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开州区委员会-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开州区委员会党校(重庆市开州区行政学校、重庆市开州区社会主义学院、重庆三峡创业培训中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4451781950A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6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开州区委员会党校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开州区委员会党校(重庆市开州区行政学校、重庆市开州区社会主义学院、重庆三峡创业培训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党员、公务员、企业领导干部教育与培训服务。轮训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培训中青年干部、企事业领导干部、农村在职干部和公务员以及相关社会服务。 | |||
住 所 | 重庆市开州区开州大道(西)40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崔中建 | |||
开办资金 | 174(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开州区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09.551 | 4112.9623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28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2016年按规定申请了变更登记;变更登记的时间为2016年11月17日,具体内容为名称由中国共产党开县委员会党校(开县行政学校、开县社会主义学院、重庆三峡创业培训中心)变更为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开州区委员会党校(重庆市开州区行政学校、重庆市开州区社会主义学院、重庆三峡创业培训中心)、住所由开县云枫街道盛山街2号变更为重庆市开州区开州大道(西)406号、法定代表人由易强变更为崔中建、举办单位由中国共产党开县委员会变更为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开州区委员会。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16年,我校认真贯彻执行《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和干部教育培训目标,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9期,培训4811人次。其中,主体培训班6期337人次,大学生村官暨选调生、村(社区)干部等专题培训班16期1672人次,移民创业培训班22期550人次,其他各类培训班15期2252人次。 一、力求创新,增强实效,教育培训实现新突破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实效。一是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坚持党校姓党原则,严格按照党性教育系统化“五大模块”安排培训内容,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地位。在理论教育方面,突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教育,突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突出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和学习,突出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创新开发微课程;在传统教育方面,结合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结合研究开州党史,结合传承开州人文精神,发挥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及故居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作用;在典型教育方面,运用身边人“榜样示范”,运用身边事“现身说法”,运用典型案例“以案说纪”,注重培育正能量,发挥榜样示范效应;在实岗锻炼方面,实地体验,实岗锻炼,实位历炼,注重强化管理和服务;在党性分析方面,深入学习,深入剖析,深入交流,把党性分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二是按需改革培训模式。注重需求调研,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党的事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少什么就培养什么”的原则,因需施教、分类施教。加强以现场教学基地为平台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发挥刘帅纪念馆及故居、环汉丰湖城市建设管理、南门现代农业、齐圣村扶贫脱贫等六个现场教学基地作用,全年开展现场教学17期590人次。接待忠县、涪陵、奉节3个区县党校到开州区进行现场教学388人次。三是多方优化培训师资。聘请40名特聘客座讲师,推动领导干部到党校上课常态化,一年来,区领导到党校上课11人次、乡镇街道部门领导到党校上课79人次;加强党校片区协作,积极参加片区赛课、理论研讨会,开展联谊活动,组织学员外出开展现场教学,推进渝东北片区优秀教师互请,全年有5人次教师到周边党校上课,外请市内区外教师授课4人次。四是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坚持从严治校方针,由党校提出学员学风考察意见,把学风是否端正写入干部考察材料,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实行项目负责制,加强学风整顿,推行“双考试”(入学测试和结业考试)、“双反馈”(将学员在校期间学习情况、遵守纪律情况反馈组织部和学员所在单位)和补学补考(对学员缺勤超过总学时1/7者进行补训,对学员结业考试不及格者进行补考)制度,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实效。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研资政得到新提升 坚持以科研为基础,充分发挥理论研究主阵地和智库作用,不断提升科研资政能力和水平。一是多方位搭建科研平台。立足区级党校功能定位,注重教师、学员科研成果交流,办好资政内刊《领导参阅》、理论内刊《学习与思考》及学习探索、创业培训两个网站,开通微信APP公众号。全年编印学员论文集5本,撰写信息60余条,报送资政内刊《领导参阅》26期,领导签批13篇。二是多层次开展课题调研。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制定科研计划,组织全校教师深入镇乡街道、村社区和企业驻点调研,与区人大、区政协、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等部门开展联合调研。