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21号建议的复函
李见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整治乡村“蜘蛛网”线的建议》(第121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全区通信设施现状
全区现有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4家通信企业,共建有10个核心机房、81个汇聚机房、381个综合接入机房、2342座通信铁塔、11910个通信基站、5.49万皮长公里光缆线路及10万余根通信电杆,分布全区40个乡镇街道。
二、工作开展情况
我委持续将通信光缆线路“蜘蛛网”整治问题作为全委的核心工作,坚持不懈地推进。各通信企业每年都会投入整治费用约500余万元。目前,已经对临江、岳溪、三汇口、大进、谭家、郭家、郭好、关面、南门、雪宝山镇等18个乡镇场镇的通信光缆线路、杆路及箱体进行了整治,采取了并杆集约、箱体贴墙、线缆捆扎等多种整治措施。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家通信公司共同使用乡镇街道及场镇的通信杆路,而乡镇场镇在规划时未能预留足够的杆路通道,随着场镇通信用户需求的急剧增长,线路建设数量不断攀升,导致部分杆路因超负荷而出现下垂现象。此外,线路老化、维护不及时,以及通信宽带安装线路的不规范操作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蜘蛛网”现象的产生。
四、下一步工作
为有力支撑“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建设,高效落实区政府“四大能级”提升行动的工作部署,我委遵循“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多措并举推进“蜘蛛网”治理工作。
(一)严控新建规范。强化通信新建项目的管理,严格遵循“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四同步原则,深入推进通信杆路设施的共建共享,杜绝通信企业各自为政,避免同区域内多趟杆路设施重复交叉建设的现象。督促各通信企业加强对报装和运维人员的培训,构建标准化的报装考核体系,严禁私拉乱接和随意布线行为,坚决遏制新增“蜘蛛网”现象的发生。
(二)逐步整治存量。通过“小切口”引领“大变革”,分时分段有序推进存量“蜘蛛网”问题治理,全面提升我区通信管线管理水平。2025年以开州门户区域为治理重点,推进汉丰街道、云枫街道、文峰街道、高新区(包括白鹤组团、临江组团、赵家组团、临港组团)、南门场镇、厚坝场镇等地的通信杆线规范治理。2026年以开州对外展示区域为治理重点,推进赵家街道、白鹤街道、正安街道、镇东街道、竹溪场镇、满月场镇等地的通信杆线规范治理。2027年,以区域发展核心乡镇为治理重点,推进临江场镇、长沙场镇、郭家场镇、大进场镇、温泉场镇、岳溪场镇等地的通信杆线规范治理。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化”,消除通信杆线“蜘蛛网”现象。
(三)凝聚监督力量。压实乡镇街道属地责任,强化辖区内通信杆线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打击私拉乱接、随意附挂等破坏乡容镇貌和扰乱城镇秩序的行为,务必做到及时发现、迅速整改,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性机制,确保通信杆线整治工作实现全面覆盖与高效推进。
衷心感谢你对我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复函已经区经济信息委侯天伦主任审核,区政府田贵虎副区长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你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开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5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