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民政局 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96号建议的 复函
吴盛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建议》(第96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现状
(一)建立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2020年区民政局、区教委等10个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从提升服务能力、强化服务力量、夯实监护责任、推进社会参与等方面对我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提出实施意见。2021年6月,我区成立以分管副区长牵头、32个部门组成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协力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二)精准数据摸排,强化兜底保障。目前我区有农村留守儿童7506人,我区已建成民政部门、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共同实施的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数据季度更新工作机制,摸排基础信息组成包括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成员、教育情况、家庭经济来源、受委托监护人情况等信息。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儿童及时纳入低保、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保障范围。
(三)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强化家庭监护落实。不断加强基层儿童福利工作队伍建设,构建“区、镇、村”三级关爱保护工作网络。村(居)民委员会配备1名“儿童主任”,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备1名“儿童督导员”,负责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工作。区民政局每年对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至少轮训一次,培训内容突出家庭走访、信息更新、强制报告、政策链接、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及家庭教育等重点,使每名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就近得到关爱保护。区民政局印发“两单两书”(《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责任清单(范本)》《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负面清单(范本)》《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承诺书(范本)》和《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协议书(范本)》),指导乡镇街道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增强监护人的责任意识,使家长明晰自身职责,自觉落实监护责任。
(四)加强校内阵地建设,完善学校关爱服务体系。一是纳入重点监测对象。将农村留守儿童纳入控辍保学重点监测对象,对无人监护、监护人能力弱、无户籍等留守儿童要分类施策,精准保护,提前预防介入,落实劝返复学,确保留守儿童在学校期间关爱到位,不失学、不辍学。二是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报告制度。落实专人建立完善留守儿童数据库,及时更新留守儿童的就学、监护人等基本信息,同时学校每期将留守儿童情况汇报当地政府,便于村(社区)落实留守儿童关爱看护。三是健全教育资助政策。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儿童等群体的教育资助力度,将其纳入精准扶贫范围,确保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确保按期完成义务教育。
二、下一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重点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落实区民政局、区教委等10个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推进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积极争取上级和本级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实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专业力量,引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心理关爱类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协助乡镇(街道)开展调查评估、随访帮扶、监护指导、心理干预等工作。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动态管理,组织业务培训,提升关爱保护和救助保障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儿童工作队伍建设。按照“分层级、多样化、可操作、全覆盖”的要求,建立健全儿童福利工作分级培训体系,加强“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培训工作,将心理教育、法律知识纳入培训教程,提升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关爱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配备,将心理健康教师观纳入各级教师培训,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相对集中的学校教职工开展专题培训,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心理关爱教育能力。
(三)进一步推动农民工返乡就业。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广泛宣传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创业培训,有针对性地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劳动力推荐职业技能培训及创业培训信息和用工岗位信息,从根源上减少留守现象的发生。
(四)进一步夯实监护责任。一是明确家庭监护首要责任。不断强化家庭监护主责意识,提升家庭监护质量,进一步加强家庭监护的指导、监督和干预,深化家庭教育支持服务,宣传普及家庭监护职责、心理和营养健康、安全保护、疾病预防等知识,鼓励支持外出务工父母向儿童主任主动报备。二是严格履行政府兜底监护职责。对监护不力或受委托监护人无监护能力的儿童,依法及时进行临时监护照料,保障儿童基本生活、教育、医疗等基本权益。三是强化强制报告和应急处置机制。指导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村(居)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通报侵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倾向性、苗头性线索,相关部门做到提前预警、提前防范、提前处置,相关部门要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强制报告”登记报告制度,健全完善信息通报、应急处置机制。探索建立儿童生存和监护情况评估帮扶机制,做到发现、报告、干预、帮扶工作的有效衔接,有针对性的开展关爱保护服务。
此复函已经谭菲局长审核,黄成涛副区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开州区民政局
2021年7月19日
回到顶部