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4733980210N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7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开州区地质环境监测站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开州区地质环境监测站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地质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编制并实施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规划、计划,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的设置建议,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测、预报、防治工作及相关社会服务。 | |||
住 所 |
重庆市开州区开州大道中段金地大厦 | |||
法定代表人 |
陈相 | |||
开办资金 |
21(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开州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28.88 |
308.44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11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进一步夯实防灾基础。一是选好配强监测员。要求隐患点监测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并且在隐患区内居住,能全面履行监测员的巡查监测职责,对不适应工作需要的监测员,责成属地政府及时更换,全区落实隐患点监测员共计578名;二是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我站负责起草,以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了《开州区区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开州区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等3个规范性文件,使我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职责任务更加明确,项目资金管理更加规范,基础制度更加完善。三是全面落实防灾责任。汛前逐一对全区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地灾防治分管领导、群测群防管理员和监测员进行核实更新。同时,区政府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监测责任人逐级签定责任书,强化各级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形成区、乡镇、村社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和责任体系,做到人员落实、责任落实、任务落实。四是开展汛前技术会商。汛前组织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南江地质队、重庆205地质队技术专家召开汛前技术会商会,深入分析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形势,科学客观研判重点防范时期和重点防范区域,做到防灾目标明确、任务明确、重点明确、措施明确。 (二)进一步科学应急处置。一是应急处置及时有效。接到乡镇灾(险)情报告后,按照“反应迅速、定性准确、建议科学、处置有效”的原则,我站迅即组织技术支撑单位技术人员赶赴现场,综合判定危险程度,划定威胁区域,提出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置建议。今年我区出现了“4.25”“6.15”“9.22”“9.27”“9.30”“10.21”等10余次暴雨以上天气过程,共接到镇乡街道灾险情报告231起,我站会同驻守地质队员开展应急调查处置231起,出具《开州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处置记录表》231 份,逐项明确处置意见。其中,属于已有区级地灾隐患点出现灾险情的20起。由于责任落实到位、预警及时、处置有力、措施有效,成功预警赵家街道周都村小湾滑坡、丰乐街道光芒村双槽门滑坡、敦好镇青松村金竹园滑坡等27起地质灾害灾险情,成功转移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260户977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连续15年保持“零伤亡”纪录。二是应急处置意见落实。建立应急处置后续跟踪回访制度,采取现场检查和电话督促相结合的方式,对乡镇落实应急处置意见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核实,并做好书面记载存档备查,保证现场调查后的处置建议意见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应急值守严格到位。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汛期地环站工作人员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原则上汛期地环站工作人员节假日不出区,保证随叫随到。 (三)进一步强化排查督导。一是组织开展汛前排查。为加强低温雨雪天气的地灾防治,不留防灾空档和防灾盲区,我站会同技术支撑单位,组织乡镇政府(街道办)对全区地灾隐患再排查,对隐患点防灾责任体系再梳理。二是组织开展汛期督导。为确保乡镇政府防灾措施落到实处,我站通过汇报争取,将地灾督导由部门工作督促提升为区政府工作督查,区政府专门发文,由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带队,我站全程派员参与,深入乡镇一线,对乡镇政府(街道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面对面的督促检查、指导,重点检查乡镇领导工作部署、监测责任落实、“两卡”发放、防灾知识宣传普及、监测预警防范、简易避险演练、人为工程活动监管等情况。并填写《开州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督促检查记录表》,对9个大项28个小项逐项剖析问题、交办问题、改进问题,让基层政府明白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该做什么、怎么去做、怎么做得更好,使基层政府防灾措施进一步完善、防灾责任进一步落实,国土部门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职责得到有效履行。三是组织开展汛后核查。将库区蓄水巡查和汛后核查合并进行,督促指导乡镇政府(街道办)全面开展汛后核查工作,确保非汛期地灾监测预警不断档。 (四)进一步全面宣传培训。一是召开全覆盖无死角的集中培训。2017年5月中旬,由我站具体承办,以区政府名义组织召开了全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及群测群防知识培训会。