1万元;帮助5户适度规模经营户申报产业基地,争取农业生产用电指标,减少生产成本支出。 4、强化技术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3期,参训达1100余人次。配合区农广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选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参加区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5 人次,从2015年至今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5人。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后续跟踪服务工作。结合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根据不同农事季节开展产业管护培训10次,受训达5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率。 5、按区农委统一部署,继续开展柑桔大实蝇普查防控处置工作,普查工作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树,重点指导集中成片且精细管理的柑桔园开展落地果捡拾装袋进行药剂处理,降低了明年危害的虫源基数,为下年开展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6、认真做好农业方面的惠民资金和物资落实。申报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56549.52亩,兑现资金457万元;提前落实2018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申报54304亩。发放再生稻和绿色高产创建专用水稻种2000公斤,复合肥50吨,促芽肥40吨,钾肥1.5吨;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复合肥5吨;油菜项目复合肥15吨;2000亩水稻绿色防控药物;2018年油菜高产创建种子4000亩和配套硼肥。 三、抓森林管护,巩固退耕成果,加强生态建设 1、认真落实林业直补资金。按时申报兑付退耕还林延长期直补3668亩,1861户、资金458500元,纠正了32户的基础信息;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一次直补2227亩,1339户,资金 1113500元;开展公益林生态补偿,全镇落实补偿面积30039.75亩,6820户,资金352967.06元,纠错73户次。 2、全面落实森林资源保护措施。 ①镇政府聘请了6名公益林集中管护人员和25名扶贫生态护林员,对全镇的森林分区域进行管护,确保了全镇森林资源安全。 ②实行“限额采伐”,开展林业法律法规宣传,严厉打击滥砍乱伐林木行为。办理除松木外的林木抚育采伐证 3份,蓄积19立方3。在林木采伐过程中,林业组认真搞好采伐技术服务,提供技术指导,落实森林经营者自我约束为主的伐区作业监管责任。 ③坚持凭证采伐、运输,规范木材加工经营行为。今年年检木材加工经营证户5户,做到凭证加工、守法经营。 ④开展以松材线虫为主的森林病虫害普查防治工作。对镇内45000 亩松林进行了两次全面普查,聘请技术人员对出现枯死松树的区域逐小班进行核对,普查时共发现枯死树799株,涉及6个村20个社48个小班,面积6202亩,采集枯死松树样本3批次送交区森防站检验,并对有传播隐患的场所进行定期检查,按时上报普查表册和文字材料。 ⑤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打击非法捕杀销售野生动物的行为。 ⑥认真清理乱占林地情况,协助片区林业执法大队和森林公安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起。 3、加强造林项目管理,确保造林成效。 对玉河村、花桥社区2015年天保工程封山育林3000亩,金沙村、玉河村、岳龙村、花桥社区实施的2013年和2014年重要支流植被恢复封山育林2400亩分别落实了管护责任,对铁桥村2015年三峡后续植被恢复低效经济林改造红心蜜柚700亩督促承包单位进行了抚育管护和补植补造。协助区农委对花桥、铁桥、亿世等村实施的优质梨栽植项目610亩进行了指导和验收,对龙泉、龙桥、新南等村实施2016年新一轮退耕还林2227亩开展了分户签订合同、申报落实第一次直补。启动了2017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地块落实、小班核对、督促栽植。 4、森林防火工作常抓不懈 ⑴强化宣传,落实责任。镇与学校、村、社区签订2017年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书24份;村、社区与村(居)民小组签订2017年防火责任书144份;村、社区与痴、呆、疯、傻监护人签订监护责任书550份;村、社区与林区坟主签订管护责任书410份。拟发《森林防火预案》等6个防火文件,印发森林防火宣传资料6000余份,书写防火标语120条,挂横幅标语3条,镇信息平台在森林火灾易发时段发布预警信息20余次、召开森林防火专题会议4次,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森林防火戒严令、五不烧、十不准等法律、法规,重点易发火灾地段落实人员严防死守,在进山主要路口设立防火检查哨卡4处,高温伏旱期、春节、清明、秋收等火灾易发时段组织宣传车深入林区巡回宣传36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⑵组建班子,储备物资,应急处置。镇成立森林防火指挥所,成员20人;各村成立森林防火指挥组18个,成员93人,义务打火队18个,队员540人,镇组建半专业打火队一个,人员50人;新设立防火物资仓库一个,清理防火物资归类存放,适时补给;新购置生态护林员宣传喇叭25个,制作护林员工作牌25个,为及时有效处置森林火灾(警)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大力推广新型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 1、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努力推广新型农业机具。