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商务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 第152号提案的复函
重庆市开州区商务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
第152号提案的复函
杨志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生鲜供应链建设的建议》(提案第152号)收悉。经与区农业农村委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您提的我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十分中肯,并就如何解决农产品电子商务生鲜供应链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为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生鲜供应链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相关工作。
一、大力培育电商主体
(一)推进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全区建成电商扶贫驿站270个,益农信息社470个,邮乐购服务站点141个,“村村旺”服务站点26个,服务站点覆盖了全区所有贫困村,不仅为村民提供网上代买代卖、充值缴费等服务,也在逐步完善农产品网络销售功能。同时,成立了区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立区级电子商务孵化园,采购电商专业服务孵化培育电商服务站点人员从事农产品电商上行,推动农产品电商发展。
(二)开展电商人才培训。开展领导干部电子商务理论培训、电子商务普及培训、电商从业人员实用技能培训、电商服务站点等从业人员培训,重点培训网上开店、网店装修、客服、运营推广、产品拍照美化及店铺管理维护工具等操作技能,共培训15458人次。8月份,将启动600人次的农村电商技能提升培训,175人次的电商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激发学员创业就业热情,为农村电商发展和电商扶贫工作注入源头活水。
二、打造电子商务品牌
(一)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区构建了以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龙头、以区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国家市区三级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品牌为主体、“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为基础的开州农产品品牌体系,打造开州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区域农产品单品公用品牌3个、重庆名牌农产品2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2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使用授权和动态管理机制全面形成。
(二)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依托浙大品牌研究中心策划了“开味开州”农产品电商区域公共品牌,“开味开州”农产品电商区域公共品牌注册已经通过商标委员会复审,9月,商标注册将完成全部手续流程。为整体营销推广“开味开州”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积极协“开县春橙”、“青脆李”、“翠冠梨”、“南门红糖”、“巴渠茶叶”等种养殖主体使用“开味开州”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目前,“开味开州”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完成了12款主推农产品包装设计。同时,举办了首届“开味开州”网络直播达人营销PK大赛,提升“开味开州”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健全电商供应链
(一)建设农产品网货加工中心。依托渝东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开州区农产品网货加工中心,为全区“开县春橙”等主打农产品电商经营主体提供包装、仓储、物流一站式快捷服务。目前,三才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正在采购主打农产品分拣、洗选、包装自动化设施设备。
(二)建设大进镇电商产业园。为解决深度贫困乡镇大进镇及周边偏远乡镇山地特色农产品及中药材初加工、物流运输等难题,在大进镇云凤村建设集生产、加工、销售、仓储、物流冷链、产品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商产业园。目前,项目已完成征地、施工图纸及造价评审工作,正在通过公开招标确定项目施工单位。
(三)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2019年3月,通过公开招拍挂采购了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现已正式投入使用。目前,“金满田”、“国香村”等20余家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已经开始应用质量追溯系统,有利于提升我区农产品的可信度,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安心。
(四)完善农村物流配送。开州客运中心建成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电商物流分拨中心,渝东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成面积近1500平方米的电商物流分拨中心,电商物流分拨中心整合了“四通一达”、顺丰速递等主流快递物流企业,同时,在乡镇街道建立了快递便民服务中心、村级快递便民服务点。基本实现农产品从村送达城区分拨24小时内完成,有效降低了农产品电商物流成本,解决了农产品电商物流时效问题。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复函已经刘小清主任审核,杨玉书副区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开州区商务委员会
2020年8月7日
(联系人:周开发,联系电话:5221852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