全年申报市级、区级、校级课题8个,结题7个。三是多形式组织学术研讨。强化教师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研讨会、征文比赛等。全年公开发表论文33篇,有7篇文章入选市级理论研讨会并获奖。 三、凝聚人心,集聚力量,队伍面貌发生新变化 坚持以人才为关键,不断强化职工队伍建设,切实增强凝聚力。一是配优班子“带好头”。拓宽视野用人,不拘一格选人,把“带头人”选准,把班子配优配强。增设1名校务委员,并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分工,注重优势互补、配合协调,起到以身示范的榜样作用。二是选任干部“育好人”。建立干部成长档案,搭建干部成长平台,选拔任用10名中层领导干部,壮大发展建设骨干力量,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营造心齐、风正、气顺、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三是优化人员“干好事”。严格层级管理,优化组合科处室人员,本着管好活用的原则,充分考虑人员的性格、专长、工作经验等因素,力求组合效能最大化。公开招聘教师2名,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新老教师“帮带结对”制度,通过教研活动、外出进修、实践锻炼等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全年选派中青年教师14人次到中央党校、市委党校等参加师资培训、理论进修;抽派中青年教师38人次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干部考察、换届督查、工作考核、六中全会宣讲等工作。 四、强化教育,深化认识,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 坚持以党建为动力,全面从严治党和从严治校,切实提高战斗力。一是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把抓党建摆在首要位置,全年召开10次校务会专题研究部署“两学一做”、十八届六中全会宣讲学习、党员活动日、党员到社区报到、帮助后进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支部换届等工作,落实支部书记上党课制度。二是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专题党课、专题组织生活会、专题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形式,重点解决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党性意识、廉洁纪律和责任担当等问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三是从严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准则》《条例》,全面履行“一岗双责”,注重廉洁风险排查,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各科室中层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廉洁自律承诺书》,对教职工加强廉洁教育,开展廉洁约谈,营造风清气正新局面。 五、强化制度,规范执行,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坚持以管理为抓手,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校,着力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健全物资采购制度。设立后勤科,负责小额办公用品和教学设施设备统一采购。单笔采购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提交校务会集体研究。限额以上的大额采购,按有关文件精神办理。二是规范费用报销程序。费用支出实行先报告后报销,实行经办人签字、分管业务领导签字、会计审核票据、分管财务领导签字、主要领导签字的报销程序。分管财务领导每季度向校务委员会、每半年向职工大会通报财务情况。三是严格考勤和请销假制度。坚持上班签到指纹机打卡制度,电子屏幕滚动播出职工出勤情况,进一步规范职工请销假制度,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 六、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后勤服务跃上新台阶 坚持以服务为保障,持续提升服务品质,积极做好各项后勤服务工作。一是完善会务服务功能。多方筹集资金,安装客运电梯,添置会议设备,更换会议桌椅,进一步提升会务服务环境和品质。全年承接区委民主生活会、区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等区委区政府及部门会议79次,接待会训人员7427人次。二是整合学苑公寓资源。加强对学苑公寓的指导和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改善食宿服务水平,提高入住食宿人员满意度。全年接待各类人员5207人次,其中国家级、部级、厅局级领导8人次,区管领导干部87人次,中层领导干部78人次,年轻干部及一般公务员172人次,大学生村官暨选调生103人次,村(社区)干部1015人次,兄弟党校学员388人次,联合办学和社会培训人员3356人次。三是强化校园绿化管护。聘请专业公司、专职人员进行校园绿地管护和卫生保洁。对校园住户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发放“文明生活条约”,更新安装监控设施,强化秩序管理,努力营造宁静和谐、优美愉悦的学习生活环境。 2016年我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团队建设还任重道远,大局观念、规矩意识、纪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班次体系、课程体系尚需完善,学科体系建设特点还不明显;干部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智库”作用发挥不够;校园硬件设施设备还需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滞后,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需进一步提升。 2017年,我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对照市委党校考核细则、区委综合目标考核细则和2017年党校工作目标任务,扎实干,务实做,确保教学上质量,研科上水平,管理精细化,为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开州作出新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填表人: 邓钧升 联系电话:18102335205 报送日期:2017年02月13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