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关于区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76号提案 的复函
开州规资函〔2021〕175号
重庆市开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关于区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76号提案
的复函
李楚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统筹县域城镇和行政村规划建设、切实提升开州区宜居水平的建议》(提案第76号)收悉。经与区农业农村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统 筹规划,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积极开展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多规合一”,目前已形成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阶段性成果。规划统筹考虑各乡镇的用地条件、经济发展规模、人口集聚能力、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程度、交通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等,合理构建城镇规划体系。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两个基本面,加快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因地制宜,科学编制村庄规划
结合开州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要点,深入研究各乡村人口变化、区位条件和发展趋势,建立各行政村区位条件、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历史人文、生态保护、地质安全、重大项目建设等指标体系,结合城镇发展思路,编制完成《重庆市开州区村布局规划》。将我区423个行政村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四种类型进行划定,建立分类指引,差异化引导村庄规划建设。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充分发挥村庄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目前我区行政村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村规划覆盖率100%,实现“一个村一本规划”。下步在已编村庄规划基础上,按照《重庆市村庄规划编制审批工作的通知》和《重庆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要求,有序分类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更新维护。优化全域全要素布局,按照“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原则,合理布局“小”“微”居民点,引导适度集中居住,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立足地域特色,加强农村建筑风貌和乡村景观提升,以镇村为单元推广使用具有地域特征的风貌建筑,强化乡村建筑风貌的管控引导。
加大投入,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载体,全面统筹组织、安排、调度好各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市级项目投入和资金支持,用好、用足、用活上级相关政策。科学评估财政承受能力、集体经济实力和社会资本动力,依法合规谋划乡村振兴筹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性融资,加大区级项目投入和资金支持。用好用活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金融支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深化实施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生态保护、保障兜底等政策措施。充分整合交通水利、产业发展、国土开发等项目资金,以财政投资为杠杆,充分撬动城市工商资本、城市资源、返乡投资等,加大乡村振兴资金投入。鼓励民营企业通过资源开发、市场开拓、村企共建、包村包户、捐资捐物等形式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四、加强管控,切实提升宜居品质
统筹生态保护修复,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系统保护好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统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成果,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守好耕地红线。统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在全域范围内统筹考虑村庄发展布局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规划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统筹农村住房布局,按照上位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建设用地管控要求,合理确定宅基地规模,划定宅基地建设范围,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围绕乡村振兴总体思路和发展定位,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引领、需求导向,注重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改善乡镇基础设施条件,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复函已经向世权局长审核,廖雪林副区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开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1年7月20日
(联系人:关令,联系电话:5298829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