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4787463665E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7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街道农业服务中心(重庆市开州区汉丰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三农"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重大技术的开发、推广,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农业灾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森林火警预防预报;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测;水利建设和农机安全监理;农民公共培训教育和农业公共信息服务。

   

重庆市开州区开州步行街1096号

法定代表人

杜亚峰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汉丰街道办事处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06

29.57

网上名称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10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17年在党工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全中心工作人员真抓实干,努力工作,开拓创新,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具体体现在: 一、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和种养结构,积极发展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打造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让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按照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我们采取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从抓粮食保稳定,抓调结构保增收,抓生态增效益入手,着力实施水稻、玉米作物的高产创建示范,积极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实用技术,大、小春作物喜获丰收。粮食种植面积达7000亩,产量2700吨,增长0.8%。蔬菜种植面积5500亩,产量8000吨;水果(含杂水果)产量400吨。 2、加快调整农产品种养结构和品种结构,积极发展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快推进特色效益农业,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以优质、高产、高效、绿色为基调,以发展移动互联网+农产品为目标,重点依托森林资源、发展特色水果采摘休闲园,林木花卉园,发展现代观光休闲农业,今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20亩,2户家庭农场,投资70万元栽植晚熟李子90亩已开始投产,并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收入3万元,走出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把现代农业融入一、二、三产业中,以提高农业的生产和生态效益。在粮油生产中重点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技术上重点推广配方施肥和病虫综合防治,减少肥料和农药使用量。实施农作物绿色防控1000亩,示范推广柑橘大实蝇综防面积100亩,减轻农业面源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3、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对辖区内生产豆芽的作坊和商品鱼养鱼池进行拉网式排查,抽检是否违规添违禁品,共检测4批次115个蔬菜品种的农药残留物,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接受了辖区内区人大代表农业面源染调研,认为本中心在履行监管职责工作做到了位,效果较好。 4、落实惠农补贴,减轻农民负担。根据农业补贴政策规定,即时兑现退耕还林,生态林、耕地地力补贴资金合计42万元,让种植农户享受政策实惠,禁止任何部门向农户收取任何摊派费,减轻了农民负担。 二、抓好生态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重点是保护现有的生态资源前提下,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宜开发利用的原则,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城市创造适宜居住环境。 1、保护生态屏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好生态就是保护了我们的家园,南山公园是我区城市的后花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活和休闲的场所,保护好这一生态资源是我们的义不容甜辞的责任。一是落实管护责任制,建立了街道、村、社三级联动的管理责任主体,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在风景区和生态保护区内新建房屋和设施,不得开采矿山,毁林开荒和乱砍乱伐森林行为,在每个村聘请了专兼职护林人员8人,在节假日等重要时段巡山护林。二是落实森林防火责任,街道办年初与各村(社区)签定了森林防火责任书,一但发现火情及时组织人员上山扑灭,今年发生森林火情4起,比去年减少1起,未造成大的火灾损失,有效保护了生态森林资源。 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对实施的退耕还林和生态林工程面积进行复查,发现少数农户有复耕行为,并责令停耕,保证了退耕面积,提高了森林复覆率,减少了水土流失,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 三、落实安全责任。强化一岗双责。 按照行业要求,认真履行森林防火、农村沼气池和农业机械使用安全的监管职责,完善应急预案,细化工作责任,有效预防各类较大以上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年开展安全专项检查49次,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 四、改进工作作风,强化管理。 为了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开展两学一做活动,通过学习和对照检查,制定了整改措施,落实了整改内容和整改时限,纠正存在的一些懒、散现象,增强了工作责任心,增强了职工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通过干部的夜校学习,提高了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思想素质明显提高,努力争取为民办实事好事,能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存在实际困难,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促进作风根本好转。 2017年的工作总的完成较好,但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工作作风转变慢,走基层下基层时间少;二是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出阻塞,一些新技术难于推广到农户;三是技术干部专业知识更新慢,不能满足部分农户的需求。这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和改正。 2018年工作思路 新的一年,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工作中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强烈的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在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制生产经营权,推进土地的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鼓励土地向生产能手和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实行集约规模化经营。重点对原有3户家庭农场要引导他们走集约、高效、绿色、生态的路子,发展壮大经营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新培育家庭农场2户,土地流转面积100亩。培训新型农民50人次。 二、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行业转型升级,增加农产品供给,提高品质和效益。发展优质、高产的果品生产,结合乡村旅游重点发展中高山的晚熟李子,实现春季赏花,夏季采摘果的休闲游景象。围绕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五大行动,着力涵养“四大生态”。毫不放松地好粮食生产和主要农产品生产。优先支持水稻等口粮品种生产,扎实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全力攻克影响单产提高、品质提升,效益增加、环境改善的技术瓶颈,力争2018年农业生产再获丰收。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对生产经营过程采取彻查隐患、处罚到人、公开信息的综合措施,用最严格的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   四、保护绿色屏障,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结合“四面山”保护,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继续聘请村级护林人员巡山护林,加强值守,杜绝乱砍乱伐、毁林开荒和占用林地搞建设;继续监测松村线虫病的动态,加强对绿化苗木的检疫,强化森林防火措施,防止发生大的森林火灾。 五、强化安全责任,落实一岗双责。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安全预案和物资储备,时刻牢记安全生产为第一要务,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层层压实责任,履行职责,确保全年不出现大的安全事故。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杜亚峰联系电话:13272945468报送日期:2018年03月0, 1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