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业机械购机惠民政策和使用技术,印发宣传资料700余份。全年推广新型微耕机85台,联合收割机1台。完成农机购置补贴确认101台套,补贴金额112090元。 2、搞好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水稻机收1.3万亩。指导完成机插秧690亩,机耕面积1.8万余亩,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一个。 3、继续推进“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安全意识稳步提升。一年来,农业服务中心狠抓农机规范化管理,协助区农机监理站对报废农用车辆进行了清理和处置。加强了农机安全教育工作,进行了“平安农机”制度建设,完善了一系列农机组农机安全监管制度,建立了一套管理台账。配合镇安监办、派出所上路检查变型拖拉机8次,,对24辆挂外籍牌照、57辆挂渝01牌照的变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1012台主要农业机械进行了全面摸底登记,签订了66份变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机技术员安全生产责任书;督促辖区内农机驾驶员37人参加了区农委举办的农机安全培训,全镇全年无农机安全事故发生。 五、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沼气后续服务和安全监管。 1、稳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建成规范化快速农残检测室一个,配备了检测设备,安排3名监管员开展农残速测,完成速测样品425个。建成了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定期反馈休息。积极宣传引导“三品一标”申报认证,指导雅雪优质梨专业合作社无公害农产品升位绿色产品、万家塘优质梨专业合作社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开县丰收种植股份合作社申报绿色食品,推动了全镇农产品品牌提档升位。 2、积极参与“开州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活动,承担了重庆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示范站建设项目,组织镇内农产品、水产品生产单位和个人106人参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题培训2次,制作农产品安全警示牌10块,悬挂农产品安全宣传横幅6条、书写标语10条,开展农产品安全知识专题宣传2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对引导全镇人民树立农产品安全意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搞好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检查。配合区农委农业执法支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对镇内农资经营店面、农产品生产单位库房进行实地检查4次,自行组织例行检查15次,督促建立销售和进出库台账,杜绝高毒农药进入生产环节,规范农业投入品的销售使用行为。定期对“三品一标”认证单位开展现场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开展了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的专项督查行动。, 4、开展沼气后续维护服务工作。在使用沼气比较集中的万塘、灵通两个村,分别举办沼气安全技术培训1期,参训150人次.坚持每季度一次沼气安全检查,督促沼气户及时整改安全隐患23次,全年未发生沼气安全事故。 六、积极参与“中心”工作,按时完成交办工作。 1、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单位职工14人分赴14个村,联系贫困户70户,开展技术扶贫,指导产业发展。 2、协助政府做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相关工作,宣传、指导业主申报农业项目,争取产业投入。 3、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工作。大力宣传《重庆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行为,协助“重庆钲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灵通村3、4社按照程序流转土地186亩。 4、按时完成上报本镇列入“重庆市乡村振兴战略示范镇”的相关资料。 过去的一年,中心全体职工保质保量完成了各自的本职工作,同时还配合镇党委、政府做了大量的中心工作,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力争在2018年的工作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业务知识更新,为铁桥镇社会经济发展继续努力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被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委员会评为2016年度农技推广星级创建机构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填表人: 李燕 联系电话:15923316804 报送日期:2018年03月21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