全区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地灾管理员,隐患点监测责任人和监测员,区国土房管局、城乡建委、市政、交通、水务、安监等部门负责人共计70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会不漏一点一人全覆盖,规格高、规模大。培训会的内容也十分全面,播放了我站制作的地灾防治专题片,对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区国土房管局总结了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安排部署了2017年地灾防治具体工作,副区长马文森对地灾防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邀请市地勘局总工刘东升教授进行群测群防业务知识培训,使基层干部、隐患点监测员的防灾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加强基层干部防灾知识普及培训。争取区委组织部支持,将地灾防治知识培训纳入区委党校的教学内容,我站多次到区委党校对全区各村(社区)综治专干、计生专干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使地质灾害防治常识普及到全区所有基层干部。三是加强普通群众防灾知识宣传。利用“法制宣传日”、“防震减灾日”、“全国土地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地灾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发放《地质灾害防治常识问答》5万余份,“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1.5万份,同时,将我站编印的《地质灾害防治常识问答》普发到全区地灾隐患点受威胁群众,提高了隐患区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避险能力。 (五)进一步有效监测预警。一是监测员充分履职尽责。在选好配强监测员的基础上,切实加强监测员的责任落实,要求监测员严格按照监测频率要求定期巡查、按要求上报监测信息,遇到强降雨天气,实行不间断加密巡查监测。特别是法定节假日,我站都要短信提醒并要求属地政府督促监测员加密巡查监测,对有事外出的监测员要求临时委托他人代为巡查监测,确保监测不落空。二是采取立体方式预警。我站主动与区气象局加强衔接,做到重要天气信息同步共享,在接到市局或区气象局强降雨或连续降雨的极端天气信息后,结合我区天气实况,及时利用地质灾害信息发布平台,向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地灾管理员、隐患点监测责任人和监测员发布重要天气预警信息及监测防范要求,全年发布监测预警信息1.7万条次;若遇到暴雨天气,我站在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再对各乡镇进行电话督促提醒,并逐个做好电话预警记录,全年电话警示200余次;若遇到大暴雨以上天气,除信息和电话预警之外,地环站立即组织技术支撑单位对重要地灾隐患点开展现场巡查督促,做到层层加码预警,步步为营防控,全年现场巡查50余次。三是对晴天和非汛期的监测预警丝毫不放松。针对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除了汛期加强监测预警工作以外,我站十分注重非汛期的地灾防治工作,仍旧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24小时手机畅通、定期督促指导、监测员定期巡查监测,确保任何时候监测预警不留空档。 (六)逐点开展避险演练。年初制定简易应急避险演练方案,督促指导属地政府全面开展简易应急避险演练。各乡镇政府按照全面演练的要求,对本辖区内的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逐点组织开展简易应急避险演练,演练依据单点防灾预案进行,由监测员模拟险情发生时,通过敲锣、鸣哨、喊话等方式发出警报,组织群众按预定路线撤离,区地质环境监测站和驻守地质队员进行现场指导。全区地灾隐患点简易演练率达100%,演练575场次,参演群众28680人。同时,将演练与防灾知识宣传相结合,演练前利用群众集中的机会,向群众讲解地灾发生的前兆特征、逃离路线、报告方式以及邻里互助的必要性,使基层群众防灾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让群众认识到地灾防治也是他们自己的事,从而主动参与群测群防中来,真正体现群众参与监测、群众参与预防。使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网络更密集、基础更扎实、预警成功率更高。 (七)进一步推进搬迁避让。一是积极争取搬迁避让市级补助指标。我站积极争取,已向市局报送了330户1314人的市级地灾搬迁避让“金土工程”补助指标,近5年共争取市级地灾搬迁避让“金土工程”补助指标2403户9235人,补助资金3057.2万元,位居全市第一。二是抓紧验收兑现。对纳入金土工程指标计划的隐患点,会同技术单位划定滑坡范围,督促指导乡镇尽快完成搬迁,乡镇组织验收后及时兑现补助资金。2017年已兑现补助资金1726万元。 (八)进一步加快工程治理。一是完成6个三峡后续规划工程治理项目的市级验收。作为应急抢险的6个三峡后续规划工程治理项目,合同总金额1748万元,完成治理后已于2017年8月通过了市级项目验收;二是完成2个面上市级补助项目的施工及验收。温泉河东居委会崩滑体、郭家凉水井滑坡等2个项目为面上市级补助治理项目,合同总金额810万元,于2017年7月完成施工及验收。三是全面启动了7个“8.31”洪灾工程治理项目的实施。其中,汉丰水井包滑坡、白桥邓家湾滑坡2个项目,合同总金额768万元,于2017年7月完成施工及验收。其余5个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预计2018年6月前能全部完工。四是完成9个后续规划工程治理项目的前期勘查设计工作,推进了下步治理的实施。五是完成三星寨滑坡治理项目施工及验收。六是开展4个区级应急排危治理项目的实施,其中3个项目已完成施工。 (九)进一步加强人为工程活动监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人为工程活动的监管工作,避免工程建设等不当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我站按照原县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工作的通知》,督促业主单位在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委托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今年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备案44个,项目资料汇交27个。 (十)进一步争取上级资金投入。2017年共争取上级地质灾害防治补助资金1.54亿元,其中,争取市级补助资金1.44亿元;区级地灾专项补助资金1010万元,为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TD> | |||
填表人: 田春燕 联系电话:15084436339 报送日期:2018年03月01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