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220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2-07-30
字体:

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次会议第220提案

      

唐顺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补齐乡村建设短板,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提案220号)收悉。经与区乡村振兴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是关于要加强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实施改地适机。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实施千年良田建设工程,推动地块小并大、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改善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2021年,新增高标准农田7万亩、宜机化+机械化农业生产示范基地2万亩,高标准农田累计达55.26万亩。实施改机适地,研究出台购机补贴、维修补助、技术培训等惠民政策,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农机总动力超51万千瓦,宜机化示范改造1.5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5%,水稻、玉米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68%38%

二是关于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建设。搭建科创平台,组建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创新团队16个,分类指导全区农业生产。建立农业农村人才培育体系,为乡村振兴储备、输送人才。提升师资力量,外联市级各部门、科研院、校,横联各区县、各部门,下联田秀才、土专家,组建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基地。建立青年农场主创业孵化基地2个、科技示范基地2个,建设区级田间学校26所、市级示范田间学校2所。加快人才培育。2021年培育高素质农民1370人、重庆市农村致富带头人118人。

三是关于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深化乡村治理三治融合改革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全面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培优基层队伍;坚持服务群众,全面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干部示范作用、党员先锋作用。强化村民自治。全区423个行政村均建立并完善了村规民约,将农村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提升基层法治水平深化依法治理。深入推进普法教育,充分利用法治宣传月”“宪法宣传周以及“3·15”“6·26”“12· 4”等重要节点,开展以扫黑除恶、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平台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公共法律服务零距离;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特殊人群管控。建立健全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开展各级人民调解员培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诉调、警调、访调、援调、律调、复调六类对接,优化医患纠纷专业调解和重大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定位监管和信息化核查,强化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监管、帮扶,创新打造社区矫正劳动、就业培训基地,维护全区社会安全稳定。发挥基层德治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宣传教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基地等阵地,组织党员干部、专家和专业人员、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官等群体开展时事课堂、法治课堂、田间课堂等梦想课堂活动366场;深化村民道德建设。持续推进道德典型培育和宣传,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好媳妇等评选活动,评选表彰区级道德模范78名,最美媳妇”200名,建成一个道德模范之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家风润万家活动,开展我们的乡贤我们评,评出乡贤我们学活动159次;深化移风易俗宣传整治。推进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宣传印发宣传资料67000余份,劝阻大操大办、违规敛财婚丧礼俗等行为581起,调解处理不孝父母案件95起,持续整治不文明治丧行为激励群众加强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推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构建完善三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完善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全区80%以上行政村建立枢纽型志愿服务站,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专题培训,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开展3.5学雷锋”“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垃圾分类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200余场次,受益群众48万余人次。

     

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27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